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AI-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在肾脏的表达变化,旨在探讨PAI-1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以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动态观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肾脏PAI-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PAI-1蛋白表达从糖尿病2周起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且随着糖尿病进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内.用RT-PCR的方法检测大鼠肾脏PAI-1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6周DN组大鼠肾组织中PAI-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PAI-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中肾脏纤维化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谢方遒  李伟  管频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25-112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选择133例T2DM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DN组67例、DN微量白蛋白尿组51例、DN临床蛋白尿组15例,正常对照组27例.测定其血浆t-PA、PAI-1的活性水平.结果 T2DM各组患者血浆PAI-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UAER的增高而递增(P<0.05,P<0.01);DN患者血浆PAI-1活性与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C)、体重指数(BMI)呈显著正相关;t-PA活性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N患者血浆PAI-1活性增高;胰岛素抵抗、高TG、高LDL、高TC血症及肥胖等因素可能与PAI-1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粉红胶霉菌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水平的调节及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24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8只,糖尿病模型组(M组)8只,粉红胶霉菌治疗组(G组)8只,其中M组、G组应用链尿佐菌素(STZ)6.5mg/100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G组成模后给予粉红胶霉菌0.05g/100g·d灌胃,M组与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4周末监测血糖, 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在血清中的浓度水平,同时行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法检测肾脏TGF-β1、TIMP-1及PAI 1 mRNA的表达。结果    M组和G组SCr、BUN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N组(P<0.01),M组上述指标显著升高,与G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病理学观察N组无明显异常,M组出现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蓄积,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指标明显高于N组(P<0.01),G组病变轻于M组。G组TGF-β1、TIMP-1及PAI 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M组,但高于N组(P<0.01)。结论    粉红胶霉菌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TIMP-1和PAI-1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减少尿蛋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en LM  Li XW  Huang LW  Li Y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3):344-348,i0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表达与肾脏细胞外基质蓄积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KKAy小鼠和C57BL-J小鼠,分别于16、20和24周处死.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不同周龄的KKAy小鼠及参照组C57BL/J小鼠的血浆PAI-1活性,RT-PCR法检测小鼠肾皮质tPA mRNA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肾皮质PAI-1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皮质层粘连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周龄KKAy小鼠肾皮质层粘连蛋白表达均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KKAy小鼠与C57BL/J小鼠血浆PAI-1活性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肾皮质tPA mRNA水平却显著降低,以16周时最为显著,仅为C57BL/J小鼠的47%,随周龄的增加,其差异逐渐减小.原位杂交显示KKAy小鼠PAI-1mRNA可在肾脏多部位表达,并以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为主,且明显高于同龄C57BL小鼠.结论2型糖尿病KKAy小鼠早期肾病时,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蓄积可能和tPA mRNA表达下调及PAI-1 mRNA表达上调所致的纤溶酶降解细胞外基质作用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橙皮苷对IgA肾病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橙皮苷治疗组,每组20只,模型建立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于治疗4、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脏病理学,同时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测定PAI-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期间模型组、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第6周末开始出现镜下血尿(P<0.05),橙皮苷治疗后,有一定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24 h UP、Scr、BUN、IL-2和PAF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LT和PT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PTT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升高;光镜下正常组大鼠肾小球形态正常,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中重度增生,橙皮苷治疗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得到明显缓解;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AI-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橙皮苷治疗4周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8周后基本和治疗4周后一致.结论 橙皮苷可明显减少血尿、减轻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橙皮苷通过增加PAI-1的产生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不同浓度螺内酯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PAI-1、醛固酮受体(MR)和保护其配体特异性的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PAI-1蛋白的浓度.结果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MR和11β-HSD2 mRNA;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后PAI-1 mRNA表达明显升高,培养上清液蛋白浓度增加,加入螺内酯干预后系膜细胞PAI-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且随螺内酯浓度增大,作用更明显.结论 螺内酯可能通过降低高糖对系膜细胞PAI-1表达的刺激作用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糖尿病患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73例糖尿病患和71例非糖尿病患t-PA、PAI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t-PA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性(P<0.05);PAI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高度显性(P<0.01),PAI占优势。结论 糖尿病患纤溶活性相对降低,较易患血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程度、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肾内科病区及内分泌科病区住院并诊断为DN的患者122例,按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6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62例)两组,检测DN患者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PAI-1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OMA-IR、PAI-1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血压、性别等多个自变量与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UAER>200μg/min)的相关性。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DN患者血浆Fins、PAI-1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HOMA-IR与PAI-1呈正相关(r=0.49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PAI-1与糖尿病病程均是DN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胰岛素抵抗、PAI-1是DN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加重DN的病情。  相似文献   

9.
