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49岁,因鼻塞、脓涕、鼻腔异味伴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于2009年8月入院.患者长期在基层医院诊治,曾多次行鼻窦X线摄片,均未发现异常,经常口服止痛药物等对症治疗,头痛可暂时缓解,但近1个月来头痛加剧.我科门诊前鼻镜检查,见左侧中鼻道内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鼻腔有异味.鼻窦CT检查,见一长条状异物影自左侧前组筛窦、中鼻道、嗅裂经鼻中隔后端直至鼻咽部右侧咽隐窝,异物长约5.0 cm,宽约0.5 cm,密度高于软组织低于邻近骨质,其边缘可见钙化影,左上颌窦、筛窦、蝶窦及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黏膜增厚,左侧眶内侧壁局部骨质缺损(图1),门诊以鼻腔鼻窦异物收入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2岁。伐木场工人。鼻腔反复出血20余年,伴头痛、鼻痒。当地拟诊为鼻炎,经反复治疗无效,就诊我院。检查:鼻粘膜充血水肿,右鼻腔内有血性和脓性分泌物,中鼻道脓涕很多。上颌窦穿刺冲洗有脓液。X线摄片示右上颌窦慢性炎症。行上  相似文献   

3.
鼻窦胆脂瘤少见 ,由于缺乏认识及典型的临床表现 ,而往往容易漏诊误诊。我科自 1980年来至今共收治鼻窦胆脂瘤 4例 ,报告如下。例 1 男 ,37岁。右鼻塞脓臭涕伴头痛 6个月。右侧面颊隆起、略压痛 ,鼻腔有脓性分泌物 ,鼻腔外侧壁略内移。鼻窦X线摄片示右上颌窦密度增高。鼻窦冠状位CT见右侧上颌窦椭圆形膨胀 ,内上有一弧形发丝样高密度影 ,起于上颌窦外侧壁上端 ,止于上颌窦内侧壁上端 (图 1) ;鼻窦水平位CT见右上颌窦内有密度不均匀阴影及钙化点 (图 2 )。行柯 陆入路手术 ,术中见右侧上颌窦前壁薄 ,窦腔内有大量胆脂瘤上皮 ,清理病变 ,…  相似文献   

4.
作者赞同鼻息肉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观点。其中以筛窦粘膜最易发生。作者提出,鼻息肉的诊治需有全面的病史及物理检查;鼻窦X线摄片对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有帮助;鼻腔分泌物涂片及变态反应原的皮肤试验检查,可以进一步诊断变态反应并给予相应的处理。作者认为:鼻息肉切除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采用羟氟烯索缩酮(Triamcinolone acetonide)混悬液注入鼻息肉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羟氟烯索缩酮为皮质酮类合成物。注射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5 7岁。左眼异物感 ,“眼红”反复发作 2年 ,曾经诊断为“结膜炎” ,在当地医院反复治疗 ,用药后好转。入院前半年时有头痛、鼻堵、脓涕 ,但无涕血、眩晕耳鸣等症状。于 2 0 0 0年 12月 18日收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好。外鼻无畸形 ,双鼻腔通气尚可 ,中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 ,中隔不偏曲 ,鼻腔鼻咽无新生物。双眼视力 5 0 ,无复视。右内、外眼未见异常。左眼球微突出 ,球结膜微充血水肿。其余屈光介质及眼底未见异常。血、尿常规 ,胸部摄片 ,肝、肾功能均正常。鼻窦眼眶CT示“左侧筛窦、眶内占位性病变 ,眶骨纸板破坏。双上颌窦黏膜…  相似文献   

6.
例1男,38岁。因鼻腔奇痒,涕多,喷嚏1年余就治。曾反复口服鼻炎康,鼻腔用色甘酸钠及地塞米松滴眼液、麻黄碱滴鼻液无效。近1个月鼻痒不能忍受,检查:鼻黏膜慢性充血、肥厚、暗灰色,双鼻腔大量黏液性灰黄色分泌物,鼻窦柯瓦位X线摄片未见异常,双鼻腔分泌物涂片分别检查均示滴虫  相似文献   

