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在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地位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新形势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立"口岸工作部"这一工作模式对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同时口岸卫生检疫专业人员合法执业及卫生检疫专业人才的储备是"口岸工作部"今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亟待关注。〔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立"口岸工作部"这一工作模式对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卫生检疫专业人员的合法执业和专业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医师的旅行预防接种咨询水平,保证旅行者的旅途健康、安全。〔方法〕结合实践经验,通过对4个典型个案的分析,为国际旅行预防接种咨询工作提出参考建议。〔结果〕旅行卫生保健医师应学习掌握全球传染病疫区分布情况,熟悉各种疫苗的接种禁忌症及除疫苗外的其它预防措施,并能够根据旅行者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及推荐预防措施。〔结论〕旅行卫生保健医师不仅要熟悉各国对入境者预防接种要求,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根据旅行者的实际情况推荐合理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浙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舟山分中心是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属的事业单位,门诊部是地方注册的独立的法人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舟山口岸出入境人员、口岸服务从业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与健康体检、国际旅行健康咨询、预防接种、旅行保健评估等工作。参与舟山口岸卫生检疫相关疫情疫病的排查工作,为口岸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中心每年接待体检1.6万人次,预防接种近万人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服务作用,推动国际旅行中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法〕探讨开展国际旅行中传染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组织实施、效果评估等要素。〔结果〕国际旅行传染病健康教育可以让国际旅行者、社会大众直接受益。〔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尽快建立国际旅行卫生健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5.
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HBV)携带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及旅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092名出入境人员在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时采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9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测出HBsAg阳性者1254例,阳性率15.5%,其中“小三阳”738例,“大三阳”390例,其他组合126例。〔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乙型肝炎的监测与防治,并向国际旅行者提供相应的旅行卫生保健措施与知识,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国际间人员流动频繁及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如何加强发展,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方法〕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条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条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主要做好旅行者健康管理,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以及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该从旅行者健康信息管理、信息平台构建、预防接种、旅行者信息反馈、做好口岸急救应急准备等5个方面来加强发展,为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保障,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情况的统计分析,为防止各种传染病在口岸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1-2004年74826例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工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共为74826例出入境人员进行了预防接种,其中以定居和劳务人员占较大比例。以接种水痘和乙肝疫苗最多。[结论]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旅行相关疾病和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做好国际旅行者接种工作咨询与评估,可减少传染病通过口岸传播的机会,有效的保障出入境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口岸卫生控制》2011,(4):F0002-F0002,F0003
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职责是负责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测、旅行预防接种、健康体检、卫生保健咨询、医疗保健门诊、卫生检疫技术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等。在完成法定任务之外,充分利用拥有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对社会、个人及团体进行健康评估、保健咨询等服务。近年来体检量连年递增,2010年达到59566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调查国际旅行者黄热疫苗预防接种资料,为监测黄热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沈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5—2007年的黄热疫苗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有8492人次接种黄热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副反应者共有150例,副反应发生率为1.77%。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性别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接种黄热疫苗发生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因此在接种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对接种人员给予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并且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国是隶属于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中心在承担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旅行预防接种、卫生保健咨询、卫生检疫技术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拥有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对社会、个人及团体进行健康评估、保健咨询等服务。近年来体检量连年递增,2010年达到59566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方法〕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依据国际标准进行注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了探讨。〔结果〕严峻的国内外疫情态势;检验检疫执法的严肃性;《健康证书》国际认可的权威性;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都要求加快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注册的步伐。〔结论〕注册工作势在必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领导机关和有关的业务部门都应给予高度重视,以使这项工作尽快纳入全面质量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国际旅行卫生服务体系是国境卫生检疫执法把关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内容。