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过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许昌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0例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及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患儿,其中36例喘息性肺炎发作者纳入对照组,34例无喘息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纳入观察组。采集所有患儿血液分析MP抗体(MP-Ig M)阳性率和过敏情况,收集患儿有无过敏史,比较两组患儿MP-Ig M阳性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过敏性病史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液分析MP-Ig M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食物性过敏源远高于吸入性过敏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阶段支原体MP-Ig M阳性于1~3岁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肺炎的重要因素是有家族过敏史、食物过敏史、患儿年龄及特应性体征,应尽早治疗,预防小儿哮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5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进行血清RSV-IgM、ADV-IgM、MP-IgM定性检测.结果 被检测的25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IgM阳性81例(31.64%),喘息组与无喘息组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28%(60/117)与15.11%(21/139),χ~2=38.43,P<0.01];MP-IgM阳性42例(16.41%),喘息组与无喘息组患儿MP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3%(28/117)与10.07%(14/139),χ~2=8.90,P<0.01];2组腺病毒感染率[4.27%(5/117),2.88%(4/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MP,腺病毒感染率较低,常规进行以上病原体的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过敏原皮肤点刺(SPT)在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诊疗、预防依据。[方法]选择97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835例非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比较两组阳性率。观察组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和青春期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季度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阳性率为54.7%,对照组为40.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常见过敏原为粉尘螨与屋尘螨,不同年龄、季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SPT检测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粉尘螨与屋尘螨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主要的过敏原,SPT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第2季度SPT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45-847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且联合应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住院喘息患儿182例,其中反复喘息82例(喘息组),毛细支气管炎48例(毛细支气管炎组),肺炎52例(肺炎组),于入院当天及第5d取外周血行血常规分析,同时行痰培养、血培养、肺炎支原体检测。常规治疗后,肺炎组患儿白细胞入院当天明显高于第5d。肺炎组白细胞及中性分类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喘息组。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喘息组嗜酸性粒细胞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痰培养、血培养均以肺炎组阳性率高。三组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均较高,但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且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肺炎支原体感染亦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喘息性疾病患儿对居家雾化治疗的依从性及居家雾化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符合居家雾化吸入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384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居家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门诊雾化治疗,对比两组雾化吸入的疗效及患儿雾化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雾化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两组雾化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雾化方式的疗效相同,但居家雾化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依从性优于门诊雾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TIgE)及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sIgE)检测在婴幼儿喘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喘息患儿(0-6岁)80例,其中婴幼儿组(0-3岁)43例,学前儿童组(3-6岁)37例,分别测定TIgE和sIgE(包括13种吸入性过敏原和15种食物性过敏原)。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TIgE,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sIgE。96例体检儿童(0-6岁)作为健康对照。结果喘息患儿组T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264.45±342.25IU/ml vs 42.82±111.99IU/ml,P0.05)。且随sIgE的阳性级别增高而增高。喘息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前三项为屋尘螨/粉尘螨、鸡蛋白、牛奶。吸入性sIgE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5%vs 11.46%,P0.05)。学前儿童组总阳性率高于婴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30%vs 74.42%,P0.05),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婴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9%vs 58.14%,P0.05),且室外性吸入过敏原致敏情况增加,而婴幼儿组多为室内性吸入过敏原致敏。学前儿童组的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婴幼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86%vs53.49%,P0.05)。结论机体的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能是婴幼儿喘息发生的一项高危因素,主要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检测喘息患儿的TIgE及血清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了解患儿的致敏状态,能够提示患儿进行过敏原规避,减少接触机会,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从而为可能发展成哮喘的高危患儿提供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患儿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90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血清、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HBoV DNA阳性作为确诊急性下呼吸道HBoV感染的金标准,将血清HBoV抗体阳性急性下呼吸道HBoV感染患儿定义为观察组,将血清HBoV抗体阴性急性下呼吸道HBoV感染患儿定义为对照组,分析血清HBoV抗体与急性下呼吸道HBoV感染患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BoV抗体诊断急性下呼吸道HBoV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0.32%、90.25%、31.67%、96.81%、88.16%。在一般资料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表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咳嗽、鼻塞与流涕、发热、呕吐与腹泻、气促、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oV抗体有利于急性下呼吸道HBoV感染的排除诊断,且血清HBoV抗体阳性与急性下呼吸道HBoV感染患儿喘息症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HSP)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探讨小儿 HSP 感染后免疫球蛋白 M (IgM )、CRP 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 HSP 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体检的无感染性疾病的儿童为对照组,检测 MP-IgM 抗体的阳性率及血清 CRP 水平;对比观察组不同发病季节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 MP-IgM 阳性率、血清 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 MP-IgM 阳性率为61.25%,对照组阳性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75,P<0.01)。观察组患儿 CRP 为(19.28±12.16)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4.29)mg/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在1~2月发病时 MP-IgM 阳性率为78.37%,明显高于3~4月的42.86%和11~12月的4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13,P<0.05)。3~7岁患儿 MP-IgM 阳性率为56.8%,高于0~3岁的40.9%及大于7岁的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 感染是小儿 HSP 的重要病因,不同季节患病、不同年龄段 HSP 患儿的 MP-IgM 阳性率不同,血清 MP-IgM 、CRP 水平检测对 HSP 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喘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可缩短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咳嗽、喘息、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王留霞 《临床医学》2014,(12):102-10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婴幼儿喘息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婴幼儿喘息疾病疗效可靠,可以缩短患儿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蔡若虹  李群娇 《全科护理》2010,8(6):507-508
