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动脉作为移植材料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数量限制了它的使用。大隐静脉仍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主要移植材料,而静脉桥再狭窄严重影响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疗效,其再狭窄机制一直在研究中,现就目前的一些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支架内再狭窄主要由内膜增生、边缘重构和炎症反应等引起。边缘重构对支架内再狭窄与非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区别在于剪切力的不同。而剪切力能对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剪切力、内皮细胞和支架内再狭窄三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熊果酸诱导大鼠静脉桥再狭窄过程中内膜和中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成UA(熊果酸)0组、UA1组、UA2组和UA3组。将所有实验动物的右侧颈外静脉以套管法移植至右侧颈总动脉上。UA1组、UA2组和UA3组术后首日开始予以熊果酸灌胃,剂量分别为15 mg?kg-1?d-1、30 mg?kg-1?d-1和45 mg?kg-1?d-1,UA0组不予熊果酸干预。术后满第1周、第2周和第4周分三次取材,每次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每条静脉标本随机选取不同位置的切片共5张做TUNEL检测。计算凋亡细胞指数。将4组数据对比研究。结果 1周、2周、4周静脉桥内膜细胞凋亡指数: UA0组(22.0±4.1,18.6±2.8,8.4±3.6)%,UA1组(28.4±2.4,19.2±1.4,9.4±3.5)%,UA2组(35.2±1.7,25.6±2.7,11.6±2.7)%,UA3组(41.5±1.9,28.4±1.8,16.3±1.4)%。1周、2周、4周静脉桥中膜细胞凋亡指数: UA0组(4.0±2.2,2.6±1.5,2.0±0.7)%,UA1组(6.6±2.3,4.2±1.6,2.6±1.1)%,UA2组(7.8±3.7,4.4±2.1,3.4±1.1)%,UA3组(7.6±1.7,4.0±0.8,3.5±0.7)%。内膜细胞凋亡指数比较,时间效应的P<0.05,组别效应的P<0.05,交互效应的P<0.05。中膜细胞凋亡指数比较,时间效应的P<0.05,组别效应的P>0.05,交互效应的P>0.05。结论 熊果酸具有诱导大鼠静脉再狭窄的内膜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随着熊果酸剂量的增大而加强;而熊果酸不具有诱导静脉桥中膜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外科治疗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应用静脉移植使血管重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应用自体大隐静脉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短期内其效果非常有效,但远期通畅率欠佳,尽管有一定的预防方法,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而基因治疗作为其中的一项,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选择。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减少血栓形成、血管内膜增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改善桥血管通畅率,本文我们将对预防静脉桥再狭窄的基因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当前医治冠心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然而术后10年内静脉桥血管发生再狭窄甚至闭塞的概率高达50%[2],因此评估CABG疗效的最主要目标之一是桥血管的通畅程度。目前国内外CABG采用最多的移植血管是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和大隐静脉(saphenous vein,SV)。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移植静脉桥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 2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高脂移植组(n=10)、单纯移植组(n=10)、正常对照组(n=6),分别给予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加高脂饲料、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加普通饲料、普通饲料喂养。移植组均进行颈外静脉反向吻合于颈动脉的搭桥手术,术后用彩色超声检测血流量,证明静脉桥通畅。2个月后,用多普勒检测静脉桥血流量及内膜厚度,取组织标本作病理切片检查,以了解静脉桥有无血栓,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有无增生迁移及血管基质有无增生等。结果 (1)术毕所有静脉桥均通畅。(2)术后2个月彩色超声检查示高脂移植组与单纯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静脉桥内膜有斑块形成,狭窄明显,内膜明显增厚。(3)术后2个月病理切片显示高脂移植组的静脉桥内皮细胞脱落、内膜增生、平滑肌细胞移行增殖和脂质沉积等典型的粥样硬化变化,而单纯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兔颈外静脉反向吻合于颈动脉的静脉搭桥动物模型是可靠的,其为研究静脉桥术后再狭窄提供了既简单又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流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敏毒素C3a受体(C3aR)、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利用振荡流(OS)刺激,分别于处理前、处理6小时、12小时、24小时收取细胞,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3a受体(C3aR)及血管细胞黏附蛋白1(VCAM 1)表达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C3aR、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 1)及VCAM 1表达。结果:与处理前相比,内皮细胞在振荡流刺激后,C3a受体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升高,6小时升高最显著分别为:[(1.997±0.3109)vs.(1.000±0.005773),P=0.0423;(2.968±0.2333)vs.(1.007±0.01202),P=0.0009];IL-1β、MCP-1、ICAM1及VCAM 1的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处理前,6小时达到最高值;TNF-α在刺激24小时后升高最显著(均P<0.05);振荡流刺激内皮细胞后VCAM 1表达上调,在6小时升高最显著(均P<0.05)。结论:血流剪切力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过敏毒素C3a受体,调节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8.
p38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p38MAPK)是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超家族的新成员 ,参与多种细胞的胞内信号传递。p38MAPK调节着细胞的许多应激反应[1,2 ] 。近年的研究表明 ,p38MAPK参与多种生物反应 ,特别是在肌细胞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4] 。本文就其在血管再狭窄中对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作一综述。1 p38MAPK的结构和功能哺乳动物 p38MAPK与酵母HOG1MAPK同源 ,犬p38MAPK氨基酸序列 99%与人一样 ,仅有 2个保守序列不一样 ,分子量为 4 1.2kD(≈ 4 .12× 10 -4u) ,等电点 5 .4 1[5] 。新近资料认为[6,7] …  相似文献   

9.
