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鹤虱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应用于蛔虫的治疗。对近年来有关鹤虱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综述了鹤虱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及古今临床应用,指出鹤虱具有良好的杀虫、止泻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天名精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天名精的本草学,介绍了中国传统药物天名精的本草记载及造成天名精不同名称的原因,中国传统药物鹤虱应是山道年蒿的果实而不是天名精的果实。并讨论了在中国天名精的现代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家实  魏璐雪 《中药材》1993,16(9):41-42
本文通过鹤虱的本草考证证明,唐代用的鹤虱为菊和植物山道年蒿的头状花序,宋代以后改用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作鹤虱应用,为主要品种。《本草纲目》将天名精与鹤虱两味药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4.
鹤虱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主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其商品来源一般分为“北鹤虱”和“南鹤虱”两类,前者原植物基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瘦果,后者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Carota I.的干燥成熟双悬果。两者的市售品均比较混乱,如同为菊科植物的金挖耳Carpesium divarcatum sieb.et zucc.和大花金挖耳C.macrocephalum Franch.etSav.混淆北鹤虱;同为伞形科的窃衣(又称华南鹤虱)Torills japonica(Houtt)DC.和破子草T.scabra(Thumb.)DC.冒充南鹤虱;还有紫草科鹤虱属的多种植物充鹤虱的现  相似文献   

5.
鹤虱的沧桑     
正鹤虱之名始见于唐《新修本草》,曰:"生西戎。子似蓬蒿子而细,合叶、茎用之,胡名鹄虱。"唐代所称"西戎",是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对西部边裔诸国诸民族的泛称。鹤虱经波斯商人之手由西戎传入中国,故又称西戎鹤虱、波斯鹤虱。据我国本草学的奠基人赵燏黄先生考证,《新修本草》所载鹤虱,其基原为菊科植物山道年嵩Seriphidum cinum(Berg et Poljak.)Pol-jak.,以未绽放的花  相似文献   

6.
黄海欣  鲁国栋 《中药材》1993,16(6):22-23
鹤虱系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l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较常用中药,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记载。近年来,我们在做鹤虱的药品检验工作中发现有同属植物金挖耳和大金挖耳的果实伪充,现将它们鉴别如下。一、材料样品为我所标本室收藏的检品留样,经我所中药室与笔者采集的腊叶标本和药材标本对比鉴定,分别为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金挖耳C.divarcatum Sieb.et Zucc.和大花金挖耳C.macrocephalum Franch.et  相似文献   

7.
鹤虱 广西各地有产,野生。近年来,各产地在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大面积山坡草地被开发成农田,种植甘蔗和木薯及其他经济作物,使鹤虱的分布地域不断缩小,而生长在田边、田埂及田间的鹤虱则被视为杂草。  相似文献   

8.
鹤虱与其常见混淆品的鉴别叶淑玲李卫华福建省漳州医药站3630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1985年版把菊科天名精的果实和伞形科野胡萝卜的果实分别冠以“鹤虱”和“南鹤虱”正式列入法典。但目前全国医药市场流通领域时有发现鹤虱的混淆品,较常见的有四...  相似文献   

9.
鹤虱 广西各地有产,野生。近年来,各产地在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大面积山坡草地被开发成农田,种植甘蔗和木薯及其他经济作物,使鹤虱的分布地域不断缩小,而生长在田边、田埂及田间的鹤虱则被视为杂草。近年,农田大量使用除草剂则无法生长,再加上鹤虱质地较轻泡,价格较低,在果实熟时少人采集加工出售,使上市量锐减。据商家反映,2007年产新时,鹤虱的上市量约比2006年减少了3~4成,产新后市上销势加快,价格上扬,  相似文献   

10.
天名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 :“按沈括笔谈云 ,世人即不识天名精 ,又妄认地菘为火松 ,本草又出鹤虱一条 ,都成纷乱。不知地菘即天名精 ,其叶似锨 ,又似蔓菁 ,故有二名 ,鹤虱即其实也。又别录有名未用 松 ,即此地菘 ,亦系误出 ,今并正文 ,合而为一。”说明了天名精和地菘同是一物 ,鹤虱 (中药名 )即是天名精的成熟果实。鹤虱性平、味苦、辛、有小毒、驱虫 ,常用于蛔虫病、绦虫病和虫积腹痛。笔者在药用中药鹤虱时 ,发现天名精的根部功效奇特 ,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抗病毒的功效。经多年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从性状上比较鹤虱与华南鹤虱及东北鹤虱、明党参与川明参、槲寄生与扁枝槲寄生、小通草与绣球小通草、合欢皮与山合欢皮、青葙子与鸡冠花子及藜种子、栀子与水栀子、酸枣仁与理枣仁及枳椇子、谷精草与谷精珠等四川中药材市场常见的易混中药材主要鉴别特征,为临床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使用中,几种常见果实种子类中药材易混易淆品种,现鉴别如下。1鹤虱(Carpesi Abrotanoidis Fructus)别名:鬼虱,鹄虱,又名天名精,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czrota L.的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具有杀虫解毒、调逆、消积的功能。用于脏腑诸虫、心腹痛、小儿疳积、恶疮、大便出血等病症。现鹤虱的商用品有分北鹤虱和  相似文献   

