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急预案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培训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2018年60名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研究,其中2017年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培训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8年应急预案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培训管理中,为实施后。评价实施前后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评价实施前后护士危机意识得分情况;调查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在危机成因和案例分析及措施效果各项目得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士护理安全、抢救技术、病情观察、护士发现隐患、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活动知晓、责任护士知晓及沟通交流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急预案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培训中可提高护士危机意识及实际操作能力,保障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并围绕该模式进行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训,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整,优化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资源分配,制定急危重症专科护士计划,从急救专科、重症专科两方面入手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并制定配套的考核措施,包括理论、技能、综合能力三项内容,自2017年3月起选拔14名护士参与培训计划,比较实施培训前后护士的考核得分情况,并统计方案实施前后6个月内的管理资料,比较不同时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实施后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理论、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培训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专科素养,提升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对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共情能力培养,分别于培养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评估护士的共情能力情况,统计比较2016年和2017年精神科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的JSE-HP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精神科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评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培训前,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培养精神科护士的共情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框架的优化举措与成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7年1月起进行急诊科护理框架调整,内容包括接诊优化、抢救通道优化、护理流程优化、管理制度优化,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急诊流程用时情况,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护理框架优化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急诊科接诊、分诊、转运、治疗用时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实施护理框架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元化培训对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急诊科一线临床护士18名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化培训对其综合、急救护理能力能力的影响。结果培训后护士急救应急专业性护理知识项目评分及急救应急技能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培训后突发事件处置时间、处理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培训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且抢救成功率高于培训前(P0.05)。护士长及医生对急诊科护士培训前后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查房、患者处理方面能力的满意度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元化培训具有针对性、目标性特点,可丰富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意识,有效提高其急救应急能力和突发事件评估能力,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在急诊流程中的开展效果。方法:2018年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96例心肺复苏或心血管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7~12月对急诊科工作者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培训后开展相关急救护理,为实施后;2018年1~6月的急诊科工作人员未参与培训,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抢救时效性、抢救效果、患者满意度、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到达时间、给药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抢救总时间等时效性指标均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在急诊流程中的开展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层级责任模式在手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就诊的64例手外伤的患者进行分组,实施前(2016年12月~2017年3月)32例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施后(2017年4~7月)32例患者应用层级责任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优于实施前(P0.05);病房管理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医生满意度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的护士护理技能结果比较,护理文书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专业技能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急救技能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综合能力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护士压力感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家属对医生的满意率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层级责任模式在手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抢救车专项演练对心内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医院于2019年2~8月对19名心内科护士进行抢救车专项演练,实施强化培训,并对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观察专项演练实施前(2018年7~2019年1月)和实施后护士取药、给药时间等,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8名演练医师对护士配合程度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心内科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取药、给药时间及抢救物品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抢救车专项演练可显著提升心内科护士抢救综合能力,提高医护人员配合度,缩短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64例,按高年资(工作超过10年)、中年资(工作4~10年)、低年资(工作不足4年)实施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培训,对比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绩效考核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医生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能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培训的20名急诊护士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受培训20名急诊护士为观察组,在培训中应用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观察两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急救操作规范性及培训满意度。结果:两组培训前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培训后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分工明确、动作迅速、站位合理、操作准确、条例清楚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可提高急诊护士培训质量,增强急诊护士综合能力,规范其临床操作,且急诊护士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骨科护士应急救援能力的培养方案及对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骨科全体护士共24名,于2018年2~6月实施应急救援能力培训,为培训后,2017年9年~2018年1月没有进行应急援救能力培训,为培训前。采用考核法评价培训前后骨科护士应急救援能力的差异性,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我效能,并比较培训前后骨科专科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后骨科护士关于应急救援能力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骨科护士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骨科护士在危重症抢救、感染创口处理、多发骨折救护、护理安全管理上的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骨科护士实施应急救援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全面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对急诊科中医护士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2019年,自2019年1月起对急诊科中医护士进行共情能力培养,评价采用JSE-HP量表测定,比较实施前后的测评结果,对比实施前后急诊科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的JSE-HP评分为(118.30±3.10)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7.80±2.60)分(P0.05);各项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由91%提高到99%(P0.05)。结论:共情能力是提高急诊科中医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培养护士的共情能力对于管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医院ICU收治的325例危重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开始实施优化管理,将2016年的165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7年的16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给予基础护理,实施后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优化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ICU病房护理质量评分、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感染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ICU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ICU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化基础护理,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和延伸,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促进ICU患者疾病的恢复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急诊科护士分层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核心能力培训,并对核心能力培训前后护士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急救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此外对培训前后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核心能力培训后,护士的专业知识、急救能力、护理操作、综合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护士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升(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效果显著,核心能力培训对急诊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策略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1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1月开始实施量化考核方法,实施时间为6个月,考核结束后,比较量化考核前后一年内的护理纠纷事件、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量化考核管理,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诊断准确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量化考核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量化考核前。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量化考核,可以减少急诊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急诊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急诊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的有效性。方法:以2017年2月~2019年1月急诊科护士38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2月~2018年1月实施常规培训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为实施前。2018年2月~2019年1月实施层级培训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考核成绩(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基本操作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基本操作事件均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当中,对护士进行层级培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与操作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双轨教学法在甲乳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8月的48名甲乳外科新进护士为研究对象,2017年9月~2018年8月的23名新进护士采用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案进行带教,设为实施前,2018年9月~2019年8月的25名新进护士采用LBL联合PBL进行带教,实施双轨教学,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考核成绩与护理核心能力,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实施前后新进护士对教学方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理论、技能、综合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在病例分析、病历书写、风险评估、护理抢救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教学方法、师生交流、学习主动性、教学成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双轨教学法用于甲乳外科护理带教中,能够显著提高新进护士的培训教学效果,提升了护士的考核成绩及护理核心能力,且新进护士给予了双轨教学法较高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中西医结合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中西医结核科全体护理人员,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7年起医院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将岗位职责、培训安排均按照分层内容进行调整,以2016年为实施前,2017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情况,了解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用于中西医结合科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优化抢救流程在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自2018年7月1日起危重症监护病房启动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模式,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50例患者采用传统抢救流程管理,实施后50例患者采用优化抢救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平均抢救时间、抢救参与护士人数、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平均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实施后抢救参与护士人数明显比实施前低,实施后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优化抢救流程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且抢救参与护士人数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救链式管理用于胸心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调整胸心外科护理管理方案,构建急救链式管理系统,从理论培训、急救操作、现场模拟三方面提升护士的急救能力。同时制定规范化的抢救流程,梳理急救工作链,对各个环节进行完善,确保各个抢救环节环环相扣。将2018年设为实施前,2019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胸心外科护士的急救能力评分、护理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胸心外科护士的各项急救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胸心外科护理有效抢救时间为(44.9±7.6) 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63.8±11.2) min(P0.05);抢救成功率为95.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9.1%(P0.05)。结论:构建胸心外科的急救链式管理方案,能够确保护理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