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育平  张红霞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87-1489,149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收集51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证候分布特点,总结辨证分型规律,初步探讨证候分型与疾病的关系。结果AD主要分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三型,气虚痰瘀组、阳虚痰瘀组患者油腻饮食者比例高于痰瘀互结组;阳虚痰瘀组患者DeBakeyⅢ型占100%,高于痰瘀互结组、气虚痰瘀组;痰瘀互结组、气虚痰瘀组、阳虚痰瘀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逐渐升高,其中阳虚痰瘀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比例达88.33%;阳虚痰瘀组CRP明显高于痰瘀互结组,阳虚痰瘀组BNP高于气虚痰瘀组和痰瘀互结组。结论AD属中医痛证范畴,痰瘀互阻是病变的核心;如出现阳气不足,提示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并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CAD)患者的斑块脱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来本院超声医学科检查的240例不同中医证型CAD患者的颈部血管情况,对收集结果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低回声斑与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P=0.013);肝肾阴虚型与痰瘀互结型在低回声斑的弹性成像评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3);肝肾阴虚型与痰瘀互结型在低回声斑的新生血管分级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肝肾阴虚型CAD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较易发生脱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痰浊血瘀热盛气虚阳虚气滞阴虚血虚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神(脑)心脾肾大肠肝的趋势。证型分布中实证呈现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里实热结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痰热炽盛,气阴耗伤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的趋势;虚证呈阳气亏虚证血虚证、气阴两虚证的趋势。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病性证素是痰浊、血瘀、热盛、气虚等;病位证素是神(脑)、心、脾、肾等;证候分布是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cI)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以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74例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中医的辩证分型以及颈动脉B超检查,对比各个证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硬化程度、斑块发生率等比较。结果:风痰瘀阻的IMT与阴虚阳亢型、风痰火亢型、气虚血瘀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风痰瘀阻型颈动脉硬化程度与气虚血瘀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瘀阻型的斑块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但各个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不同,风痰瘀阻型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相关因素。方法:取9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先明确其中医证型,再比较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关系,中医证型与硬化程度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各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亏虚型患者78.57%有斑块,痰湿型患者85.71%有斑块,血瘀型患者92.31%有斑块,气虚痰瘀型患者84.61%有斑块,这几种证型有斑块率最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最为严重。其它证型患者的硬化程度较轻,各证型的有斑块率均在60%以下。所有证型有斑块率差异比较(X2=2.245,P0.05),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靶器官损害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呈现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8种中医证型:即气虚型、肝肾亏虚型、痰湿型、瘀血型、气虚痰湿型、气虚血瘀型、气虚痰瘀型、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各证型有斑块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率不能区分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AS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CAS住院患者411例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检查动脉斑块好发部位、动脉斑块性质与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痰浊、血瘀;(2)CAS的斑块性质和血管狭窄程度均与血瘀、痰浊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CAS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阴虚,标实为痰浊、血瘀;痰浊、血瘀和痰瘀互结可能是促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结合朱文锋教授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并对相应证素赋值,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前瞻性中医四诊调查并建立证素研究数据库,运用SQL server 2005 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证素,运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5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肾〉肝〉心〉肺〉脾,虚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实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痰〉血瘀〉气滞〉阳亢〉热,病位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肝肾同病〉心肾同病〉肺肾同病〉心肺同病〉心肝同病;虚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阴阳两虚〉阴虚血亏,实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痰瘀互阻〉气滞血瘀〉气滞夹痰〉痰热互结,虚实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夹痰〉阴虚阳亢〉阳虚夹痰〉气虚夹痰.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以肾为主,血瘀、痰、阴虚是其主要的病性单一证素;兼杂证素主要为肝肾同病、痰瘀互阻、气阴两虚、阴虚夹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复杂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将976例冠心病按单一证候、2个证候组合、3个及以上证候组合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计算构成比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单一证候分为血瘀、痰浊、气滞、络阻、热(火)、水饮、寒凝、气虚、血虚、阴虚、阳虚11个证候,血瘀(93. 44%)为本病核心证候,络阻(88. 62%)、痰浊(71. 41%)与热邪(65. 88%)占重要位置; 2个证候组合分为痰瘀互结、痰热互结、血瘀络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阳虚水泛9个证候,血瘀络阻(86. 16%)、痰瘀互结(69. 15%)与痰热互结(62. 70%)占主导地位; 3个及以上证候组合分为血瘀痰浊络阻(或兼热)、气滞血瘀络阻、气虚血瘀络阻、气阴两虚兼络瘀5个证候,血瘀痰浊络阻(68. 34%)占主导地位,偏热者尤多(65. 88%)。结论:血瘀为冠心病核心证候,其次是络阻、痰浊。本病是由2个及以上证候组合引起,3个及以上证候组成的复杂证候占主导,血瘀痰浊络阻为核心证候,其中偏热者尤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人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蛋白2 (sST2)水平与中医证型、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纳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16例(试验组),体检健康者26例(对照组)。将试验组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血瘀证4种证型,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分别检测不同证型、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清sST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1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气虚血瘀证11例,痰瘀互结证30例,气阴两虚血瘀证43例,阳虚水泛血瘀证32例;心功能Ⅱ级21例,心功能Ⅲ级55例,心功能Ⅳ级40例。