7.
鼻窦炎是常见日鼻病。近五年来我科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①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或障碍、头痛。②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液或息肉样变性,上颌窦穿刺有脓性分泌物。③X线摄片证实诊断。二、疗效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中鼻甲粘膜恢复正常,上颌窦穿刺无脓性分泌物,X线摄片示窦腔正常。②有效:症状消失.上颌窦穿刺有少许粘液脓性分泌物,X线摄片示窦壁较前清晰。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三、方剂组成:柴胡IO克、连翘12克、11苇Ic克、黄劳IO克、薄荷{克、夏枯草12克、苍耳子15克…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100例并无耳鼻喉病史的非鼻窦疾病患者所摄X线片进行研究。发现50%显示鼻窦异常,其中粘膜增厚46例;上颌窦腔阴影增深2例;上颌窦内液平面/息肉4例。其它鼻窦异常14例(一侧额窦缺如11例;一侧上颌窦发育不良3例;额窦骨瘤1例)。鼻窦X线检查依据鼻窦内空气含量,窦内病变可导致窦腔透过性改变,但如两侧鼻窦发育不对称则较小一侧阴影也可增深。狭窄的外侧隐窝可显为粘膜增厚。作者认为X线片显示鼻窦异常意义可疑。难怪临床上不乏X线片提示有明显病变而  相似文献   

9.
患者董××,女,19岁,住院号4096。因左鼻塞、发臭、伴头痛10余年收入院。患者自幼左鼻通气不良,流脓涕,发臭,时有头痛,感冒时加重。家长一直未引起重视,当地以感冒、鼻炎多次治疗,给予滴鼻药及抗生素治疗均未见好转,于1998年2月21日来院就诊,发现外鼻略显膨隆,左侧鼻腔明显扩大,鼻中隔向右偏移,诸鼻甲明显缩小,粘膜呈暗红色充血,总鼻道有一黑色污秽样物阻塞鼻道,呈桑塔状,形状不规则,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附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右鼻腔未见异常,鼻窦无压痛,人院后摄鼻窦柯、瓦氏位X线片报告:左侧耳鼻腔扩大,内有一…  相似文献   

10.
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在鼻内窥镜鼻腔检查时可在上颌窦后囟门发现副口。 CT检查发现副口并非罕见。分泌物可从副口排出 ,也可通过副口进入上颌窦 ,然后再从自然口排出。已有两篇报道鼻内窥镜发现上颌窦副口与自然口间分泌物循环。CT所见粘液循环则很少见。报告 1例鼻窦冠状位 CT所见的上颌窦副口与自然口间的粘液循环。2 8岁的男性病人因为鼻漏而就诊 ,该患者 5年内先后 3次行鼓膜置管并因为鼻息肉在他院行鼻内窥镜手术。鼻内窥镜检查发现右侧中鼻道粘脓性分泌物从副口流入上颌窦。鼻窦 X线摄片可见双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鼻窦冠状位 CT扫…  相似文献   

11.
在未治疗的瘤型麻风中,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过程可使鼻粘膜受累;鼻粘膜受累的患者超过95%。麻风鼻炎的症状、临床体征和病理学,以前曾有报道。但麻风鼻窦的研究还很少,Mφller-Christensen的典型放射学和骨科学研究仅局限在骨性鼻骨骼上。鉴于瘤型麻风鼻部受累的发生率很高和鼻粘膜产生高度传染性分泌物,因此对鼻窦的研究是恰当的,因为鼻窦粘膜大大增加上呼吸道内粘膜的表面面积。材料和方法:16例患者以前未接受过治疗和首次就诊,临床及细菌学检查均诊断为瘤型麻风。前鼻镜检查所有病例证实鼻腔均受累。16例染色体标本显微镜检查14例麻风杆菌阳性。16例患者均采用枕-颏位和枕-额位X线摄片。鼻部正常的结核样麻风患者拍摄X线片对照。对照片示鼻窦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一侧性后鼻孔闭锁常有一侧性鼻塞和蛋白样鼻分泌物,X线检查鼻窦气化无异常,经前后鼻镜和硬性鼻内窥镜检查可发现堵塞并可作触诊,也可用美蓝注入鼻腔和咽部检查,用不透X线的油剂如丙碘酮灌注鼻腔,然后作鼻侧位X线摄片,根据造影剂和鼻咽部气柱之间的距离,可以估计后鼻孔闭锁的厚度,CAT和高分辨的CAT扫描也很有价值。经鼻咽或前鼻孔都可达到后鼻孔闭锁处,应牢记许多似为膜性闭锁者仍可能有部分为骨性。经腭途径也可采用。Carpenter主张年龄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5岁。主诉因左侧面部肿胀伴头疼2年余而来院求治。2年前因头疼,流黄涕,鼻塞,曾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摄片诊为左上颌窦炎。上颌窦穿刺未冲洗出脓性分泌物,未经任何治疗。后左面部渐开始肿胀,局部皮肤麻木,鼻塞加重,涕中带血,并伴有左上牙痛,于1992年2月13日入院治疗。检查:左侧上颌骨壁隆起,有一固定的硬性肿物;眼眶下缘未侵及,眼球无突出,运动正常;左侧鼻腔内无新生物,张口不受限;叩痛,左龈颊沟膨隆质硬,硬腭未见异常改变。鼻窦X线片示左上颌窦混浊,眶下缘骨质  相似文献   