[目的]观察在泵雾化吸入前心理干预对喘息性疾病患儿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78例患喘息性疾病需要雾化吸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38例,观察组在泵雾化吸入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未做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泵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泵雾化吸入的总依从性为83.6%,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χ2=46.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79.3%,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P〈0.05)。[结论]泵雾化吸入前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免疫斑点法)(T-SPOT.TB)的等效性,指导结核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对受试者进行T-SPOT.TB、痰涂片、LDH、ADA、hs-CRP、ESR检测,对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结核性疾病组T-SPOT.TB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T-SPOT.TB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结核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T-SPOT.TB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疾病组中痰涂片阳性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85.0%,痰涂片阴性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8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相关生化指标(LDH、ADA、hs-CRP)和ESR检测在T-SPOT.TB阳性组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T-SPOT.TB阴性组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为判断是否感染结核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揭阳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预防和诊断RV、AdV感染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就诊的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进行RV和AdV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97例腹泻婴幼儿中,感染RV485例,阳性率为44.21%;感染AdV 82例,阳性率为7.47%;不同性别间RV、AdV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4季RV的阳性率分别为59.38%、22.62%、5.88%、60.50%,冬季阳性率最高,2~<3岁患儿RV阳性率最高,不同季节、年龄段R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秋季阳性率最高,阳性率为17.16%,各年龄段AdV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是揭阳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冬季阳性率最高,2~<3岁幼儿最易感;AdV感染高发于秋季,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该市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同时观察患儿的性别、年龄与病毒阳性率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2月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2 378例,采用免疫层析夹心法检测标本内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分析A群轮状病毒不同月份感染阳性率,并与细菌性腹泻比较;分析患儿不同性别、年龄的病毒阳性率及其差异性。结果该市腹泻婴幼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合计为24.1%,以10~12月最高(39.8%);细菌性腹泻阳性率合计为28.2%,以7~9月最高(38.2%)。男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5.5%,女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不同年龄间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于2岁患儿平均阳性率最高(29.0%),其次为2~4岁患儿平均阳性率(21.8%)。结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在冬季和初春季节感染阳性率较高,且主要集中小于2岁的患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儿童血清11项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IgM抗体)的分布及其与年龄、季节、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IIF进行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2 144例儿童患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44例儿童采用IIF检测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7.7%(1 023/2 144);其中阳性率较高的分别是流感病毒B(INFB,34.8%)、流感病毒A(INFA,17.9%)、嗜肺军团菌(LP,7.6%)、肺炎支原体(MP,6.7%);不同年龄段0~4岁、4~7岁、7~14岁间阳性率比较,后两组高于0~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年龄段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NFA、INFB、肺炎衣原体(CP)、LP、MP的IgM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段间感染类型(单一感染、多重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在秋、冬季节血清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季节间感染类型(单一感染、多重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在不同年龄、季节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56-457
目的分析3岁以下小儿喘息的病因及肺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10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正常健康体检小儿106例设为对照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测,统计观察组患儿喘息的发生病因,并对比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诱发哮喘的主要因素以过敏性哮喘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主;对照组RH低于观察组,VPEF/VE、TPTEF/TE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T、Te、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H低于治疗前,VT、VPEF/VE、TPTEF/TE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多因哮喘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使患儿出现阻塞性通气障碍,降低肺功能,凭借潮气肺功能检测发现喘息患儿气道表现出可逆性特征。因此,临床应早期诊断小儿喘息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促进气道及肺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氨溴特罗对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氨溴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介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炎症介质水平,增强其免疫功能,促进患儿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咳喘平合剂治疗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患有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患儿共48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195)和治疗组(n=286)。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咳喘平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喘息、咳嗽、发热)和体征(喘鸣音)消退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患儿的喘息消失时间(3.13±2.16 d)、退热时间(1.46±1.30 d)、喘鸣音消失时间(3.68±2.11 d)均短于对照组(3.61±2.42 d,1.91±1.76 d,4.28±2.4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咳喘平合剂可以明显改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喘息、喘鸣音症状,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有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压通气联合硫酸镁泵点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儿综合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正压通气联合硫酸镁泵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照组予面罩吸氧。对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及治疗后咳嗽、喘息、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咳嗽、喘息、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正压通气联合硫酸镁泵点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同时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