13.
鹤虱为菊科植物天名精 Carpesium abrol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鹤虱”。为常用的驱虫中药。但其同属植物金挖耳C. divarcatum Sieb. et Zucc.和大花金挖耳 C. m acrocephalumF ranch.et Sav.的果实与其极其相似 ,容易混淆 ,现将它们从药材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区别如下。1 药材性状1.1 鹤虱呈圆柱形 ,细小 ,长 3~ 4m m,直径不超过 1m 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 ,有多数细纵棱及沟纹 ,先端收缩呈细喙状 ,顶部扩展成灰白色圆环 ;基部稍尖 ,有着生痕迹 ,横切面类圆形。果皮薄 ,纤维性 ,种皮菲薄透明 ,子叶 2 ,类白色 ,稍有油性…  相似文献   

14.
鹤虱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鹤虱风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鉴定。结果挥发油中含有70个化合物,鉴定出52个。结论鹤虱风挥发油中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占较大比例,主要有β-丁香烯、大根香叶烯-D、α-细辛脑、α-律草烯和δ-榄香烯等。  相似文献   

15.
张韶瑜  孟林  高文远  贾伟  段宏泉 《中草药》2005,36(4):490-492
目的 对东北鹤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进行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从东北鹤虱的BuOH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喹酮类化合物,以有机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HR-MS,UV和IR等)进行结构鉴定,并以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 从东北鹤虱中分离出一个新喹酮类生物碱,鉴定为8-甲氧基-4-喹酮-2-羧酸,并对铜绿假单胞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结论 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并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正>鹤虱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 mm,直径不及1 mm,表面黄褐色至暗褐色,具多数纵棱。顶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基部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南鹤虱本品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每一分果长药3~4 mm,宽1.5~2.5 mm,表面淡绿色至棕黄  相似文献   

17.
一、治疗方法:苦楝根皮20克,鹤虱15克,蛇床子15克,生百部15克,野菊花15克,生甘草5克。上药放入砂罐内加水2000毫升,煎沸3分钟后打入洁净容器内,待温度适中,坐熏,温度进一步降低时以药液洗涤肛门,每晚睡前治疗一次。笔者从1985年开始以本方治疗300多例蛲虫症疗效甚佳。方中苦楝根皮、鹤虱、百部、蛇床子均为杀虫要药,药专力猛;野菊花清热解毒,为治疗奇痒感染而  相似文献   

18.
“虫痉”一说,历代记载欠详,今人报导亦少。临床之中,却有此病。笔者验证,亦收效验。其致病原因为虫蚘(?)寄,虫毒内盛,元神被扰,经隧被阻,筋脉失养,拘急为痉,病情险恶。本症初起,智力骤减,眼目欠神,时现痴呆,渐致手足拘急,颈项强直,头摇口噤,两目上视,乍发乍止。急以驱虫,药用楝根皮、槟榔、鹤虱、榧子、大黄。便秘加芒硝,增强攻积之力;肢冷、脉浮大散乱,加人参、附片扶正救逆。  相似文献   

19.
东北鹤虱中香豆素类对兔离体回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林  尹勇强  高建华  周晶 《中草药》2003,34(3):242-243
目的:观察东北鹤虱中香豆素类对兔离体回肠的作用及对钙离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兔离体回肠标本,结予不同剂量香豆素(CM)及维拉帕米(Ver),观察对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CM和Ver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乙酰胆碱(Ach)引起的回肠的收缩,非竞争性拮抗Cacl2所致回肠收缩,并对Ach引起的第1,2相收缩有影响。结论:东北鹤虱中提取的香豆素类具有与Ver相似的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苦参熏洗剂: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各20g,枯矾、川椒、五倍子各10g,鹤虱、白藓皮各1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