余咏潮  赵学维 《山东医药》2008,48(9):145-14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自体大隐静脉桥的再狭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血管外支架是预防再狭窄的一种可行办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地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能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本文就近年来VEGF在静脉桥血管外支架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AVG)对静脉桥血管结构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cuff法构建颈AVG模型,对照组仅模拟手术环境,切开和缝合皮肤、分离动静脉,未进行AVG。分别于术后1、2、4周取出静脉桥及对照组颈静脉,进行形态学分析,研究桥血管内膜和中膜的增生变化。结果 2组模型均无动物死亡。4周时实验组1只闭塞,通畅率93.3%。实验组1、2、4周时内膜及中膜均较对照组增厚(P〈0.05或〈0.01)。结论 AVG使静脉桥血管内膜及中膜增生,加快了静脉桥血管的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11.
移植静脉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探索移植静脉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研发防治药物靶点和研究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桥血管狭窄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使得基因治疗用于防治移植静脉术后再狭窄成为可能。该文介绍常用的几种移植静脉再狭窄动物模型的特点和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入术后再狭窄形成中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和常用的方法,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3~6个月内再狭窄发生率达30%~50%,严重影响了PTCA的远期疗效〔1〕。金属制成的冠状动脉支架可以减少再狭窄发生,但并未能彻底解决再狭窄的问题,支架应用后仍有20%~30%的再狭窄率,而且还有费用昂贵、支架部位的再狭窄更加难以处理等不利因素〔2〕。许多研究证实再狭窄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SMC)向内膜移行、增殖,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导致新生内膜形成并增厚,发生不利的血管结构的重塑〔3〕,而引起…  相似文献   

13.
<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现今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术后5~10年内约25%~50%的桥血管会发生再狭窄或者闭塞[2],评价CABG疗效的最主要指标之一是桥血管近、远期的通畅率。国内外CABG采用最多的移植血管是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和大隐静脉(saphenous vein,SV)。由于IMA长度受限以及冠心病患者大多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所以自体SV仍然是CABG术中最常用的桥血管移植材料[3]。如何提高静脉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已经成为CABG术后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静脉桥血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后,自体大隐静脉桥的再狭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血管外支架是预防静脉桥再狭窄的一种可行办法.本文综述了多年来静脉桥血管外支架在材料方面、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等文献以反映静脉桥血管外支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后,自体大隐静脉桥的再狭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血管外支架是预防静脉桥再狭窄的一种可行办法。本文综述了多年来静脉桥血管外支架在材料方面、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等文献以反映静脉桥血管外支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肌桥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近3年来72例在我院因冠脉粥样硬化狭窄而行择期植入雷帕霉素洗脱冠脉支架(CypherTM)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心肌桥组患者23例,无心肌桥组患者49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正规治疗并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术后6~8个月内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合并心肌桥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30.4%(7例),而无心肌桥组发生率为10.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肌桥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强影响因素,其比值比是1.955,95%可信区间为1.154~3.314,P=0.0127.合并心肌桥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桥组患者(65.2%和18.4%,P<0.01).结论 合并心肌桥的冠心病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心肌桥可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即刻成功率大于 90 % ,其死亡率小于 1%。但是术后 3~ 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高达 30 %~ 5 0 %。许多种技术 (如旋切、激光、血管内支架等 )和药物 (如阿司匹林、抗凝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鱼油、Ⅱb/Ⅲa受体阻滞剂 )都用来预防再狭窄。目前只有支架使PTCA术后的再狭窄率降低至 2 0 %~ 30 %。如何防治PTCA后再狭窄已成为当今心血管防治研究中一个国际性的热门课题。近年来 ,用基因治疗预防再狭窄也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主要由于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的…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再狭窄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血管局部定位基因转染是目前治疗血管再狭窄研究的热点,它可将特异性基因精确定位转染至血管壁,实现外源基因表达,最大限度地在局部发挥生物学效应。本文以血管再狭窄发生机理为主线叙述了预转染目的基因的选择方案,总结协助外源基因转染的载体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并对不同定位基因转移的操作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 )的研究已从静态转移到模拟人体血液剪切力的动态上来。目前研究成果表明,剪切力把信号传递到VEC内引起细胞的反应,对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血管重建有重要意义。血液剪切力发生变化时,VEC会做出一系列应答,从而可能引发一些心血管疾病[1]。因此,通过对剪切力影响下VEC的形态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可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生物工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提供新的思路[2,3]。本文就剪切力和VEC的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