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特点及其与线粒体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4.5h组、4.5~6h组和>6h组3组;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预后,纳入同期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患者单核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及与患者线粒体功能指标CF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4.5h组、4.5~6h组和>6h组MAP1-LC3、Beclin1、Atg5-Atg12等单核细胞自噬相关蛋白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在>6h组中最高,上述指标亦随着NIHSS评分的升高而升高,在溶栓治疗后单核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在预后不良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AP1-LC3、Beclin 1、Atg5-Atg12均与线粒体功能指标变化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随着发病时间延长和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自噬可能介导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和成年人致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而幸存者常伴有身体的残疾、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自噬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近年来关于TBI继发性损害机制中自噬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有许多机制有待阐明,本文将从TBI后自噬的变化以及其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颅脑创伤后大鼠脑组织自噬表达变化及渥曼青霉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脑外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颅脑创伤组(B组)、渥曼青霉素治疗组(C组)],每组40只。B、C组使用PinPointTM精密颅脑创伤撞击器、直径4mm的打击头制作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其中C组于建模前10min侧脑室注入渥曼青霉素(0.5滋g/kg),B组注入含有二甲基亚砜(DMSO)的PBS(25滋l/kg);A组暴露硬脑膜但不撞击,建模前注入含有DMSO的PBS(25滋l/kg)。采用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表达水平,应用大鼠行为学评分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变化,采用干湿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大鼠在颅脑创伤后24、72、168h脑组织LC3-Ⅱ表达水平增加,p62表达水平减少,LC3-Ⅱ/LC3-Ⅰ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在颅脑创伤后24、72、168h脑组织LC3-Ⅱ表达水平减少,p62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72、168h脑组织LC3-Ⅱ/LC3-Ⅰ比值降低(均P<0.05)。颅脑创伤后48、72h,C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高于B组(均P<0.05)。颅脑创伤后72h,B组和C组脑组织含水量均较A组明显增加(均P<0.05),但C组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渥曼青霉素能明显抑制颅脑创伤后过度的自噬反应,减轻脑水肿,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自噬的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是生物在其发育、老化过程中都存在的一个净化自身多余或受损细胞器的共同机制。生命体籍此维持蛋白代谢平衡及细胞环境稳定,这一过程在细胞清除废物、结构重建、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自噬体的形态和发生过程、分子机制、生化检测、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生理、病理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较为全面地了解细胞自噬作用和最新研究动态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5.
自噬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机制,参与和调节许多与组织细胞生长和分化相关的过程.脑缺血时,脑组织中神经元、胶质细胞或脑微血管细胞中的自噬都可被激活,但自噬激活后所起的作用却存在争议.目前认为,自噬在脑缺血中扮演着"双刃剑"的作用,因此,通过自噬调节剂来调节自噬平衡或许可成为脑缺血防治的关键.多数观点认为,自噬调节剂可能是通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10例健康人、20例普通感染患者和20例脓毒症患者,分别设为H组、I组和S组,根据预后再将S组亚组分析分为存活组(14例)和死亡组(6例),收集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原发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白蛋白、血糖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同时抽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检测Beclin-1和LC3 mRNA相对表达量。 结果 3组年龄、性别、原发病和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WBC、PLT、ALT、Cr、白蛋白和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组和S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eclin-1和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Beclin-1和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PACHEⅡ评分与Beclin-1具有线性负相关(r=-0.452,P<0.001),APACHEⅡ评分与Beclin-1之间的线性模型方程式:Y=-20.83+41.67X;APACHEⅡ评分与LC3具有线性负相关(r=-0.641,P<0.001),APACHEⅡ评分与LC3之间的线性模型方程式:Y=-6.25+62.5X。在诊断脓毒症方面,Beclin-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标准误为0.070,P<0.001,LC3: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标准误为0.066,P<0.001。 