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三磷酸腺苷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东莞康华医院心血管中心、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三磷酸腺苷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连续试验,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别以冠状动脉狭窄≥50%、≥75%为冠心病诊断标准,以CAG或CTA结果为对照标准,应用四格表计算三磷酸腺苷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 结果冠状动脉狭窄≥50%为冠心病诊断标准时,以CAG或CTA结果为对照标准,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56%、96%、77%;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76%、96%、86%。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性均高于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冠状动脉狭窄≥75%为冠心病诊断标准时,以CAG或CTA结果为对照标准,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1%、97%、94%;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8%、98%、95%。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 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效能优于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两者联合应用既增加了检查的安全性又提高了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特异度、灵敏度研究。 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随机选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包括LVDD、LAD、LVEF、E峰/Ea峰、室壁运动情况及诊断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两者结果的差异,判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准确性,分析诊断其特异度和感敏度。 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显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度达到93.40%,特异度和灵敏度也较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比,分别达到71.43%、95.61%,阴性预测值为35.71%,阳性预测值为98.99%。 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判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独特的优势,简单、有效、无创,且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ei指数联合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随机的方式选择120例拟行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观察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的变化,与冠脉造影对照,分析三种指标的联合模式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颈动脉内膜增厚敏感度87.0%,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2.0%,阴性预测值63.7%;颈动脉斑块形成敏感度82.6%,特异度52.9%,阳性预测值81.6%,阴性预测值54.5%;心电图异常敏感度87.5%,特异度50%,阳性预测值72.4%,阴性预测值72.7%;冠脉造影阴性和阳性患者的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i指数联合心电图异常、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敏感度95.7%,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i指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早期无创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其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较高,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略低,三者联合对于冠心病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达到100%,可以初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高频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隐匿型冠心病组(60例)及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高频心电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至少1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常规心电图、高频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55%、87%,特异度分别为63%、65%,准确度分别为58%、78%。高频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敏感度与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心电图与高频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特异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能显著提高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但特异度不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冠心病疑似患者85例,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以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联合检测冠心病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冠心病特异度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单项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老年CHD、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中选取110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50例同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差异。结果: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本组老年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准确度的94.55%(104/110),特异度是83.33%(5/6),敏感度是95.19%(99/104);②研究组受检者的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水平低于对照组(t=17.202、17.405,均P=0.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老年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且可准确鉴别老年CHD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99-60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6例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已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程度,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敏感度为88.29%,特异度为93.44%,准确度为90.12%,阳性预测值为96.08%,阴性预测值为81.43%。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等特点,能为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提供有效的诊断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6种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15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同期内(间隔<1周)接受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种无创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43.8%、60.0%、82.2%、93.2%、46.6%、79.5%,特异性分别为52.4%、57.0%、71.4%、54.8%、59.5%、69.1%,准确性分别为46.9%、59.1%、78.3%、79.1%、51.3%、75.7%。结论无创检查方法中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的敏感性最高,平板运动试验与颈动脉超声的敏感性次之,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特异性高于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均为诊断冠心病的较好的方法,多种无创检查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8月住院的108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同期进行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测、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预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冠状动脉钙化阳性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81.0%、73.9%、82.3%;动态心电图阳性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76.2%、68.8%、80.0%;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的系列实验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6.8%和92.9%,平行试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3.3%和92.7%,均显著高于单项试验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高分辨率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动态心电图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老年患者及基层医院冠心病首选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47-2848
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采用中超声弹性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最终的参考标准,以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12%,96.92%,95.4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59%,84.62%,77.44%;两组准确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9.2893,P=0.00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造影(DESC)在冠心病(C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东莞康华医院心血管中心行DSEC,并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375例。分别以冠状动脉狭窄≥50%、≥75%为CAD诊断标准,以CAG或CTA结果为对照标准,应用四格表计算DSEC诊断CA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 结果冠状动脉狭窄≥50%为CAD诊断标准时,以CAG或CTA结果为对照标准,DSEC诊断CAD的敏感度为43%,特异度为95%,准确性为67%。冠状动脉狭窄≥75%为CAD诊断标准时,以CAG或CTA结果为对照标准,DSEC诊断CAD的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96%,准确性为88%,较≥50%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有提高。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行DSEC检查的1300例患者中,因发生不良反应导致检查失败16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其中室性早搏最常见。 结论DSEC对CAD有较好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价值,药物和运动协同负荷是对传统负荷超声造影的改良,方法简易可行,多巴酚丁胺不良反应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12.