14.
小儿鼻窦炎的诊断应根据症状、鼻腔检查及X线照片综合分析。由于多采用保守疗法,故借助X线照片来判断病变的程度及疗效就颇具意义。X线诊断的首要问题在于拍摄良好的X线鼻窦片,由于小儿受到发育方面的影响,故以往文献中均认为小儿鼻窦片的诊断价值不如成人。为提高诊断水平,作者们对小儿X线照相之头位、照射条件、年龄发育及投照方向等进行了研究,结论为: 1.小儿鼻窦炎的X线影象与成人者相比,在窦的大小、骨质密度及厚度、牙胚等方面有其一  相似文献   

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6例,女7例,16~58岁,平均37岁.病程3个月~20年.13例中均有鼻阻,头闷头痛或有黄脓涕,或面颊肿、胀痛,9例为单侧发病,4例为双侧发病.鼻腔检查示5例鼻腔黏膜肥厚,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6例中鼻甲肥大红肿或息肉样变,鼻副窦X线摄片多提示为慢性炎症,窦腔阴影,2例有球形阴影.  相似文献   

16.
例1女,20岁。间歇性交替性鼻塞伴流脓涕1年余。PE:两侧鼻腔粘膜充血,表而光滑、湿润,双下甲肥大,触之富有弹性,对血管收缩剂敏感。双侧中鼻道有大量黄色粘脓性分泌物。两侧上颌区压痛(+)。诊断:1.慢性单纯性鼻炎。2.双侧上颌窦炎>(病人不愿做副鼻窦摄片)。治疗:B、H液,鼻—90介入,口服鼻窦康胶囊。当将清洗剂B液喷左侧鼻腔后,病人立即诉左咽部疼痛暂,停喷药。查体:左侧鼻腔无异常发现,见左上腭(软腭区域)粘膜除轻度充血外,余无异常。临床观察,未作特殊处理,片刻后上述症状体征消失。继续治疗。未出现不适。二月后治愈。例2男,8岁。间歇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指出,近年来急性鼻窦炎眼眶合并症的发生率及严重性有所增加,这是由于近30年来长期使用抗菌素改变了细菌的生物特性及激素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宿主的反应所致。眶尖综合征是指经过眶上裂、视神经孔的血管、神经受损后所产生的症状、体征。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鼻窦、面部静脉或眶壁骨膜下脓肿进入眶内。急性眶内感染有以下几种形式:(1)眼眶蜂窝组织炎和脓肿;(2)血栓性静脉炎;(3)骨、骨膜炎;(4)眼球筋膜炎。临床主要表现如下:(1)运动上的改变: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后引起眼球运动受限或固定,除了眼外肌麻痹外还有眼内肌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9岁,因右鼻腔反复出血4个月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鼻中隔左偏,右鼻腔中鼻道可见一新生物,表面有结痂,伴脓性分泌物.鼻窦CT:右侧筛窦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大小约为3.1 cm×2.0 cm×1.5 cm,鼻中隔受压左移与中鼻甲关系密切,邻近眼眶内侧壁骨质连续,右额窦,上颌窦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术中见右鼻腔充满粉红色乳头状肿物,垂于下鼻甲下缘,来自右中鼻甲前鼻腔外侧壁,侵及钩突.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6岁。前额痛伴流脓涕 2月余,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后效果不好。鼻窦X 线摄片后诊断为“上颌窦炎”,行右侧上颌窦穿刺,冲洗出少量脓。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仍不佳。因头痛加剧于1991 年7月4日转我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好。专科:鼻中隔向左偏曲,右鼻腔宽畅,双中鼻道未见积脓,额窦前壁有明显压痛,上颌窦前壁压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WBC9.8×10~9/L,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416例单侧或双侧急性上颌窦炎治疗前放射学和细菌学的检查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根据上颌窦X线摄片阴影密度的高低,将病人分为两组,阴影密度高或完全不透光者121例,密度较低者259例。在前组病人中,鼻腔浓涕量多,上呼吸道其他部位发生感染者也较多,其他症状两组相同。在后组病人中,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多无菌生长或仅有肺炎双球菌等普通细菌,而致病菌通常见于阴影密度高的达组病人。进一步分析治愈后X线摄片和细菌学的关系,发现由肺炎双球菌感染的鼻窦炎比由嗜血性流感杆菌感染者或分泌物培养无菌生长者容易治愈。作者还发现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