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线回放 牛老师:我是一位中专技术学校的班主任,班里男孩子居多.在学校教育生活中,性教育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老师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不能躲躲闪闪,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与男生的沟通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发生性行为对男孩的影响具体有些什么? 本刊专家热线解答 青少年性行为对男孩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性行为的泛滥源于缺乏正确的性道德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理成熟较早,而性知识往往滞后,性道德非常缺乏,很容易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对男孩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也日益开放,早期性行为、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强青少年对性知识、性道德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吴多韬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096-4097
目的:探讨青少年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性病/艾滋病中的作用,为向目标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皮肤科门诊、1所大学、1所中学的10~24岁青少年4318名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青少年性态度趋于开放,性行为现况令人担忧,患性传播疾病有上升趋势,且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安全性行为知识缺乏。结论:对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预防控制青少年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方面亟待加强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3年前 ,北京晨报曾报道 ,一个 1 3岁的北京女孩居然生下一个足月的婴儿 ,而在女孩怀孕的 9个月中 ,老师和家长乃至女孩自己都没有察觉 ,以至没有采取终止妊娠的措施。而婴儿的“父亲”是女孩子的同班同学 ,也只有 1 3岁[1 ] 。此事说明 ,青少年性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青少年性道德教育薄弱环节分析1 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性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由于长期受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人视性教育为诲淫之事。家长们一般认为 ,性需求是人的本能 ,孩子长大后…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性健康和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霍金芝 《中国校医》2004,18(4):379-380
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目前我国青少年中无责任性和非婚姻性性行为的发生以及传播疾病的发生有低龄化和扩大化的趋势[1-4],它对我国传统的性道德和性观念所产生的冲击远远比想象的严重.在我国大众意识中,性的领域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因此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比较薄弱,使一些不健康或错误的相关知识影响和干扰了青少年正常性观念的建立.青春期是人的性道德观念确定和性行为在社会生活各个环节中正常表现的关键期.因此在青少年时期重视性生理和性心理等方面的正常发展,使其在达到成人期时能具有健康的性心理认知和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以及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对社会的健康和文明是非常重要的.故结合目前国内青少年性行为和性态度的现状和重要相关因素,对整合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有资料表明,未婚先孕的现象在增多,引起未婚先孕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过早恋爱。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恋爱是单纯而朦胧的,也是不稳定的,青少年一般还不懂得克制和把握自己,容易混淆爱情与性欲。由于性知识的缺乏和没有避孕常识,婚前性行为发生的直接后果便是未婚先孕。未婚先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也很大。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性科学和性道德教育。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婚前性行为的心理状态有下列几种:(1)热恋心理:热恋达到白热化程度时,一旦海警山盟,婚前性行为便可能随…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辽阳市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的现状及为进一步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在辽阳地区部分高校中抽取86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认识比较缺乏;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认识不足;大学生们性观念、性态度趋向开放化,对待婚前性行为认同或无所谓者高达49.7%。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全面系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在大力加强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同时,应对学生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正确行为的建立,阻止艾滋病进入校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生第1次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调查医学生864人,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医学生第1次性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是性别、谈恋爱、看色情影碟、艾滋病知识缺乏、吸烟与饮酒。结论医学生第1次性行为的相关因素是多因素的,建议在医学生中加强性道德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再谈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在性问题上,人们对青少年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认为对青少年谈性的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尽管医学界有不少人呼吁,但性教育在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中,依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开放程度的提高,青少年性教育缺如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性知识的匾乏、性道德和性法制观念的淡薄,不仅使青少年的自身成长受到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因此,无论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需求来看,还是从社会的需要来看,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都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有许多调查资料表明,现代青少年迫切需要接…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工程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树生  梁凯婷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936-2936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人口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的同时,目前社会上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出现了前趋态势,性态度更加开放,性道德观念趋向多元,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逐步下降,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甚至非婚生育现象增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教育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主张以性道德教育贯穿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始终。相反,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性教育主要是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无关。  相似文献   

12.
