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评估国产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已确诊的ACS患者PCI术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30d发生的复合终点事件、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情况。结果:给药后30d内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血运再重建等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替罗非班组有下降趋势(3.85%∶11.54%)。血小板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出血。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可安全用于ACS的介入治疗中,且可能降低30d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2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护理经验。方法2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中及术后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密观察用药后穿刺部位和全身出血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h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1例。30d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1例。无相关血管血流分级心肌梗死溶栓血流(TIMI)0级发生。2例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经遵医嘱调整替罗非班的剂量及奥美拉唑抑酸、西咪替丁保护胃黏膜后,粪便隐血试验转为阴性;2例轻度牙龈出血,无皮肤黏膜出血;无出现穿刺点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结论严密的观察与良好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出血事件的发生,减少心血管病危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中,符合术前梗死相关血管(IRA)完全闭塞(TIMI0或1级)、术后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患者共71例,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对照组(n=35)。比较两组基础临床特征、心肌呈色分级(MBG)及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心肌呈色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增高(69·4%比37·1%,P=0·01),术后90minsum STR(60·6%±26·7%比42·2%±35·3%,P=0·03)和ST段完全回落(sumSTR≥70%)的比例(61·1%比28·6%,P=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心肌梗死后1周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5·2%±5·2%比51·3%±7·3%,P=0·03)。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趋势(16·7%比5·7%,P=0·26),但无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国产替罗非班能改善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并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急诊PCI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D中血流的影响。方法:一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3名,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替罗非班组PCI术前开始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人至术后36-48h。对照组应用常规PCI。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血流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94%)较对照组(89%)显著增加(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好梗塞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3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分别于PCI术前静注低剂量替罗非班0.15μg/(kg· min)和推荐剂量替罗非班0.18μg/(kg· min),均持续24 h。观察术后冠脉造影血流情况、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 PAR)及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冠脉血流、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给药后12 h对照组PAR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前给予低剂量替罗非班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8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27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37%比9.5%,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38.1%比7.4%,P<0.01);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急性STEMI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血栓征象的患者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7.4±8.1岁,随机分成试验组(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PCI,n=35)与对照组(直接PCI,n=32)。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CAG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IRA的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比18.75%,P〈0.05),IRA远端栓塞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15.63%,P〈0.05)。结论急诊PCI前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IRA远端的前向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术前早期和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疗效.方法:将2006-07-2007-07入院、备行PCI的160例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配到PCI前早期应用组(A组,冠状动脉造影前4~6 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前即刻应用组(B组,导丝通过冠状动脉病变后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PCI术前和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记录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冠状动脉造影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B组(8.5%∶42.0%,P<0.05).A组PCI前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2~3级(81%)、TMPG灌注2~3级(62%)的比率以及PCI后TMPG灌注2~3级比率(89%),均显著高于B组(62%、33%、64%),均P<0.05.A、B组PCI后靶血管TIMI血流3级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98%,P>0.05),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A、B组重度出血、中度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5%∶1.25%、1.25%∶1.25%及1.25%∶1.2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PCI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比PCI前即刻应用,能及早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改善术前靶血管血流和术前、后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初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拟行直接PCI术病人131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n=3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n=99).分析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TIMI血流灌注分级(TMPG)分级和ST段回落,评价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观察住院及随防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相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程度较轻[(68.7±11.0)%vs (86.5±7.8)%,P<0.05].PCI术后TIMI3级血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6.8% vs 78.8%,P<0.05),TMPG3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B组(62.5% vs 32.3%,P<0.01).治疗期间轻度血小板减少和出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4% vs 1.0%,P<0.05).随访30 d,两组死亡率无差异,但MACE发生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低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6.3% vs 29.3%,P<0.01),进一步分析严重心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显著降低(6.3%vs 25.3%,P<0.05).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减少STEMI再灌注后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及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纳入ACS患者行PCI治疗术后无复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经冠状动脉给予硝普钠0.9μg/kg,替罗非班组经冠状动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3min内注完,随后以0.15μg/(kg·min)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24h。观察两组患者冠脉给药前、给药后20min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血流分级、心电图改变及术后2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冠状动脉内给药20min后造影显示,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均较给药前有改善,替罗非班组IRA的TIMI血流0级、1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给药2h后与给药前比较,对照组心电图改善不明显,而替罗非班组患者心电图获得显著改善,两组冠脉给药2h后ST抬高及压低程度、缺血损伤导联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内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内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地改善ACS患者术后无复流现象,并减少术后2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初次确诊为ACS85例,对照组41例,未应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44例,用替罗非班治疗,测定其可溶性CD40配体、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结果替罗非班试验组血清可溶性CD抗原40配体、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替罗非班是一种包含有纤维蛋白原RGD(Ary-Gly-Asp)片段的新型人工合成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抗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本文综述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剂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ACS患者根据冠脉介入术中是否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标准治疗组(50例)和替罗非班组(52例),对比两组介入治疗术后梗塞相关血管的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相关血管支配心肌的Blush分级,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结果:冠脉介入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94.2%:76.0%,P〈O.05),TIMI计帧数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标准治疗组[(21.9±8.7)帧:(30.8±3.6)帧],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肌Blush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75.0%:32.0%,P〈0.01)。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出血发生率高于标准治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安全的,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6.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基础上,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双盲随机分为受试组(替罗非班,n=32)和对照组(n=30)。在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10μg/kg,在3min内推注),继以0.15μg/(kg.min)由微量泵持续泵入24~36h;对照组病例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试验组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3%比20.0%,P<0.05),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明显减少(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心功能(射血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安全性好,但其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武强  王曙霞  郭豫涛  张璐  蔡军 《心脏杂志》2011,23(2):218-220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67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ACS患者接受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滴注36~48 h,观察用药开始至停药3 d内患者出血情况,并对出血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生出血6例(9%),其中重度出血1例,轻度出血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OR=3.2, 95%CI 2.2-4.6;年龄每增加10岁,OR=1.4,95%CI 1.1-1.7;血小板聚集率每减少10%,OR=1.6,95%CI 1.2-1.9;肌酐清除率每减少10 ml/min,OR=1.2,95%CI 1.0-1.4;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每增加一个,OR=4.2, 95%CI 2.0-5.2。结论: 抗血小板与抗凝药联合应用,吸烟、高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肌酐清除率降低为老年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150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按年龄≥65岁和<65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和非老年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出血标准将患者分为TIMI出血组(10例)和非TIMI出血组(140例),分析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达到TIMI出血标准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12.5%vs4.5%,P=0.132)。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仅有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是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OR=1.458)。两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vs2.7%,P=0.565)。结论在≥65岁的老年AMI患者中,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反应蛋白(CRP)、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nI)、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将NSTE-ACS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术前及术后测定CRP、CK-MB、TnI水平,并随访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明显减低了CRP水平(P<0.05);未影响CK-MB、TnI水平(P>0.05);未增加出血事件(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对NSTE-ACS患者在PCI术后能够发挥抗炎作用;没有影响血清CK-MB、TnI水平;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