结论 脓毒症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明显降低,可以反映脓毒症的免疫状态,并且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普通感染和脓毒症的判断指标,为脓毒症诊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氯化铁外伤性癫痫模型后,结合不同检测方法和不同时间点来动态判断自噬活性。方法:SD大鼠根据实验目的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LC3Ⅱ/LC3Ⅰ,自噬体计数,Bcl-1不同自噬检测方法检测自噬活性,收集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 h内可见LC3-II/I比值为(3.02±0.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随时间推移,峰值位于1d,其中LC3-II/I比值并未进行性升高,反而有下降趋势,P<0.05;自噬体计数与对照组相比,与前一时间点相比,自噬体计数进行性增加,P<0.05;1 h组Bcl-1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P<0.05;癫痫模型建立后Bcl-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LC3Ⅱ/LC3Ⅰ,自噬体计数,Bcl-1均可用来判断自噬活性,评价自噬动态活性应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的检测反映其抗原提呈功能。作者研究了24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创伤组(n=17)和创伤感染组(n=7),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分别为25.00±6.24和27.67±7.09。两组伤后第1d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0.32±0.07和0.26±0.1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的0.60±0.06,伤后第36创伤组已恢复至0.50±0.08,而创伤感染组仍较低下(0.34±0.14)。两组均见血浆TNF含量的短暂升高。结果显示: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对创伤感染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创伤后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相关的JNK (c-Jun NH2-terminal kinase)通路激活是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但是这个通路的分子途径目前还不清楚。本实验研究JNK介导p53磷酸化,依次提高了靶基因DRAM的表达和Beclin-1的表达,但同时也使Beclin-1与bcl-2和/或bcl-xl的复合物表达降低。DRAM和Beclin-1的表达升高可以提高自噬,这也说明了脑创伤后JNK介导p53磷酸化是提高神经元自噬的重要机制,同时本试验应用的JNK抑制剂SP600125在干预组明显抑制了脑外伤引起的因子的变化和脑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LC-3 mRNA、Beclin-1 mRNA、Agt-3 mRNA、Agt-5 mRNA、Agt-12 mRNA和Agt-16L1 mRNA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SSc患者(SSc组)29例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9例,采用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在PBMC中的表达水平。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比较组间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自噬相关基因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和Agt-3在SSc组中表达增加[LC-3:0.77(0.51,1.00)×10-3 vs. 0.46(0.37,0.63)×10-3;Beclin-1:6.13(5.01,7.88)×10-3 vs. 4.76(3.43,5.34)×10-3;Agt-3:15.67(11.52,23.66)×10-3 vs. 8.65(7.44,11.23)×10-3],而自噬相关基因Agt-5、Agt-12及Agt-16L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LC-3在抗核小体抗体、抗SSA/Ro抗体阳性患者中表达更高;(3)LC-3的相对表达量与SSc患者的年龄、ES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2、0.428(均P<0.05)。 结论 自噬相关基因在SS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增加,并与年龄、ESR、抗体相关,提示自噬是SSc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细脚拟青霉总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激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细脚拟青霉总多糖对人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用0.125、0.250和0.500mg/ml三种不同浓度的细胞拟青霉总多糖在37℃体外培养人血单核细胞24h后,用全自动生化分别仪测定其中乳酸脱氢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并进行中性红吞噬试验。结果:细脚拟青霉总多糖使人血单核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升高(P<0.001或P<0.01),对中性红摄取能力也起增强作用(P<0.01或P<0.001),且对体外培养人血单核细胞的调节作用具有剂量效应。结论:细脚拟青霉总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血单核细胞具有激活作用,能增强人血单核细胞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喉外伤临床表现和紧急处理的经验,提高喉外伤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收集喉外伤33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4例,开放性损伤1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紧急抢救、治疗资料。结果:33例中抢救成功30例(90%),15例行气管切开术除2例伤势过重死亡外,其余病例均顺利拔管。结论:喉外伤临床处理专业性较强;急诊处理中迅速止血、气管切开等尤为重要;若贻误抢救或处理不当,则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后遗喉瘢痕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创伤患者的救治措施。