国际旅行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要紧紧围绕提高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这一条主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健全服务机制,配备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改进服务方式,将服务贯穿于整个国际旅行卫生服务工作流程,逐步建立健全国际旅行健康咨询服务机制、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接种服务机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国际医疗救助机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技术保障机制,积极发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技术支撑、监测预警、人才储备和对外窗口四大作用,确保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和口岸卫生安全,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卫生检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西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依据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以及部份国家/地区对入出境人员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要求,为出境及来华劳务、留学、经商、技术合作、移民、定居等出入境人员进行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国际旅行健康咨询,办理《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国际旅行预防接种证书》及其他卫生检疫证书。中心目前设综合业务部、门诊部、签证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室)、检验部(医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北海卫生检疫局1993年至1995年开展出境人员传染病保险。3年各类出境人员5091人,自愿参加传染病保险2087人。投保率为41.47%;投保人主要是出国劳务人员,占劳务人员的77.07%。其次是出国公务人员,占65.09%,投保期限以一年较多,占60.28%,且主要是劳务人员。出境所到地区主要是港澳地区。同时还分析了传染病保险是完善卫生检疫执法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服务的举措之一,阐明国际旅行易感染传染病,传染病保险解决了出境人员因患病所造成经济负担的后顾之忧.说明医疗保险将是我国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济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济南及周边市地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传染病监测、预防接种和国际旅行医学咨询服务等,为济南口岸卫生检疫提供技术支撑,是国际旅行者医疗救助协会(IAMAT)成员单位,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确定的定点门诊。办公面积2700余平方米,内设体检科、检验科和综合科,具有一批从事健康体检工作20多年经验的专业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福建省各口岸出国劳务人员的疾病谱,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对2000年14218名出国劳务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218名出国人员中检出各种传染病病例1629名,总检出率为11.46%。其中HIV感染1例;梅毒50例;淋病2例;肺结核22例;乙型肝炎9例;HBsAg携带者1545例。据不完全统计,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约1200例,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异常、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脂肪肝、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胆石症、胆囊炎、肾囊肿、肾结石等。〔结论〕HBsAg阳性和性病是影响福建各口岸出国劳务人员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另外,缺乏统一的传染病操作规程和部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人员不足,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等问题,都对传染病监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亟待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提升出境旅行者预防境外旅行相关疾病的能力,对河南口岸出境人员的旅行卫生健康知识需求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3月间河南口岸出境人员536名,用自行设计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知识调查问卷》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河南口岸出境人员以男性为主(75.6%),大多数为青壮年,文化程度以大专及本科居多,主要出国目的是劳务输出(52.1%),旅行目的地以亚洲和非洲国家为主,境外旅行时间超过1年的占65.1%。大多数出境者(68.5%)对于国外旅行中可能罹患疾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的风险认知程度较高,62.1%的人担心身体检查不合格而被拒绝入境,84.5%的人希望获得国外防病知识,60.6%出境者表示会随身携带个人防病药剂或医疗器械,而74.6%的人表示需要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提供专业的防病药剂或医疗器械服务;52.2%的出境者知晓出国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71.1%的人对于出国旅行可能罹患疾病有心理认知;79.7%表示愿意在归国之后做健康复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大专及本科学历者对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知识需求度是高中及以下者的2.179倍(95%CI:1.334~3.557)(P0.05)。结论 应重点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出境旅行者群体中普及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知识,做好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完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应对策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行风险管理、强化工作质量,推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风险管理的方法,从保健中心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在保健中心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次进行各种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结果〕确定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设备风险、管理风险等潜在风险因素,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了建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制度、实行品牌战略的思想,从根本上规避风险;同保险机构合作、为出境人员办理保险等风险应对策略。〔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行风险管理科学、可行,有利于其强化工作质量,推动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艾滋病在出入境人员及边民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到凭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及部分边境居民就诊者作艾滋病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采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诊。对发现的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自2002年3~8月,在出入境人员和边民中共检出HIV感染者3例、AIDS患者1例。〔结论〕关注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加强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重视医务工作者AIDS知识培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将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传染病监测工作,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经日照口岸出入境的16994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监测体检人员16994名,检出各种传染病281例,总检出率为1.65%,位居前4位的传染病为乙型肝炎(HBsAg)阳性235例,检出率为1.38%;抗HCV阳性22例,检出率为0.13%;开放性肺结核16例,检出率为0.09%;梅毒8例,检出率为0.05%;阳性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阳性是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针对此类人群制定传染病监测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咨询策略,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