vWF、PAI-1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倩  王战建 《医学综述》2014,(14):2601-2604
糖尿病发生时,体内凝血及纤溶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凝血功能的指标,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水平能反映纤溶活性。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时,两者的水平显著升高。vWF、PAI-1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对于认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及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水蛭对肺纤维化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BLM)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D组,生理盐水6 ml/d灌胃),水蛭组[HD组,水蛭粉4 g/(kg.d)灌胃],另设鼠龄、体重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8只;28 d后ELISA法测定血浆PAI-1含量及活性,同时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NC组PAI-1含量(0.469 2±0.081 3)μg/L,活性(0.363 4±0.047 0)Au/ml,明显低于MD组和HD组(P<0.01);MD组PAI-1含量(8.920 5±1.094 8)μg/L,活性(2.066 7±0.598 6)Au/ml,高于HD组(3.479 8±0.487 2)μg/L、(1.225 3±0.199 4)Au/ml(P<0.01);NC组、HD组HYP低于MD组(P<0.01)。结论:水蛭可能通过减少凝血酶在肺内的表达,抑制PAI-1生成及活性,使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活性升高,减少纤维蛋白沉积,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MP-7在糖尿病(DM)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动态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过程中大鼠肾脏BMP-7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在正常大鼠及DM大鼠肾小管均有BMP-7蛋白表达,以胞浆表达为主,DM大鼠肾小管和集合管BMP-7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BMP-7mRNA的表达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 作为TGF-β超家族的一员,BMP-7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发生早期可能起到重要的反馈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C肽对12周STZ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STZ大鼠模型探讨单独应用C肽对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分 4组 :(1)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的糖尿病胰岛素强化组 (DM I组 ) ;(2 )维持高血糖状态的糖尿病C肽 (130nmol/kg每天两次皮下注射 )组 (DM C组 ) ;(3)血糖水平与DM C组一致的糖尿病组 (DM组 ) ;(4)同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 (N组 )。12周后测定肾重 /体重比值、肾小球体积、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截面积比值、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DM C组的肾小球体积与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截面积比值达到DM I组和N组水平 ,约为DM组相应参数的 5 1%与 74 % (P <0 .0 0 1)。DM C组的肾重 /体重比值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接近DM组 (P >0 .0 5 ) ,高于DM I组 (分别为P =0 .0 3与P =0 .0 5 )。各组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独应用C肽 12周可以预防STZ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导致的系膜扩张和肾小球肥大 ,且不依赖糖代谢紊乱的纠正 ,但对整个肾脏肥大和尿白蛋白漏出没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差异表达基因,以期揭示DN发病的机制。方法 将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每4周测定空腹血糖、体重、24h尿白蛋白和尿肌酐水平。12周时处死大鼠,取血样测定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取肾脏进行表达谱基因芯片实验。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24h尿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而体重和尿肌酐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较正常组有624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95个基因上调,129个基因下调。real-time PCR验证实验证实糖尿病肾病组ATP合成酶β亚基(Atp5b)、胶原蛋白1型α1(Col1α1)、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Ⅵc(Cox6c)、NADH脱氢酶(辅酶Q)铁硫蛋白3(Ndufs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显著上调。结论 氧化磷酸化通路和TGF-β1介导的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的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肾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研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基因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正常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基因表达谱,大规模分析糖尿病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1)实验大鼠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另一组为糖尿病组;(2)从肾皮质中抽提mRNA,经反转录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3)cDNA探针与Biodoor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18.4%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12条基因在糖尿病时表达量明显下降,而323条基因在糖尿 时表达量明显上升;(2)已报道基因占了差异表达基因总数的18.8%左右,大多数已报道基因在糖尿病时的表达模式与其他作者的报道类似。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结合实验动物模型能大规模,高通是地研究糖尿病的基因表达谱,初步筛选出选出疾病相关基因,对进一步阐明疾病在基因水平上的发病机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方法 将30只健康Wiste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5只,其中模型组于左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两组均自心脏取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blot分析法测定肾脏组织中HIF-1α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BUN显著高于对照组,Ccr显著低于对照组,HIF-1α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HIF-1α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为糖尿病肾病防治及预后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肾清I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四氧嘧啶所诱导的清洁级Wistar糖尿病肾病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肾病未干预组(B组)和糖尿病肾病糖肾清Ⅰ号干预组(C组),每组各12只。糖尿病肾病模型成功后开始给予糖肾清Ⅰ号药物干预,8周后收集24h尿液及血标本,处死大鼠后,取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加,尿蛋白增加,肌酐清除率上升;糖肾清Ⅰ号使尿蛋白减少(P<0.01),肌酐清除率降低(P<0.01),TGF-β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降,病理学检查显示糖肾清Ⅰ号使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减轻。[结论]糖肾清Ⅰ号通过部分抑制TGF-β1的活性而对糖尿病肾脏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各16只,于成模后第2,4周各处死8只。采用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每例大鼠肾组织中VEGF中VEGFR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变化进行观察,并结合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进行了分析。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及VEGFR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2周组有升高趋势,第4周组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亦显著升高(P<0.01),且肾组织中呈现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典型的结节性变等病理改变。结论 肾局部VEGF及VEGFR表达的增加参与也糖尿病肾病(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糖尿病发展的不同时期探讨容积依赖性氯通道蛋白-3(CIC-3)的表达及其变化。【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后,在第2、4、8、12和16周,用蛋白印记法检测主动脉、肾脏(皮质、髓质)及脑组织上CIC-3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织上均检测到内源性CIC-3蛋白的表达,分子量在80KDa~110KDa之间: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及脑组织上CIC-3蛋白的表达在第8周后显著性升高(P〈0.05),肾髓质上CIC-3蛋白的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而肾皮质上CIC-3蛋白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除肾皮质外,在糖尿病第8周开始,CIC-3蛋白在主动脉平滑肌及脑组织上表达显著性增加,而肾髓质表达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肝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6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高脂组45只.对照组普通膳食喂养,高脂组高脂膳食喂养.8周后随机挑出8只高脂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STZ,最后确定30 mg(STZ)/kg(大鼠)为成模的适合给药量,接着以30mg(STZ)/kg(大鼠)的标准给剩余的37只高脂膳食大鼠腹腔注射STZ柠檬酸缓冲液,然后随机挑出20只成模的大鼠(模型组).4周后随机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8周后再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并取肝脏和空腹血清.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型消瘦等典型的2型糖尿病症状,血糖值均高于11.1 mmol/L,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且4周较8周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成模大鼠肝脏HE染色可发现肝细胞排列紊乱并内出现空泡状脂肪病变,8周后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4周较8周明显.胆固醇(TC)、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KP)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8周较4周明显.结论 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出现脂肪肝病变,同时还伴有肝细胞和胆道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