试验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为1790. 25(1238. 27,2168. 96)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 32 (592. 23,854. 60) pg/ml (P 0. 01)。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sST2水平低于气阴两虚血瘀证和阳虚水泛血瘀证患者(P 0. 05);阳虚水泛血瘀证患者血清sST2水平高于痰瘀互结证及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P 0. 05);痰瘀互结证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sST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各中医证型间心功能分级分布存在差异(χ~2=33. 466,P 0. 05)。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者血清sST2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 0. 05);心功能Ⅳ级者血清sST2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者(P 0. 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越差血清sST2水平越高,且血清sST2水平随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虚水泛血瘀的演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胸痹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归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证型分布依次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痰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痰瘀交阻证>单纯血瘀证>单纯痰浊证=单纯阴虚证>单纯阳虚证>单纯气滞证>单纯气虚证;进一步归纳:阳虚及其各兼证组(单纯阳虚证 阳虚痰瘀证 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及其兼证组(单纯气虚证 气虚痰瘀证)>阴虚及其兼证组(单纯阴虚证 阴虚痰瘀证)>气滞血瘀组>痰瘀交阻组>单纯血瘀组>单纯痰浊组>单纯气滞组.阳虚兼证组内出现率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见舌象有:舌质紫暗、淡紫、暗红、淡红,舌体胖大、齿痕、嫩,苔多白腻、白滑,脉象常见沉弦、沉弱、沉涩.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机复杂,虚实相兼;阳虚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与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AU)检查结果及基线资料的相关性,总结CRVO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的CAU影像及基线资料的规律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7例(均为单眼发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史,由同一位医师进行中医证型辨证、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由同一位影像学技师采集患者CAU图像并记录数据,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CRVO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既往病史及生活史、体重指数及颈动脉的血流参数、斑块情况、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167例CRVO患者中痰瘀互结证88例,气滞血瘀证52例,阴虚阳亢证27例。痰瘀互结证患者平均年龄(70.52±11.31)岁,气滞血瘀证患者平均年龄(61.89±7.75)岁,阴虚阳亢证患者平均年龄(57.24±8.80)岁。CRVO患者证型及年龄分布由高到低为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阴虚阳亢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8);痰瘀互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5,P=0.000);痰瘀互结证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7,P=0.000);(2)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超重和肥胖占比均最高。3种证型的BMI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590,P=0.000);(3)3种证型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_(高血压病)~2=12.120,P_(高血压病)=0.020;x_(高脂血症)~2=14.350,P_(高脂血症)=0.001;x_(糖尿病)~2=7.290,P_(糖尿病)=0.026);在抽烟史方面,3种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0,P=0.597);(4)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由高到低为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CRVO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30,P=0.000);(5)颈动脉狭窄程度由高到低为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CRVO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10,P=0.000);(6)痰瘀互结证患者收缩峰值血流速(PSV)为(52.35±16.52)cm/s,气滞血瘀证患者PSV(55.35±10.51)cm/s,阴虚阳亢证患者PSV(65.21±12.55)cm/s,阴虚阳亢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8,P=0.000);痰瘀互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5,P=0.243);痰瘀互结证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4,P=0.000);(7)痰瘀互结证患者舒张末期血流速(EDV)(18. 65±7. 87) cm/s,气滞血瘀证患者EDV(19.02±4.30)cm/s,阴虚阳亢证患者EDV(24.15±8.32)cm/s,阴虚阳亢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00);痰瘀互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P=0.755);痰瘀互结证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4,P=0. 002);(8)痰瘀互结证患者阻力指数(RI)为(0. 64±0.10),气滞血瘀证患者RI为(0.63±0.12),阴虚阳亢证患者RI为(0.61±0.08),3组间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U检查得出的有关颈动脉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指标及病史情况与CRVO常见临床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颈动脉彩超检查为CRVO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一定的辅助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上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型。方法运用四诊方法收集150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病史资料、客观指标数据,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为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组,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等分别对其进行辨证,得出辨证结论。结果中医证型中,气虚痰瘀型的斑块阳性率最高,达81.13%;气虚血瘀型次之,占59.52%;而气虚痰浊和痰热型的斑块阳性率最低,均为33.33%。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时以气虚血瘀为主证,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时以气虚痰瘀为主证。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气虚痰瘀证和气虚血瘀证为最主要的证型,其次为气滞血瘀证、气虚痰浊证、阴虚证和痰热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在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采集4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证候要素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经指标聚类分析方法,将82个症状条目聚为28类,经因子分析,得到24个公因子,初步提取出病位证素4个:胞宫、肝、肾、脾;病性证素10个:气滞、瘀血、寒、热、湿、痰、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经动态样品聚类分析发现聚为6类时最符合临床,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第1~6类分别命名为寒凝血瘀证、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其中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大(36.2%)。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位在胞宫,与肝、肾、脾相关,病性虚实夹杂,主要证素为气滞、瘀血、寒、热、湿、痰、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4.