吴杨 《中国校医》2008,22(2):235-237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媒体网络的普及和西方不良性文化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结婚禁令的解除,在校大学生在性道德观念行为和性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婚前性行为、校外同居、未婚先孕、不安全人流、生殖系统感染等。因为性健康是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接受正确的性道德教育是拥有性健康的前提。因此,如何开展性道德教育和拓展大学生性道德素质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解决青少年性行为泛滥的问题,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力量共同完成。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个道德问题,还涉及相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和性行为的描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静  李萌轶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526-1527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地两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4873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趋于开放,性行为现况令人担忧。结论:对高职高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农村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和保健需求,为在农村开展适宜的性教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西部、中部、东部的青海省、山西省、浙江省对15~19岁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PC10.0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6.88±1.19)岁。在调查对象中不同意婚前性行为的占75.6%,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6%,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0%和3.1%。中学生普遍缺乏对性健康相关知识,不同性别和地区间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中学生对有关性健康知识的需求,主要为如何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知识、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等。结论农村地区亟待开展针对在校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以及避孕知识、预防性传播疾病、防范性骚扰和性暴力等内容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师范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和安全必天造地设斩同伴教育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帮助年轻人掌握有关艾滋病/性病知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对上海某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艾滋病/性病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结果 该同伴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有关生殖、性病和艾滋病的知识水平,使大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安全性行为以及如何避免高危性行为以远离艾滋病;改变了万古长青生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恐惧、躲避和憎恶的态度。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同伴教育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未婚先孕者生殖系统疾病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健康教育包括性器官的生理解剖知识、性卫生、性道德、计划生育及性传播疾病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有性行为的未婚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分析,以探讨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大连市青少年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大连市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状,以探索合理的性教育途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4区的中小学生进行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约50%的青少年不能正确回答性知识问题,高年级的答对率明显高于低年级;青少年性知识的来源以传媒为主(41.6%),大部分的青少年持有正确的性态度;86.4%的学生未发生过与异性拥抱、接吻等性行为.结论大连市青少年的性知识较缺乏,性观念较开放.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全面的性教育,促进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同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记得,一次接受采访,主持人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听过“男孩危机”这个词。说实在话,我只听过这个书名,但“男孩危机”这个激烈用词却在台湾没有听闻过,大概台湾女人对男人的“纵容度”高过于大陆女人吧!虽然台湾早在十年前就发现并谈论过男孩较他们的父辈显得“娘娘腔”,并将其原因归咎于学校教育,说因为学校男老师太少,缺乏男子汉的示范与引导,但我个人却认为虽然学校教育与流行文化的错误示范,都有让男人不像男人的推波助澜之因,但家庭教育的一些错误导向,才是让男孩不能成长为一个“男子汉”的首要原因,父母才是拯救男孩危机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20.
性道德对在校未婚青年性KA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KAP(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变迁,探讨性道德对现代青年KAP的影响,给制定符合国情的青少年生殖健康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于2000年对在昆四所高校1190名19~22岁未婚青年作了性道德及性KAP的匿名调查,并与1994年4189名大学生的同质资料作比较;用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作不同道德观青年KAP的比较.结果 (1)有24%认为童贞对男女都不重要,16%认为婚前性行为对男女无害,15%认为性行为是对爱的承诺.高达57%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70%的人赞成大学生谈恋爱,有48%的人谈过恋爱,其中37%谈过两次以上,54%遭遇失恋.上述KAP具男>女,城>乡的现象.(2)与1994年同质资料相比,赞成婚前同居的男生为32%较前下降5%,而女生(18%)则上扬了5.6%;可与友发生性行为的男女较1994年增长3.4%.(3)未婚青年性KAP间呈高度相关(r0.45~0.81,P<0.01);对童贞持否定道德观的青年性KAP开放度是持肯定现的2.3~7.8倍(95%IC 1.57%~10.91%,P<0.01).结论 大学生性KAP具高度相关性,并有日趋开放之势.传统的贞洁观对性态度/行为仍具较大约束力,性道德教育仍将是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