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序贯评估病情"指导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序贯评估病情"指导脑卒中急救护理程序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3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序贯评估病情"指导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回顾207例实施常规护理程序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患者的病死率及痊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为(48.9±34.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1±46.7)min;病死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痊愈率为3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9%.结论"序贯评估病情"指导院前急救护理的方法,明显缩短了脑卒中患者整体急救的时间,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救知识宣教在突发危重症病例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社区接受急救知识宣教的80例急危重症紧急入院患者设为干预组,另选同社区未开展急救知识宣教前突发危重症入院患者50例设为未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知晓率、急救效率、入院前后GCS评分、病死率、残疾率。结果干预组总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0.05);干预组发病至呼救时间、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分别为(6.15±1.25)min、(18.31±7.10)min,显著低于未干预组的(18.31±7.10)min、(22.74±8.24)min(P0.05);入院后GCS评分干预组较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死率、残疾率分别为7.50%、26.25%,低于未干预组的14.00%、3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知识宣教可提高患者知晓率,缩短发病至呼救时间及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并降低病死率、残疾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颅脑外伤院前急救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至本院急救的40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2014年1~12月至本院急救的40例颅脑外伤患者(对照组)以及本院9名急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方式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采用品管圈进行院前急救。结果干预前患者死亡率、残疾率、植物生存率、痊愈率为17.50%、32.50%、10.00%、40.00%,干预后分别为2.50%、22.50%、0.00%、75.00%,干预后患者结局明显优于干预前( P<0.05)。干预前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为(23.46±10.54)min,医院反应时间为(18.25±8.13)min,而干预后分别为(14.06±10.00)、(5.82±3.14) min,干预后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医院反应时间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升颅脑外伤院前急救质量,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缩短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及医院反应时间,有助于提升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序贯评估病情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72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应用整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和瞳孔观察的自行设计颅脑外伤院前急救综合评估量表,分3步序贯评估病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76例实施常规护理程序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医院反应时间及两组患者的痊愈率、致残率、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从呼救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医院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序贯评估病情法指导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明显缩短了颅脑外伤患者整体急救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93-4494
探析脑卒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效果。选取我院急诊科开展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前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1例为常规组,开展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4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时间、护送患者检查时间、致残率及病死率。观察组患者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时间及护送患者检查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可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是一种理想、可行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急诊科经"120"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6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141例和对照组1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间、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实验组从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及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院前急救的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理的、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对减少交通事故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性。方法:我院急救中心自成立院前急救科以来,2002年5月~2004年7月院前急救护理交通事故伤2735例患者,与对照组2000年1月~2002年3月无院前护理的交通事故伤急救病例2667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交通事故伤后患者接受急救护理时间:研究组10~52min,平均31.6min,死亡221例(8.1%);对照组急救护理时间54~190min,平均90.4min,死亡408例(15.3%)。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除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良好的护理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老年脑卒中患者52例,依照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27例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死率为7.4%、伤残率为29.6%,低于对照组的病死率16.0%、伤残率52.0%(P0.05);实验组接受院前急救及医院专业救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早期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与伤残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病例研究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院前急救时间、病死率、再住院率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救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患者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护理,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的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出诊反应时间为(49.38±18.26)s、急救时间为(19.37±5.36)min、入院时间为(2.57±0.31)h,对照组的出诊反应时间为(93.51±32.40)s、急救时间为(41.39±6.28)min、入院时间为(3.14±0.42)h,观察组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转运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7%;病死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抢救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和急救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缩短,患者的急诊诊断率以及转运成功率能够获得较大提升,病死率显著降低,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急救护理模式,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急诊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接收来自“12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0例,实施以时间为控制的接诊前、接诊、病情评估、急救护理、术前准备、护送至专科的护理路径;急诊护理路径从急诊科接收到120中心提供的患者信息开始,到急诊科救治结束止,要求患者到达急诊科后至专科治疗时间控制在70 min以内,即10 min内完成接诊前护理,10 min内完成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20 min内完成医技检查,30 min内完成术前准备及护送至专科治疗护理.结果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为16~22(18.50±1.66)min,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18~26(23.60±3.41)min,较同期文献报道缩短;致残52例,致残率为17.3%,死亡18例,病死率为6.0%,均低于文献报道.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缩短急性脑卒中急诊救治的时间,降低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评估基础上予以院前吸氧、镇静止痛、建立静脉通路、院前溶栓、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观察院前急救患者(观察组)与入院急救患者对照组的治疗转归效果与溶栓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7.5%)高于对照组(68.9%);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38.4±6.8)h]短于对照组[(67.1±13.3)h]。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5—12月入院的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9月入院的4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医生与护士长满意度与幸存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间隔、呼救至入院治疗间隔、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致残率与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后医生与护士长满意评分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施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的AMI病人158例,按入院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由医护人员出车接诊,实施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72例由家属自行送至医院,未接受专业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比两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以及溶栓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血栓再通率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发病至抢救时间(24.25min±12.62min)、溶栓时间(1.62d±0.83d)与住院时间(9.57d±4.48d)均短于对照组(45.14min±16.45min,4.03d±1.68d,18.65d±5.79d)(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9.07%)高于对照组(58.33%)(P0.05),病死率(6.98%)低于对照组(18.06%)(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AMI病人的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预案和关键技术.方法:将217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12例为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方案者,对照组105例为入院前未行急诊救护而自行就诊者,观察两组入院后疗效.结果:研究组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完善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和及时的现场护理可为脑卒中病人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黄丽燕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72-1773
目的 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方法 观察2008年1月~2011年1月接收来自“12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90例(实验组),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与2007年12月之前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80例(对照组)进行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致残率、死亡率的回顾性比较.结果 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实验组分别为(18.00±1.83) min、(26.54±7.36)min,对照组分别为(28.96±4.64)min、(45.58±6.3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致残率、死亡率:实验组分别为16.21%、5.17%,对照组分别为22.86%、9.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意义(P<0.05).结论 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缩短急性脑卒中急诊科救治的时间,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P"模式(即抢救设备最佳状态、护理技能最佳发挥、抢救预案最佳应用)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 实验组患者实施"3 P"模式进行急救,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临床急救措施.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别;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FMA、BI以及ABMS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临床效果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55. 60±6. 50)min,住院时间(7. 25±1. 25)d,住院费用(16 245. 40±1 235. 50)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均P<0. 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FMA、BI以及ABM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 05 );实验组患者经过急救,治愈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 05). 结论 运用"3P"模式急救脑卒中患者,能够显著缩短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急救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杭州院前转送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前反应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96±4.62) min、(33.14±3.48) min、(75.34±13.66) min及(9.60±2.27) d,并发症发生率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按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相关时间、抢救成功率、复发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症状发作至急诊室时间、分诊时间、行心电图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PCI时间、门球时间、再灌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01);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P 0.05);研究组的病死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32%,低于对照组的28.30%(P 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AMI患者中,能提高抢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积极手段解决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院前急救护理的患者42例,观察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30日院前急救护理的患者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在院前急救中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车时间(4.32±0.54)min、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58.72±6.61)min与观察组出车时间(1.19±0.16)min、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43.09±4.68)min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18.98±1.01)分、技术水平(18.07±2.09)分、沟通交流(18.04±2.63)分与对照组服务态度(13.46±2.01)分、技术水平(13.87±1.45)分、沟通交流(14.92±2.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了解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确保院前急救工作的高效、快速完成,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