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茵栀黄口服液服用,对照组给予蓝光持续照射,观察组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TBiL)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87.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两组血清TBi 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与持续蓝光照射比较,临床疗效、患儿血清TBiL下降水平相当,且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杨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20):3029-3031
目的 分析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对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茵栀黄+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安全性、血清TBIL、IBIL及心肌酶谱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BIL、I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LDH、CK-MB水平较治疗前均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TBIL、IBIL水平及心肌酶谱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29-1030
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纳入新生儿科病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颗粒。1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胆红素下降水平、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治愈率为83.1%,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治愈率为69.2%;总有效率为9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缓解患儿体征,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5.
6.
吉英勇  陈阳  冯莹莹 《系统医学》2023,(10):129-132
目的 探究茵栀黄口服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2年9月东台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治疗组(茵栀黄口服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各5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29%)相比,治疗组(10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P=0.036)。治疗后,两组经皮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经皮胆红素水平为(124.81±17.78)μ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4,P=0.022)。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通过茵栀黄口服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经皮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未进行任何防预治疗,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d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患者新生儿用药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观察组新生儿用药前后一般情况。两组新生儿胆红素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用药前与用药后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黄疸机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5,P=0.8106);治疗后总有效率、黄疸消散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在临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较一般药物治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韩彩红 《临床医学》2021,41(10):72-73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选取义马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新生儿黄疸患儿10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茵栀黄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照射、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793-795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蓝光治疗基础上予以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的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7d观察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可有快速降低新生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碱性磷酸酶(ALP)、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22例新生儿黄疸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根据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61)与研究组(n=61)。对照组患儿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散+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治疗前后NSE、ALP、FF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8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50±2.60) d、(7.30±2.10)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9.50±2.40) d、(11.00±2.7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BIL、IBIL、DBIL水平为(1...  相似文献   

12.
13.
摘要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60例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并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退黄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治疗新生儿黄疸时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方案,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疾病情况,还能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2组患儿均接受基础疾病和酶诱导剂等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蓝光治疗,12h.d-1,连续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1~2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5d。对2组患儿的疗效、皮肤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TBiL)、未结合胆红素浓度(IBil)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确切,黄疸恢复正常的时间短,是值得在基层单位推荐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0例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退黄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5、7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11%(P0.05)。治疗3、5、7 d两组血清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相同时间点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改善黄疸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9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BIL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颇佳,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桂平 《临床医学》2016,(4):118+127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黄疸通过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2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通过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能够成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引起神经系统及智力、听力和肾脏损害,严重影响新生儿身心健康。故对新生儿黄疸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疗。蓝光照射疗法是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方案建议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院目前使用的毯式光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