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女 ,2 6岁。主因停经 5 0 d,下腹部疼痛 3d,加重 1h,于 2 0 0 2年 6月 18日收入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2 0 0 2年 4月 2 6日 ,停经后有轻微的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于 6月 16日因阴道出血伴下腹部疼痛 2 h而就诊于我院门诊 ,尿妊免试验阳性 ,行 B超检查提示 :“胎儿停止发育”而行清宫术 ,手术过程顺利 ,清出完整绒毛及蜕膜组织约 10 g,术后给予静滴“青霉素”、“甲硝唑”抗炎治疗。 2 d后患者再次出现下腹部疼痛而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 :36℃ ,脉搏 :86次 / m in,血压 :15 / 10 k Pa。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有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2.
患者,30岁,主因右下腹痛3h余于2012年9月10日以妊娠合并阑尾炎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下腹轻压痛,轻微反跳痛及肌紧张。彩色超声:单活胎臀位。血常规:白细胞10.40×109,中性87.9%,血红蛋白124g/L。初步诊断: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末次月经2012-06-05,于2012-06-21行IVF-ET,术后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黄体支持治疗至孕3个月。既往妇科检查输卵管造影示:右侧输卵管不通,左侧输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内外复合妊娠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宫内外复合妊娠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诊断为“宫内外复合妊娠”。结论宫内外复合妊娠极为少见,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容易误诊。提高对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认识可避免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对要求保留胎儿者,及时正确处理可带来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例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的诊治经过,总结经验及教训。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3例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停经时间37~50d,入院时彩超检查宫内宫外未见明显的孕囊及包块,血HCG均增高,3例均肌注甲氨喋啶及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杀胚治疗。3~6d后彩超动态观察,均见宫腔内孕囊,行刮宫术见明显绒毛,其中2例病理证实为绒毛;1例拒绝送检。结论对停经后临床症状不典型、超声未见宫内外明显孕囊及包块、生命体征平稳的可疑异位妊娠患者,可以超声动态观察1~2周,及进行血HCG测定,行诊断性刮宫时仔细分辨有无绒毛并送病理检查确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宫内妊娠误诊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宫内妊娠复合宫外妊娠破裂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外同时妊娠是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其发生率约为1:15000~1:30000。近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在临床应用后,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约占辅助生育技术妇女的1%~2%。宫外妊娠一旦破裂,易发生腹腔内大出血。既可危及患者生命,又可影响宫内胎儿,在抢救与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本院自2002年12月-2004年2月共收治3例。除其中1例要求人流外,余2例保胎成功,现将抢救与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工人。因停经50天伴恶心呕吐10天来我站就诊,如孕则要求行人工流产术。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分泌物量中色略黄,子宫前位,增大如50天妊娠大小,质软,活动度好,无压痛。双侧附件区轻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B超示宫腔内可见3×3×3cm大小胎囊及胚胎光团,即诊断为宫内妊娠,尿妊娠试验阳性。血常规、心电图及其他化验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38岁,孕3产2。主因孕足月下腹痛7h入院。末次月经2011—08—19,预产期2012—05—26。停经早期无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孕6个月初感胎动至住院前1d。孕中、晚期无腹痛及阴道出血史,于7h前出现下腹阵痛,无阴道流液,遂至医院就诊。B型超声提示:宫内死胎,羊水过少,子宫体后方见巨大实性回声团,边界不清。既往患子宫肌腺症10年,于7年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8.
患者33岁,孕2产2.因绝育术后7年,停经62天,腹痛7天,腹痛加剧伴头昏、眼花4小时,于2003年9月5日入院.末月经2003年7月4日,经期正常,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7天前无诱因感下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史,在院抗炎治疗,输液3天无好转,4小时前因下腹疼痛加剧伴头昏、眼花来本院就诊.以往月经周期正常,无痛经史.1996年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9.
