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梅州市人民医院行PPCI治疗的98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术中给予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治疗;对照组52例,手术前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术中给予肝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顽固性心绞痛、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出现5例(10.17%)上述情况,而对照组则出现11例(2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PCI治疗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PPCI治疗后心源性死亡、支架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未出现上述情况,而对照组则出现5例上述情况,但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卒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4.78%,而对照组为78.84%。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TIMI血流分级、术后治疗结果等疗效方面优于单用替格瑞洛治疗组,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急诊科室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共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及对照组(氯吡格雷配合急诊PCI)。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恢复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术治疗糖尿病合并STEMI临床效果较好,但对糖尿病相关指标无特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急诊PCI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急诊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血栓素B2、WHOQOL-100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情况、血栓素B2、WHOQOL-100量表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情况、血栓素B2、WHOQOL-100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08例STEMI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急诊PCI治疗,对照组予以替格瑞洛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聚集率(PAR),随访统计两组PCI术后随访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NT-proBNP、PAR、hs-CRP、IL-6和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PCI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替格瑞洛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检索公开发表的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联合PCI治疗STEMI病人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至2018年8月。从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包括1 736例病人,其中观察组875例,对照组861例。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WMD=4.33,95%CI(2.98,5.68),P0.000 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WMD=-4.20,95%CI(-5.51,-2.90),P0.000 01],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3,95%CI(0.39,0.72),P0.000 1],血小板计数优于对照组[WMD=33.06,95%CI(29.90,36.22),P0.000 01];术后1个月两组呼吸困难发生率[RR=1.60,95%CI(0.83,3.12),P=0.16]、出血发生率[RR=1.34,95%CI(0.82,2.19),P=0.2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联合PCI治疗STEMI的疗效显著,且未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对糖尿病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采取替格瑞勒配合急诊PCI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配合急诊PCI治疗,对比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血糖改善状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血糖指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且术后患者并发症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STEMI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90例)和替格瑞洛组(90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不良反应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93.4%比87.8%,P=0.036);术后24h、术后7d,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24h:(62.1±5.2)%比(56.5±5.4)%,7d:(47.3±6.1)%比(38.7±5.2)%]和P2Y12反应单位[24h:(218.1±12.3)U比(201.3±11.1)U,7d:(173.4±11.8)U比(152.6±12.6)U]均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MACE、不良反应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更好地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临床疗效,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为STEMI、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81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联合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组(治疗组,41例)和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组(对照组,40例)。评估两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9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两组血管开通率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无复流减少(7.3%vs 20%,P0.05),90 d MACE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7.3%vs 12.5%,P0.05)。而围术期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同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替格瑞洛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心血管内科急性STEMI接受急诊PCI手术患者240例,分成替格瑞洛(n=94)和氯吡格雷(n=146)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STR)情况、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出血发生率、呼吸困难发生率、服药情况及停换药原因、院内和术后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能提高PCI术后TIMI 3级血流的患者比例(90.5%vs80.8%,P=0.024.)。12个月内两组BARC出血分级、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7%vs24.0%,P=0.412;12.8%vs6.8%,P=0.121)。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12个月内停药或更改抗栓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要原因是医师更改抗栓方案、经济原因和呼吸困难(50.0%傩1.4%,P0.001;12.8%vs 1.4%,P0.001;5.3%vs 0.7%,P=0.025)。两组院内、12个月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vs 5.5%,P=0.957;8.5%vs 8.9%,P=0.916)。结论替格瑞洛用于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可改善术后血流,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停换药的原因是医师更改抗栓方案、经济原因和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0.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抗栓治疗至关重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最佳的抗凝策略仍不明确。