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炎性因子、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酯治疗,比较二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和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及FIB-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及FIB-C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ET-1及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下降、NO水平上升(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抑制患者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和培哚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70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培哚普利)和治疗组(培哚普利+血塞通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UmAlb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治疗后2组BUN、FBG和ALB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和培哚普利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 109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常规治疗,随访2a,比较2组治疗后12个月内房颤发生次数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个月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12,24个月,观察组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发生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在控制患者血压达标同时可减少房颤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P组,n=50)和安慰剂组(C组,n=50);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血压正常对照组(N组,n=50),应用无创超声检查技术,观察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培哚普利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减少,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培哚普利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 (商品名 :雅施达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 4 7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均给予休息、限盐、吸氧、去除诱因、强心或 (和 )利尿或 (和 )扩血管治疗。A组 2 4例加用培哚普利 2~ 4mg ,1次 /d ;B组为对照组。疗程 2~ 4周 ,治疗期间记录心力衰竭的一般症状 ,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结果 :培哚普利可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培哚普利可使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而又安全的剂量。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98例 ,随机分为 4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第一组给予倍他乐克 2 5mg/d,第二组倍他乐克2 5mg/d 培哚普利 2mg/d ,第三组倍他乐克 2 5mg/d 培哚普利 4mg/d ,第四组倍他乐克 5 0mg/d 培哚普利 4mg/d ,治疗 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 结果 ①第四组加药后 ,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 (P <0 .0 5 ) ,并且存在剂量相关性 ,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 ,心功能改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愈显著 (P <0 .0 1)。②培哚普利首剂 2mg ,1次 /d ,与未加用培哚普利者比较 ,首剂血压反应相同 ,维持剂量 4mg后也未发生过度血压下降。③各组间死亡人数及不能耐受人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合理剂量的倍他乐克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 ,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72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加服培哚普利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改善(P〈0.05) 病情恶化减少(P〈0.05)。结论:TMZ联合培哚普利可有效治疗慢性CHF。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水肿程度(通过双踝周径进行评估)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双踝周径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双踝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脏血流,减少尿蛋白,改善及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变进展,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安体舒通及小剂量双氢克脲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影响。方法:108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病人同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培哚普利+双克+安体舒通,对照组服培哚普利+双克+安慰剂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月、12月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及心功能参数。结果:两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治疗6月后均有显著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治疗12月后,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体舒通联合培哚普利及小剂量双克降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会会 《临床医学》2008,28(3):34-35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方法 87例糖尿病患者,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在20~200 μg/min之间.所有患者的血糖经降糖治疗后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即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h血糖(2hPBG)<10 mmol/L.随机分成两组:A组38例为对照组,给予降糖治疗;B组49例为治疗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检测病人的血压、UAER、α1微球蛋白(α1-MG)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等各项指标.结果 A组在治疗后12、24周检测UAER及肌酐清除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B组在治疗后12、24周检测UAER及肌酐清除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AE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提示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慧芳  李源  崔玲  王晓明  龚卫琴 《临床荟萃》2008,23(12):844-848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以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探讨Fas/Apo-1和sICAM-I在CHF中的作用及培哚普利对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2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培哚普利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连服2用.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测定(ABC-ELISA)法检测CHF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中Fas/Apo-1及siCAM-1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血清中Fas/Apo-1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损害加重而升高,Fas/Apo-1水平在不同心功能状态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AM-1水平在心功能Ⅳ级较心功能Ⅲ级、Ⅱ级者明显增高(P<0.05).血清Fas/Apo-1和siCAM-1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1,-0.55;P<0.01).培哚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Fas/Apo-1和siCAM-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培哚普利组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Fas/Apo-1,siCAM-1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Fas/Apo-1和siCAM-1水平可反映CHF的程度,又可作为心功能改善的重要指标,Fas/Apo-1和siCAM-1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培哚普利可明显降低CHF患者Fas/Apo-1和sICAM-1的水平,从而保护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n=43,氨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n=43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时的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6周,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BP、d SBP及24h SB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较内皮素(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血浆NO和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改善显著(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浆NO水平显著升高(P<0.01),ET-1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显著升高血浆NO表达水平和降低ET-1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尿酸(UA)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与降压(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两组疗程均持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血清Cys C、UA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基线资料、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Cys C、UA、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BP、DBP、血清Cys C、UA、ET-1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BP、DBP、Cys C、UA、ET-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NO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糖、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进一步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血清Cys C、UA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冠心病心绞痛80例按入院登记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给予培哚普利联合常规药物治疗,B组4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增高,内皮素-1豆著降低(P〈0.01),B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结论培哚普利可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将其纳入冠心病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肾炎片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浆及尿液内皮素(ET-1)水平及24 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方肾炎片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及尿液ET-1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肾炎片治疗组慢性肾炎患者血浆及尿液ET-1水平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结论:复方肾炎片治疗慢性肾炎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及尿液ET-1水平,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有助于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宏卫  王守丽  邬本荣 《临床荟萃》2004,19(14):794-796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用 2型糖尿病并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30例 ;对照组用贝那普利 ,治疗组应用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 ,疗程 12周。结果 治疗组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在降血压、调脂、改善血糖方面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阿魏酸钠联合贝那普利能较好地改善和保护肾功能 ,减少尿蛋白 ,且对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均有良好的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诺和灵及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 30例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诺和灵控制血糖,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临床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感染发病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0.38±5.76)分,感染病例(3例),总有效率(9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诺和灵及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疗效安全可靠,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入选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口服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其中6,12,18时各服1袋(5g),22时(睡前)服2袋。用药间隔不超过8h。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2组UAER水平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治疗后12周为最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TC、TG、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DN可以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胱抑素-C水平。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保护肾脏、辅助降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尼群地平片,治疗组服用培哚普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比较,血清TNF-α、IL-6 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均下降(均P < 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和IL-6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培哚普利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培哚普利能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有益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