方法选取217例腹部损伤为主的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损伤类型、救治方法、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17例患者以脾破裂、肝破裂、小肠破裂、肾脏损伤等发生率最高,且大部分患者均合并伴随其他部位损伤,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临床治疗术式主要依据腹腔损伤脏器来决定。经救治后,治愈145例(66.8%),致残47例(21.7%),死亡25例(15.2%)。结论对以腹部损伤为主的急诊创伤患者要立即开展急诊治疗,保证准确的诊断方法及合理手术治疗,以确保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睾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睾丸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B超的应用,睾丸损伤较易诊断.所有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睾丸萎缩是睾丸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结论:早期B超检查对睾丸损伤的诊治有重要意义.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防止睾丸萎缩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对早期手术探查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995年7月~2005年3月收治的11例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年龄3~15岁,因局部直接撞击致伤9例,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属Ⅰ、Ⅱ级胰腺损伤7例,4例行保守治疗,其中3例因合并伤予以手术治疗,均顺利恢复;Ⅲ级损伤3例,2例予以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后手术治疗;Ⅳ级损伤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0例随诊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多因上腹部直接撞击伤。Ⅰ、Ⅱ级胰腺损伤均可予以保守治疗,Ⅲ级损伤最宜于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Ⅳ级损伤行保守治疗待假性囊肿形成后再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凝药物华法林对骨损伤所致血栓的治疗是否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性研究骨科病房20例经华法林治疗的深静脉血栓和/或肺动脉栓塞病人情况。结果:血栓的诊断在入院后平均13.5±3.4d被确诊。其中肺动脉血栓8例,深静脉栓塞12例,多普勒超声确诊11例,CT确诊有9例。抗凝治疗后约25 d,5例病人血栓完全消失,剩下15例的栓体大小有了明显减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华法林治疗对于骨损伤病人所致深静脉和肺动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抑制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自噬,“自我吞噬”,即细胞能够吞噬包裹细胞自体成分或外来病原体,用于降解、清除或能量循环.这一现象所涉及的两个重要阶段——自噬体形成和溶酶体降解内容物,其发现及机制分别获得了2016年和197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彰显这一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从酵母到人类细胞,自噬这一保守的细胞过程均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自噬功能异常会导致很多病理性改变,与感染、肿瘤、神经退行性改变及缺血性疾病等都有着密切和重要的关系;并且在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自噬发挥着复杂甚至相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5339例创伤患者创伤及死亡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创伤及死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 5 3 3 9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 3 3 9例创伤患者中男性 3 910例 ,女性 14 2 9例 ,平均受伤年龄 (3 5 3± 3 3 7)岁 ,2 0~ 2 9岁占 64 19%。治愈好转5 168例 ,死亡 47例 ,3 1例死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结论 创伤的高危人群为青壮年 ,且男性多于女性 ,交通事故是本组创伤的第一位原因。把创伤的预防与控制作为一项政府工程 ,加强宣传和教育 ,改善交通状况等均对创伤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391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眼外伤发生的原因、规律及特点,探讨儿童眼外伤防治措施。方法对391例14岁以下的眼外伤住院儿童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比例4.6∶1;4~8岁年龄段是儿童眼外伤发病的高峰期,占总受伤人数的48.6%,且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各个年龄段发生眼外伤的差异显著(P<0.05);致伤环境主要是在公共场所和家庭;锐器伤所占的构成比高于钝器伤及爆炸伤;眼外伤发生类型中穿通伤占50.6%,居首位,其中由剪刀、竹签和铁丝所致者比例最高(62.0%);1、2月受伤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28.1%;12月到翌年2月鞭炮、玩具子弹及弹弓致伤比例最高。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儿童眼外伤的发生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紧急剖胸术(emergency thoracotomy,ET)在严重胸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ET的情况,男27例,女7例,年龄18~50岁(平均31.5 岁);钝性伤25例,穿透伤9例,分为急诊室ET(6例)和手术室ET(28例),记录一般资料、ISS、入院时生命体征、入院至手术的时间和结果.结果 34例ET, ISS 11~34分(平均25.8分).5例到达急诊室呼吸心跳已停止,入院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8min(15~78min),平均出血量2 300ml(1 100~5 000ml).钝性伤和穿透伤ET的存活率分别为72.00%(18/25)和77.78%(7/9).急诊室ET和手术室ET存活率分别为16.67%(1/6)、89.29%(25/28),包括18例钝性胸部伤(72.00%)和7例穿透性胸伤(77.78%).结论 急诊室ET对胸部钝性伤效果不佳,对穿透伤有一定价值;手术室ET不论对钝性伤或穿透伤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