该文对比伐芦定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FE-ACS)较氯吡格雷的细胞因子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和替格瑞洛治疗组52例,入院时、第4、7天细胞因子的变化,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第4、7天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更快,值更低(均P<0.05);治疗3个月,氯吡格雷治疗组的MACE显著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NSTE-ACS较氯吡格雷更快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减少MACE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三联组)70例与术前应用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双联组)7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和出院前心脏左室大小及射血分数、术前冠脉血栓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及住院期间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基本生化指标、梗死相关动脉分布、病变支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联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及校正的TIMI帧数均高于双联组,出院前患者左心室功能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双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联组术前冠脉血栓负荷分级低于双联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在急诊PCI术前联合应用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的替罗非班治疗可以减少缺血事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6例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替格瑞洛组、联合药物组,比较3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PCI术后即刻冠脉血流TIMI分级、矫正TIMI计帧(CTFC)、心肌染色分级(MBG)、术后90 d心脏超声指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结果用药24 h后联合药物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与替格瑞洛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药物组即刻冠脉血流TIMI分级、CTFC、MBG较对照组、替格瑞洛组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替格瑞洛组比较,联合药物组术后9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少(均P<0.05);联合药物组9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P<0.05),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中联合应用替格瑞洛与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提高即刻冠脉血流和心肌微循环水平,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09至2014-01期间因急性STEMI就诊于我院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159例,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比伐芦定随机分为两组:比伐芦定组及肝素组。术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即替罗非班的应用由术者评估患者病情特点决定是否合并应用。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冠脉影像特点等一系列基线资料,并对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比较其中差异。结果:在最终完成研究的153例样本中,比伐芦定组(n=72)与肝素组(n=81)比较,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6.5%比11.0%、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0%比1.2%以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9.7%比13.5%、MACE发生率1.4%比7.4%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且其具有降低出血及MACE发生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老年急诊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阿司匹林+替罗非班治疗41例纳入对照组,联合替格瑞洛治疗58例纳入实验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服药后0.5、2、24 h、7 d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服药后0.5 h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服药前,服药后2 h低于服药后0.5 h,服药后24 h低于服药后2 h,服药后7 d高于服药后24 h(P0.05);实验组出血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1 w,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中期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在手术前服用80mg的阿托伐他汀,在手术后继续按照每日40mg的剂量继续服用,手术后一个月改为每日服用20mg;B组患者在手术前并未服用阿托伐他汀,而在手术后每日服用40mg,手术后一个月改为每日服用20mg;C组患者在手术前并未服用阿托伐他汀,而在手术后每日服用20mg,对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笔者抽取的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在入院时存在的差异不大,在手术后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炎症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的心脏心室的收缩进行完善,有效降低了MACE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的STEMI并拟行急诊PCI的病人111例,男70例,女41例,年龄28岁~86岁,随机分为两组,比伐卢定组42例,肝素组69例。比伐卢定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口服。肝素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口服。两组术中分别使用常规剂量比伐卢定或肝素作为抗凝剂,两组病人术中均常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后继续以替罗非班0.75μg/(kg·min)持续泵入36 h;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每日100 mg及伊诺肝素100 U/kg,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共7 d。肝素组加用氯吡格雷每日75 mg,比伐卢定组加用替格瑞洛90 mg,每日两次。观察两组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等级及治疗30 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TIMI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风险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诊PCI疗效优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及氯吡格雷,且有相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UB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STEMI行急诊PCI病人分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组(n=100),分别予以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格瑞洛组在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出血事件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在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8),术后3个月LVEF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9)。结论急诊PCI术前负荷替格瑞洛要优于氯吡格雷,且有利于预后,可以减少MACE事件发生,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比氯吡格雷多见,但基本是安全的、可控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比伐芦定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AMI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PCI术治疗,依据随机抽签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予以比伐芦定治疗,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比伐芦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所有病人在比伐芦定抗凝下行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给予抽吸导管抽吸或硝酸甘油推注后,将存在无复流或慢血流冠状动脉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作为观察组(103例),冠状动脉内给予肝素盐水病人作为对照组(102例)。比较两组罪犯血管支架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出血事件、血栓形成事件及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支架术后血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出血13例,对照组牙龈出血10例,两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30 d内MACE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在比伐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