潘光明  邹旭  姚耿圳 《新中医》2018,50(8):43-4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3 3 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医诊断、中医证型、合并症等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合并症所占比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心脏瓣膜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性证素先后顺序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血虚气滞。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心脾=肺肾肝。中医证型最多为气虚痰瘀证,占19.82%,而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瘀(占13.81%),气虚血瘀(占11.4 1%),气阴两虚血瘀(占10.21%),阳虚水泛兼瘀血阻络(8.11%),其他证候较为分散。证候虚实中,单纯性虚证占6.9 1%,单纯实证占6.3 1%,本虚标实证占86.7 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性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为主,本病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痰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CAS)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2009—2013我科及心内科住院的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CAS患者268例,经中医辨证分为精髓亏虚证、痰瘀互结证及肝阳上亢证。观察各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及病变支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冠脉病变轻、中、重度狭窄均以痰瘀互结证为主,分别是19/268、64/268、24/268,与肝阳上亢证、精髓亏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者以肝阳上亢证为主(27.27%),多支病变以痰瘀互结证为主(32.33%),痰瘀互结证明显多于肝阳上亢证及精髓亏虚证(P0.05)。三个证型均以狭窄"26%~50%"例数及狭窄支数为多。各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中左前降支(LAD)病变密切相关,单支病变中LAD最多(32.19%),并且冠脉病变中存在LAD病变最多(67.80%);单纯左主干(LM)病变4例,多有合并其他支病变;左回旋支(LCX)与右冠(RC)病变在中医各证型分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加重,痰瘀互结证逐渐增加,而肝阳上亢证与精髓亏虚证有所减少(P0.05).左冠病变主要证型是痰瘀互结证。与右冠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郭家婷  平礅  赵静 《河北中医》2023,(3):400-405
目的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短期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收集428例CAS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和临床资料(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合并情况、中医证候类型及短期内心脑血管事件等),统计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比例、短期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候是否为CAS短期内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分析不同中医证候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428例CAS患者短期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2.15%(52/428),其中痰热内蕴证11例,血脉瘀阻证15例,痰瘀互结证21例,其他证候5例。Logistics分析显示年龄(OR=1.183)、男性(OR=1.260)、吸烟(OR=1.079)、饮酒(OR=1.084)、硬斑(OR=1.151)、软斑(OR=1.531)、混合斑(OR=1.425)、2种斑(OR=1.130)、3种斑(OR=2.126)、高TC含量(OR=1.428)、高cTnT含量(OR=1.513)、痰热内蕴证(OR=1.288)、血脉瘀阻证(OR=1.583)和痰瘀互结证(OR=2.243)是CA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并分析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经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住院患者557例。收集患者颈动脉斑块类型和合并情况、一般资料、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西医诊断、中医证候诊断,并根据西医诊断记录心脑血管疾病。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不同斑块类型及cTnT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证候分布方面,硬斑和两种斑(硬斑+软斑或硬斑+混合斑或软斑+混合斑)患者痰热内蕴证为主,软斑患者血脉瘀阻证为主,混合斑和三种斑(硬斑+软斑+混合斑)患者痰瘀互结证为主。三种斑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比例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软斑、三种斑、cTnT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正相关因素(P<0.05,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类型与中医痰、瘀关系密切,颈动脉软斑及三种斑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最高,可能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与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远期预后。方法入选泰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4月—2017年4月因AMI住院患者290例(完成随访的240例),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最长随访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 04个月,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合并症及预后情况等相关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比较不同类型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AMI患者的中医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血瘀气虚痰浊热蕴气滞阴虚水饮寒凝阳虚;瘀阻心脉证20例、痰瘀互结证19例、气虚血瘀证(或兼寒凝、痰饮证) 180例、气阴虚血瘀证(或兼痰饮) 14例、气阳虚血瘀证(或兼痰饮) 7例; AMI患者的平均生存期(35. 578±1. 141)个月,95%可信区间为(33. 342±37. 814)个月,最小生存率 60%;对不同类型的AMI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STEMI组死亡31例,占24. 21%; NSTEMI组死亡29例,占25. 89%; 2组之间在远期生存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素中虚性证素以气虚为主,实性证素以血瘀、痰浊为主;气虚血瘀证在临床中最为常见; AMI患者发病年龄偏大,中远期(0~48个月)死亡率偏高,可达25. 00%。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辨证分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四清  周仲瑛 《新中医》2002,34(11):6-8
通过分析有关肺癌临床辨证分型文献,认为目前有关本病分型的分歧较大,但其基本病理因素仅有气虚、痰结、阴虚、血瘀、气滞、热毒、阳虚、血虚等8种。按中医辨证分型常用方法,结合肺癌的病理特点,提出在遵从气阴两虚、热毒痰瘀互结之基本病机的基础上,以主症为依据的肺癌分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3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中医量表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4类主要的证型为:肾虚精亏证,痰浊气滞证,阴虚内热证,阳虚血瘀证。结论: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医证候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