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尽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性血管疾病。早期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内皮表面表达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VCAM-1),调节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粘附和向内皮下迁移,进入血管内膜,然后诱导一系列化学趋化分子的反应,促使单核细胞自身的迁移,参与并促发血管局部的炎症反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球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的探索十分重要。B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中关键的免疫调节细胞之一,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B细胞刺激因子(BAFF)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一员,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BAFF通过调节B细胞的亚群生存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中,靶向或阻断BAFF及其受体或许可以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治疗方向。本文将以近年来BAFF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 (AS)及其并发症是人群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AS被认为是一种动脉慢性炎症的病理过程。核因子 κB(NF κB)在其中起主要作用。1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AS是一个以炎症反应和纤维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在AS的血管组织中发现大量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聚集 ,这些细胞释放白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泡沫细胞形成 ,导致AS斑块的形成。炎症在斑块破裂中起重要作用。大约 50 %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是因斑块不稳定破裂 ,继发血栓形成所致。研究发现 ,ACS病人血中巨噬细胞和T淋巴… 相似文献
6.
核因子-κB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裘奇综述刘志红审校关键词核因子κB细胞凋亡作用机理中图法分类号R32928,Q7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细胞因子诱导的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CD5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对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被诊断为DLBCL、年龄60岁的患者35例,对入选患者进行2年随访。收集入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信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5、Bcl-2表达,并分别根据CD5、Bcl-2是否为阳性表达(以肿瘤细胞染色阳性30%)、中枢神经累及与否以及肿瘤临床分期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患者间生存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曲线间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研究最终有3例失访,失访率8.6%。入选患者CD5阳性率为21.9%(7/32),Bcl-2阳性率为46.9%(15/32),CD5及Bcl-2共阳性15.6%(5/32)。21.9%(7/32)患者出现中枢累及。10例患者为肿瘤临床Ⅲ期,22例为临床Ⅳ期。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8个月。1年生存率为96.9%(31/32),2年生存率为71.9%(23/3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CD5-和Bcl-2~-患者比较,CD5~+和Bcl-2~+患者OS和PFS均较低(P0.05);临床Ⅲ期及Ⅳ期患者PFS(P=0.055)及OS(P=0.0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中枢累及患者相比,中枢累及患者OS和PFS较低(均为P=0.004)。另外,CD5~+患者中枢累及率显著大于CD5-患者(57.1%vs 12.0%;P=0.026),Bcl-2~+患者中枢累及率显著大于Bcl-2~-患者(40.0%vs 5.9%;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D5阳性为影响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05,95%CI1.717~73.112;P=0.012)。结论 CD5阳性表达可作为影响老年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判断和未来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青蒿素衍生物SM1044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4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SU-DHL-4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强度。结果:SM1044可诱导SU-DHL-4细胞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r=0.98,P=0.02);促进胱天蛋白酶3剪切片段及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剪切片段的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1044可使SU-DHL-4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也可显著下调SM1044诱导的胱天蛋白酶3剪切片段及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剪切片段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M1044可以诱导SU-DHL-4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SM1044促进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和内质网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炎症性疾病,NF-κB/IκB信号通路在调控炎症反应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NF—κB/I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抑制NF—κB/I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可望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近年来NF—κB/IκB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做一复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与细胞凋亡抑制因子(CD95)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测定6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PBMCs NF-κB的表达,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CD95,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心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PBMCs NF-κB活性和血清CD95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NF-κB和血清CD95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NF-κB表达增高,CD95分泌增多。在CHF,可能通过NF-κB表达的上调促进CD95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5)
目的探讨下调肌细胞增强因子(MEF) 2C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AS患者斑块组织和正常对照组MEF2C的蛋白表达;将MEF2C的特异性siRNA(si-MEF2C)及阴性对照siRNA(NC)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ECV)-304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效果。ECV-304细胞经H_2O_2处理后转染si-MEF2C,细胞分为NC组、H_2O_2组、H_2O_2+si-MEF2C组和正常对照组,噻唑蓝(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水平; Western印迹检测核因子(NF)-κB p65、NFkappa B激酶抑制剂(IKK)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AS患者斑块组织MEF2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 MEF2C的特异性siRNA转染ECV-304细胞后MEF2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 05)。H_2O_2组细胞活力及PCNA和Bcl-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NC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NF-κB p65和IKK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P<0. 05),而H_2O_2+si-MEF2C组细胞活力及PCNA和Bcl-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H_2O_2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NF-κB p65和IKK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H_2O_2组(P<0. 05)。结论下调AS血管内皮细胞MEF2C基因表达可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细胞内ROS水平降低及NF-κB信号通路的下调。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学说,炎症学说是A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学说。核因子-κB(NF-κB)是炎症反应中的主要转录因子,参与炎症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基因调控。NF-κB抑制蛋白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的活动,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探究中医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干预治疗AS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DF-1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法(FCM)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1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5例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组)]及1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浆SDF-1α和其相应受体CXCR4表达水平。同时,分离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DF-1α(终浓度,500ng/ml)干预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SDF-1α表达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SD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相应受体CXCR4在稳定性心绞痛组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CXCR4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SDF-1α干预后的表达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遗传及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所致的疾病,最近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与其受体4(CXCR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结合,通过活化和介导炎症细胞进入动脉粥样斑块内,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不稳定.因而,以SDF-1/CXCR4 轴为靶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SDF-1/CXCR4生物轴与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NF-κB活化与星形细胞肿瘤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5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大脑组织中的NF-κB p65,并用Tunel法检测凋亡肿瘤细胞,分析NF-κB p65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星形细胞肿瘤中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对照组中NF-κB p65无表达.NF-κB p65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表达相比,P<0.0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增高,NF-κB p65与AI呈正相关关系(r=0.437,P<0.01).随访资料完整的45例中NF κB p65阴性者3 a生存率为72.2%,明显高于阳性者的33.3% (P<0.05).结论 NF-κB是与星形细胞肿瘤相关的癌蛋白,NF-κB参与星形细胞肿瘤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NF-κB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一系列与血管壁病理生理相关的靶基因,包括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白细胞粘附分子和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存活基因,氧化应激,血脂紊乱,血管紧张素II,糖基化终末产物,半胱氨酸,感染源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NF-κB活化有关,NF-κB系统协同活化多种炎性基因,同时诱导另外一些基因产生,这些基因产物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扩大,进展有重要的保护功能,有必要利用新的试验方法探索NF-κB活性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测并鉴定猪带绦虫六钩蚴TSO45-4B抗原FnⅢ结构域线性B细胞表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分析TSO45-4B抗原FnⅢ结构域序列并预测其线性B细胞表位;采用SWISS-MODEL软件预测TSO45-4B的蛋白空间结构,并合成两条预测表位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囊尾蚴病人血清与两条预测表位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2个TSO45-4B抗原FnⅢ结构域线性B细胞预测表位,其中1条预测表位合成肽可为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成功预测并鉴定了猪带绦虫六钩蚴TSO45-4B抗原FnⅢ结构域线性B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9.
20.
B 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抑制剂首先被证明在淋系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而获批用于治疗淋系恶性肿瘤,但在髓系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却相对滞后.直到2018年底,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先后审批通过了包括首个Bcl-2抑制剂药物即venetoclax(VEN)在内的5种用于靶向治疗髓系肿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