评价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我院就诊的4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房颤患者先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7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房颤患者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DS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房颤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房颤患者的冠心病诊断提供了一个无创而又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造影(CTA)和动态心电图检测,将其结果与CAG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测敏感度为97.06%(33/34),特异度为90.48%(19/21),阳性预测值为94.29%(33/35).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监测敏感度为100.00%(32/32),特异度为86.96%(20/23),阳性预测值为91.43%(32/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均有较高准确性,且心电图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无创伤,更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肿瘤的效果,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筛选出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10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57例;术前对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结果,并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效果,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检出良性病灶33例,恶性病灶41例;超声造影检查检出良性病灶40例,恶性病灶55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74.0%、71.9%、76.7%、80.4%、67.3%;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5.0%、96.5%、93.0%、94.8%、95.2%;超声造影检查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肿瘤的效果显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CH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单一及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78例疑似CHD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阳性60例,阴性18例;心脏彩超准确诊断阳性57例,阴性9例;颈动脉超声准确诊断阳性59例,阴性6例;联合检查准确诊断阳性60例,阴性16例。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联合的准确率97.44%、特异度88.89%、灵敏度100.00%均高于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单一检测,漏诊率低于单一检测,其中准确率、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D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非CHD人群(P <0.05)。结论:CHD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会显著增加,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用于CHD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同时漏诊率低,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对CHD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早期CHD临床诊断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宫颈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6个宫颈病灶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二者诊断宫颈病灶良恶性的准确度.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47%、92.5%、90.5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3.68%、75.0%、74.14%.脉冲多普勒诊断宫颈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74%、62.5%、67.24%.彩色多普勒联合脉冲多普勒诊断宫颈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1.71%、68.75%、70.69%.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宫颈病变良恶性的准确度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在胆道闭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梗阻性黄疸在我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56例,术前行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胆道闭锁诊断的金标准为术中胆道造影和病理检查结果,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56例梗阻性黄疸患儿(男 32例,女 24例),其中胆道闭锁34例(60.7%),非胆道闭锁22例(39.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77.3%、83.9%、85.7%、81.0%;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00.0%、63.6%、85.7%、81.0%、100. 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特异性高,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高,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胆道闭锁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婴幼儿黄疸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提高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率,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89例疑似老年CHD患者,分别采用冠脉造影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并统计对比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阳性率。结果:以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89例疑似老年CHD患者,确诊为80例老年CHD患者。12导联心电图确诊为78例老年CHD患者,其诊断准确度为97.75%(87/89)、特异度为100.00%(9/9)、敏感度为97.50%(78/80),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符合率为0.944%(Kappa指数=0.67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单支病变阳性率为97.92%(47/48)、双支病变阳性率为95.45%(21/22),相较于冠脉造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或左主干病变为100.00%(10/10)。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CHD患者中诊断准确度较高,且对于冠状动脉支数阳性检出率存在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单独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动态心电图单独诊断,特异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动态心电图单独诊断和平板运动试验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同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评价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疗效判断。方法选自临床怀疑或诊断冠心病的非选择性连续患者81例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临床怀疑冠心病63例,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18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评价64排128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评价结果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度来描述。结果临床怀疑冠心病63例受检者,基于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评价,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7%,阳性预测值为87%,阴性预测值为98%,准确度为96%。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64排128层螺旋CT对中度及以上(≥50%)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85.9%,阴性预测值为97.8%,准确度为95.4%。对重度(≥75%)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8.9%,阳性预测值为87.9%,阴性预测值为99.4%,准确度为98.4%。在18例支架置入术患者中,共置入28枚支架,能满足影像学评价为25枚,占89%。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阳性预测值为71%,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92%。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对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及有无再狭窄能作出良好评价,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及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