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骨症3例     
本病为德国放射科医师Albers-Schonberg于1904年首先报告,故又称Albers-Schonberg氏病。1921年Schulze称本症为大理石骨病(marble bone disease)。1926年有人又称本病为周身骨硬化症、石骨症和粉笔样骨等,是一种少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本文就3例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石骨症,又名Albers-Schonberg病、大理石骨、泛发性脆性骨硬化症、粉笔样骨等。是一种较少见的泛发性骨质硬化性病变,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骨骼代谢障碍性疾病[1]。笔者收集本院自2000—2010年临床及X线资料完整的12例石骨症患者,重点探讨其临床及X线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3.
杜玲玲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51-2151
肢骨纹状增生症又称蜡油样骨硬化症、Lei病,系少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因骨外硬化灶向外突出形如蜡泪状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耳硬化症是骨迷路发生反复的局灶性吸收并被富含血管和细胞的海绵状新骨所替代,继而血管减少,骨质沉着.形成骨质硬化病灶而产生的疾病。病变位于前庭窗,引起镫骨固定者称镫骨耳硬化,临床主要症状为听力减退、耳鸣、威利斯听觉倒错和眩晕等。对于严重听力下降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我科2000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耳硬化症患者32例,均采用在全麻下行人工镫骨植入术治疗。住院期间对他们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耳胆脂瘤是临床常见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耳胆脂瘤因其对周围骨质的直接压迫,或由于其基质及基质下方的炎性肉芽组织产生的多种酶(如溶酶体酶、胶原酶)和前列腺素等物质的作用,致使周围骨质脱钙,骨壁破坏。本病药物治疗无效必须手术才能根治,所以中耳胆脂瘤的研究—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骨嗜酸性肉芽肿属于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Jaffe等于1940年首先报告本病,其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为其主要特点。本病临床中较少见,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对2002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病例患者着重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孕酮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阳 《职业与健康》2006,22(17):1413-1414
多年来,学者们一致认为绝经后骨质丢失与雌激素减少有关,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减少骨质吸收,缓和或制止绝经后骨质丢失,然而,长期应用雌激素,骨形成表面显著下降,一旦停用,骨质丢失的速度更快,而且雌激素有引起宫内膜增殖、子宫出血,甚至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某些患者应绝对禁忌,如:息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疑有或已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等)、血栓性疾患、肝功能受损等。孕激素与雌激素联合应用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预防骨质丢失,保存骨量,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因滑膜炎的持久反复发作,使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型及功能障碍,血管炎可侵犯全身许多器官,引起系统性病变,故本病又称类风湿病。  相似文献   

9.
卵巢切除后镉对大鼠诱导的骨软化和骨质硬化症本文报道用去卵巢大鼠静脉注射氯化镉连续13周,观察其肾脏病理改变和骨软化改变。对大鼠静脉注射氯化镉,分为1.0mg/kg和2.0mg/kg两个剂量组,1周注射5天,连续13周。同时设对照组一个。在2.0mg/...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指全身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改变而导致骨折增加的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由遗传、内分泌、免疫、运动和营养等多种因素引起,其特征是骨质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引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多肽生长素在离体颅骨瓣原位修复颅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颅骨瓣二期原位修复颅骨缺损45例,共48例,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生长素(简称组I)26处,多孔离体颅骨瓣(简称组Ⅱ)22处,通过术后各阶段影像学检查,对术后并发症,骨瓣骨质吸收及骨再生情况对照研究1-2年。结果:骨瓣部位无松动感,外观完美,影像学检查示接合处对合良好,缝隙渐消失,可见骨痂形成,组I中骨瓣密度均正常,组Ⅱ中5处骨瓣可见中央部密度降低,有部分骨质吸收现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多肽生长素局部应用能防止骨瓣吸收,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2.
崔洁  孙晓杰 《职业与健康》2006,22(17):1408-1410
目的探讨骨挫伤的磁共振成像(MRI)应用,总结MRI在骨挫伤及隐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X线及CT检查为阴性,但MR检查确诊为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68例膝关节创伤病历。结果68例膝关节骨挫伤病例X线平片及CT未见骨结构及骨密度改变。而MRI显示骨皮质下区骨质呈形态各异(地图状、斑片状或不规则)长T1信号,其中8例隐性骨折,T-LWI脂肪抑制病变呈高信号,皮质见轻度断裂。结论MRI对骨髓变化具有很高敏感性,尤其是STIR序列及脂肪抑制FSE序列的应用对于发现骨髓细微的病变及增加病变的检出率有很大帮助,目前MR是诊断骨挫伤的唯一检查方法,可以减少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高分辨率CT在耳硬化症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耳硬化症病例共15例。扫描层厚为1.3mm,层间距1.3mm。双侧分别小视野骨算法重建,重建视野为9.6cm,重建层厚为1。3mm。结果15例均为双侧病变(30耳异常)。前庭窗和/或蜗窗异常26耳,表现为窗口扩大或缩小。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为主者4耳,显示耳蜗呈双环状改变。结论高分辨CT可以清晰显示耳硬化症病灶,并能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14.
