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1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31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经肺动脉根部横切口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单纯修补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切开升主动脉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复查无残余分流,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术后6月复查为轻微返流。结论:漏斗部室间隔缺损应及早手术,以补片修补为主,术中应正确判断和处理主动脉瓣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在房室通道缺损(AVCD)矫治术中应用自体心包片重建人工隔瓣的方法与结果。并与常规成型术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16例部分型与4例完全型AVCD伴隔瓣发育不良或缺如者进行矫治手术。其中按常规成型术式进行的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修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自体心包补片末端作成人工隔瓣,同时修补二尖瓣裂和修复房、室间隔缺损的12例作为实验组。结果全部患者无死亡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实验组术后无返流或轻度返流,心功能恢复良好;对照组术后三尖瓣返流仅3例变为轻度,其余仍为中到重度.右心功能欠佳。2组术后三尖瓣返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自体心包重建人工隔瓣比较符合三尖瓣的解剖结构。能有效地消除术后三尖辩返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方法 1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患儿,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紫绀,1例有频繁缺氧发作,经皮血氧饱和度60%~85%,1例术前并发脑脓肿,4例伴明显肺动脉瓣及瓣环狭窄;术前共同瓣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2例;11例均采用右心房、右心室纵切口,二片法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左侧房室瓣裂隙采用间断缝合,右心室流出道加宽补片。结果手术后11例患儿紫绀均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1例脑脓肿患儿先行脑脓肿治疗后再行矫正手术亦康复;术后超声检查显示2例二尖瓣少量反流,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中度反流;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个月~5a无死亡,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或Ⅱ级。结论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征手术安全、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其中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双向腔肺分流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早期并频发室性早搏1例.术后B超示10例成形术患者中3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随访心功能均达Ⅰ~Ⅱ级.结论:应根据病变情况适期选用最佳方法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同期治疗合并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病例筛选以及术中、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左心房黏液瘤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二尖瓣脱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男4例,女2例,年龄4~60岁,平均(30±19.7)岁.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于术前应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瓣膜回声及活动情况,了解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筛选适合成形修复术的病例,测量瓣口流速、跨瓣压差、返流面积、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3例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经心外膜检查,复跳后除检查原发病治疗效果外,着重观察双孔大小、瓣口流速及跨瓣压差、有无返流,评估成形术效果.结果术后检查6例均为二尖瓣前叶脱垂导致关闭二尖瓣不全,左心房、二尖瓣环扩大,未见腱索断裂以及瓣叶回声异常,其中2例为二尖瓣重度返流,4例为中度返流.术后左心室短轴切面瓣叶开放呈"8"字形双孔,瓣叶对合良好,四腔切面见2束红色血流进入左心室.1例无返流,3例轻度返流,2例中度返流,二尖瓣返流明显减轻,左心房内径明显缩小(t=5.1,P<0.01),二尖瓣口流速、跨瓣压差无显著变化,提示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的病例筛选、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129例,年龄5~78岁,男89例,女123例。依据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将其分为四型,一型,瓣环扩张型;二型,瓣叶异常型;三型,腱索乳头肌病变型;四型,混合型。术后效果评价标准分四种:优:无返流,无杂音,心功能正常;良:返流轻,杂音Ⅰ—Ⅱ级,心功能Ⅰ级;一般:返流轻—中度,杂音Ⅱ—Ⅲ级,心功能Ⅱ级;差:返流中—重度,杂音Ⅲ级以上,心功能Ⅱ—Ⅲ级。术后随访时间不低于一年,检查次数不低于三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2月对28例RSVA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RSVA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8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平均32.4个月。结果 28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和残余分流。失访4例。心功能Ⅰ级20例,Ⅱ级4例;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无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轻-中度反流2例。结论外科手术是RSVA的最有效治疗方法,窦瘤破口直径〉0.5cm者宜用补片修补。伴有中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需根据主动脉瓣病变程度以及手术者经验决定,必要时需放宽换瓣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De Vega环缩术与经典De Vega环缩术相比对于治疗重度三尖瓣返流是否具有更好的成形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29例重度三尖瓣返流的患者行De Vega环缩术。其中16例行改良De Vega环缩术,13例行经典De Vega环缩术,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EF值及心功能分级。以秩和检验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以t检验研究两组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EF值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无显著差异。随访经典DeVega组重度返流1例,中度返流5例,轻度返流5例,微量及无返流2例;改良De Vega组无中、重度返流,轻度返流8例,微量及无返流8例。经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De Vega组心功能分级I级5例,II级7例,III级1例;改良De Vega组I级7例,II级8例,III级1例,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右室舒张期末内径及EF值组内比较随访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右腋下外侧第4肋间处进胸,体外循环下采取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时间20~4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30 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生活动性出血,3例右胸腔中等量积液,经治疗后均痊愈。其他患者未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返流,住院时间6~10d。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相对安全,有效减少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快、疼痛轻、近期临床疗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现将心外手术后误用胺碘酮致心律失常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5岁。因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中量返流,心功能Ⅲ级,患者术前ECG示窦性心律,提示左心室肥大。开胸后见主动脉重度扩张,置换25号主动脉机械瓣后停机,后出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缓慢应用胺碘酮100 m g,心电图无改善,非窦性时间较前延长,因血压维持尚可,遂未再行特殊处理,术后6 d自行恢复窦性心律。例2:女,23岁。因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修补及动脉导管结扎术后8 d突发晕厥,数秒后自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PAVSD)的外科治疗方法,以期提高疗效。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27例PAVSD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16例,女11例,年龄1.3~14岁,平均6.08岁。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cho)和部分心导管检查确诊。手术全部在中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根治术。结果:无手术死亡。22例获1个月~10年随访,1例术后3个月因重度二尖瓣返流(MR),心力衰竭死亡,1例Ⅱ°房室传导阻滞(AVB)6个月后自行恢复,2例仍有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余生活、学习正常,心功能Ⅰ级。结论: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修补原发孔缺损,注意避免损伤传导束,二尖瓣裂修复完善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双孔成形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无瓣膜返流,4例轻度返流,1例中量返流.无术后死亡.全组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5至62个月,失访3例,余患者心功能(NYHA)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术后瓣膜活动关闭良好,无瓣口狭窄;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左房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稳定,病死率低,无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成人室间隔缺损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成人室间隔缺损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9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34.6±5.6岁.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9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1例(其中中度以上关闭不全4例),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7例.术前肺动脉测压47例,肺动脉平均压46.8±18.9mmHg(最高为78mmHg).室缺修补采用直接缝合45例,绦纶补片修补31例,同时行右室流出道狭窄解除7例,右室流出道白体心包片加宽2例,三尖瓣成形9例,赘生物清除7例,单纯三尖瓣置换1例,三尖瓣、二尖瓣双瓣置换1例.结果92例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2%.右心功能不全6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术后残余漏2例,随访3~20个月,心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年龄因素不是室缺手术禁忌证,适应证的掌握及合并症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