宫内外同时妊娠是指宫腔内妊娠与异位妊娠同时存在的一种病理妊娠性疾病,有可能是双卵双胎一次受孕,也有可能是先后两次受孕因孕卵着床部位不同而造成宫内外妊娠同时存在.其发生率极低,但由于是宫内外合并妊娠,极易发生漏诊误诊.现对2004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本院诊治的宫内外同时妊娠患者9 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冯××,25岁,已婚。1984年11月25日因停经73天突发性右下腹针刺样疼痛七天入院。患者停经后无明显的早妊反应,精神食欲尚可,二便正常,于入院前七天排便时突感右下腹针刺样剧痛,放射至腰骶部,伴大汗淋漓,曾昏倒二次,每次疼痛持续约5分钟,无恶心,呕吐,阴道无流血。在当地医院诊治不详,腹痛有所减轻,疼痛固定在右下腹部,伴有肛门后壁坠胀感和头昏眼花,心悸,乏力,尿量明显减少。于84年11月24日由地区医院外科以“阑尾炎”收入院,经会诊疑为“宫外孕”即转本科。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3岁,已婚已育,无生育要求,G4P1,因停经42d,下腹部疼痛1+h,于2009年3月22日00:20由急诊科平车推入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医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0d,经期4~6d,未避孕,LMP:2009年2月8日。停经后无厌食、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无阴道流血,未就诊。入院前1+h,患者性生活后出现下腹痛,初为右下腹撕裂样疼痛,以后为持续性胀痛,伴肛门坠胀、头昏、眼花、心 相似文献
12.
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患者临床分析,探讨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预防治疗的措施。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但由于宫外孕不是正常状态下的妊娠,其孕卵发育较正常孕卵迟缓,不能和宫内孕囊同步发育,因此超声不容易及时发现异位妊娠,故患者在首诊时很容易被忽视而漏诊而延误异位妊娠的治疗。加强超声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从而避免异位妊娠破裂对患者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患者发生异位妊娠情况.方法 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证实异位妊娠诊断.结果 宫内置环成为异位妊娠的原因之一.结论 宫内置节育器后发生输卵管炎成为异位妊娠的原因之一.节育器本身不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但放置节育器后引起输卵管炎而增加异位妊娠的风险性.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一旦误诊,将可能危及生命,反之,若将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导致错误的处理,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创伤,甚至失去妊娠机会。关于异位妊娠延误诊断或误诊已有许多报道,但将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报道并不多,现将我院近年来8例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汲取经验教训。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误诊为异位妊娠收入院患者共8例,平均年龄29.5岁;孕次1~5次,产次0~2次。有异位妊娠史者2例,节育环避孕2例,避孕套避孕3例,未避孕1例。1.2症状和体征8例均有明确停经史,孕周<7周5例,其中<6… 相似文献
16.
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在自然情况下是非常罕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10万,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时,尤其早期确诊宫内妊娠后,往往会忽视异位妊娠的症状及体征,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及宫内妊娠的继续。因此,在宫内妊娠合并一些特殊的临床症状时,要考虑到是否存在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并积极有效的治疗异位妊娠,对有生育要求者还应保护宫内妊娠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7.
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疾病,多为输卵管妊娠,因为生育要求及对手术的恐惧等原因,要求行保守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本院自1998~2004年共收治51例异位妊娠行保守治疗,其中8例出现孕卵进入官腔,7例行人流术,1例自然流产,最后经病检均确诊为绒毛组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随着IUD的广泛应用,带器异位妊娠时有发生,有关IUD与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我院10年来收诒69例带器期间的异位妊娠,现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关系。一、一般资料我院10年来资... 相似文献
19.
宫外孕是危及育龄妇女生命及健康的常见疾病。早期未破裂及流产前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早孕先兆流产、阑尾炎及附件炎。近年来由于B超及血尿hCG测定广泛运用于临床,使许多病人在未破裂前即可明确诊断而得到保守治疗痊愈。近年来我们在保守治疗病例中屡发生宫内孕误诊为宫外孕的情况,待用杀胚药物后如患者要小孩则已无可挽回。为吸取教训特将此组病例分析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我科收诊为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行保守治疗的病例65例,其中宫内孕误诊为宫外孕的共8例,占1230%。8例中未产妇3例;经产妇5例,均为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20.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本院2000年7月到2008年7月间收治的13例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