石骨症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石骨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9例石骨症患者经胸部、头颅、骨盆、脊柱、股骨、胫腓骨、尺桡骨及双手骨X线摄影检查,对全部患者的X线照片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石骨症的基本X线表现为全身骨质密度普遍性增高,皮质增厚,髓腔变窄甚至消失,较具特征性的X线征象有:椎体"夹心蛋糕"征;髂骨翼"同心环状"征;骨中骨征;管状骨干骺端见浓淡交替横纹影;长骨塑形障碍显示棒球杆征,骨膜新生骨形成。结论:该患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依据其特征性X线表现进行确诊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攻型骨钉(以下简称骨钉)借助外固定器上的攻丝圆孔在松质骨和皮质骨上钻孔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8具新样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以胫骨远、近骨折段的外固定钉间距p-p(25、50、75、100 mm)和中间的骨折断端间距g(0、10 mm),依照2×4析因分组方法,共分为9组,测定骨钉旋入松质骨或皮质骨并穿透对侧骨皮质的扭力(穿透力 F)、回弹力(G)和功耗(U)的大小,并行应力分析.结果:骨密度越高的骨质,螺钉旋入时力矩越大,反之,越小;用T字形套筒扳手可轻便地将骨钉旋入到骨质中并穿透对侧骨皮质.结论:骨钉对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钻孔扭力、回弹力和功耗存在差异,骨骼的骨密度(BMD)、个体差异等对骨钉钻孔的上述生物力学性能也存在差异;钉-钉间距的差异对上述生物力学性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断端间距的差异对上述生物力学性能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神经鞘瘤(Primaryschwannomaofthebone,PSB)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34例PSB手术切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免疫组化、影像学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骨神经鞘瘤病程长,除少数病人无症状体检发现外,大多数表现为受累骨的膨胀,而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影像学常表现为周边硬化的囊性病变,部分可见骨质破坏。免疫标记S100,GFAP阳性,增殖指数KI-67低。结论:PSB是一种骨内少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管良性恶性都可破坏骨质,为避免误诊和过度治疗术中冰冻很重要,必要时可借助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调节物质之一.缺少将导致骨代谢障碍,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易骨折等情况。然而维生素D除了保护骨骼,还有许多其他功能尚未被人们知晓。研究表明维生素D还有保护肌肉力量和免疫对抗多发性硬化症(MS)、抗肿瘤、预防糖尿病及防止牙齿脱落等多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石骨症伴右肱骨上段骨折患者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通过1例对石骨症伴右肱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查体、血常规及全麻下行接骨板内固定术进行诊断。结果患者入院后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全麻下行接骨板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随访9个月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结论石骨症患者容易出现骨折,多位于干部,愈合不延迟。石骨症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后,因骨质能正常愈合,故在临床治疗手术适应症与正常骨折患者相同。本例患者内固定手术考虑该病髓腔变小、硬化,不适用髓内固定,所以选择接骨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比鼻咽癌颅底骨侵犯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计算机体层成像(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鼻咽癌患者65例,治疗前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检查及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全部65例患者中,CT检查结果显示21例患者的颅底骨质完全正常,19例患者颅底骨质溶性破坏,边界模糊,边缘硬化,骨质结构丧失,破坏灶内无钙化,其中7例患者肿物对一侧卵圆孔造成侵犯,卵圆孔周边骨质坏,边缘模糊,孔腔扩大。磁共振扫描检查结果发现38例患者存在颅底骨质侵犯,对枕骨基底部、斜坡、双侧或一侧蝶骨大翼、蝶骨体、岩尖造成累及。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29.23%(19/65),敏感性为50.0%(19/38);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58.46%(38/65),敏感性为100.0%(38/38);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均为100.0%;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较,DWI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准确性更高,能为鼻咽癌的疾病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刘昆 《家庭医学》2014,(10):12-13
成骨不全(osteoge nesis imperfect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脆骨病、瓷娃娃或脆骨-蓝巩膜-耳聋综合征。是一组以骨骼脆性增加及胶原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常累及其他结缔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其特点是多发性骨折、蓝巩膜、进行性耳聋、牙齿改变、关节松弛和皮肤异常。本病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但也有少数为单发病例,典型表现为骨质脆弱和骨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