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的疗效与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拉米夫定(拉米夫定组,n=60)和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组,n=65)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治疗3、6、12个月后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并于治疗12个月后检测耐药率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拉米夫定组在治疗6、12个月后,B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HBV感染患者(P0.05),但生化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组在治疗期间B基因型HBV感染患者与C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拉米夫定组耐药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以rt108M、rt236T为主。结论拉米夫定对B基因型HBV的抑制作用优于C基因型HBV;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疗效与HBV基因型无关;在慢性乙肝型炎治疗过程中要重视HBV耐药性发生,加强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德福韦酯组34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组3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观察期均为48周。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HBV DNA定量、Child-Pugh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无一例死亡,肝功能、PTA均有明显改善,Child-Pugh评分减少,HBV-DNA定量水平显著下降,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拉米夫定组有2例患者出现骆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YMDD)变异,变异率为5.9%,阿德福韦酯组未发现病毒变异。结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在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时,其疗效与安全性均相似,能使患者获得病毒学的应答及肝脏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阿德福韦酯具有较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病毒学应答疗效。方法选择经拉米夫定治疗12周内HBV-DNA值下降≤2 Log10拷贝/ml或每月HBV-DNA值下降≤1 Log10拷贝/ml连续两月的HBeAg阳性CHB患者15例,均检测病毒耐药变异并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1次/天)联合治疗。分别观察联合治疗12、24及48周的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11例发生病毒变异,变异发生率73.33%,耐药变异位点以rt M204V/I多见。在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12、24及48周时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66.7%及86.7%,在12、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24周及48周时HBe Ag阴转率分别为13.3%(2/15)及33.3%(5/15)。结论早期筛选出拉米夫定耐药株并联合阿德福韦酯是对拉米夫定应答不佳CHB患者有效的干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回顾2010年7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2年以上患者99例,其中拉米夫定100mg/d治疗2年以上患者48例、恩替卡韦0.5mg/d组51例。对比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及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恩替卡韦组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且对改善肝组织炎症活动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 方法 将159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分为恩替卡韦分组(ETV组,81例)和替比夫定组(LDT组,78例).治疗72周后,观察两组的应答情况[生化学应答率(丙氨酸转氨酶转复率)、完全病毒学应答率(HBV-DNA阴转率)、血清学应答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并且分析在治疗24周HBV-DNA转阴情况对72周疗效的预测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生化学应答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ETV组和LDT组的HBV-DNA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24周后ETV组的HBV-DNA值明显低于LDT组(P<0.05),但治疗7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各时间点ETV组比LDT组有着更高的血清学应答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HBV-DNA转阴(HBV-DNA<3lg拷贝/ml)的患者,72周具有更高的生化学应答率及血清学应答率(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对治疗CHB具有很好的疗效及较低的耐药率和不良反应,恩替卡韦在早期抗HBV-DNA优于替比夫定片,且治疗24周的HBV-DNA水平可预测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洁  漆俊 《华西医学》2012,(8):1143-1145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对阿德福韦酯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而无基因型耐药变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研究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传染科门诊就诊的67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但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联合组,n=35)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单药组,n=32)。结果治疗1年后,联合组(32例,85.7%)较单药组(21例,65.6%)有更多的患者重新获得了丙氨酸转氨酶复常(P=0.009),联合组34例(97.1%)乙型肝炎病毒DNA阴转,单药组22例(68.8%)阴转,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血清学转换方面,联合组和单药组分别有4例(11.4%)和1例(3.1%)患者获得了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在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选择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可使患者重新获得较好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安全性、耐药性。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口服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各1片;对照组47例,单用拉米夫定或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治疗24-4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12、24个月时病毒学应答、治疗12个月时生化学应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不易产生耐药性,并可起互补作用,患者能长期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人民医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与参考组(利巴韦林)各4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时HCV-RNA阴转、ATL水平、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等进行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CV-RNA阴转、ATL水平、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代偿期肝硬化能够获得早期应答,对丙肝病毒复制进行抑制,同时安全性良好,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肝解毒方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型抗病毒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湿热中阻证型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西药组、联合组2组。分别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拉米夫定联合乙肝解毒方治疗,在24周内分时间段观察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DNA(HBV-DNA)定量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ALT,HBV-DNA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24周时指标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药联合组在降低转氨酶、乙肝病毒HBV-DNA病毒载量方面,12周之前有明显的加强作用(P<0.01)。结论:乙肝解毒方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湿热中阻证型的乙肝患者能起到更强的病毒抑制作用,且对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方面有着更好的疗效。但远期疗效接近,考虑治疗经济费用方面,建议在12周之前采取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836-2837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组(观察组)和普通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液病毒学和生化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ALM)治疗停用ALM后出现病毒学反弹的慢性乙肝(CHB)的效果,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抽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六安市立医院收治的经ALM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但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的e抗原阳性CHB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ALM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AD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为内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e Ag转阴情况与HBV-DNA转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使用ALM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的患者,再次进行治疗时使用ADV联合ALM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重新获得较好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补肾健脾散是否具有提高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对抗病毒药物的应答作用。方法: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只服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组101例,予拉米夫定(贺普丁)合补肾健脾散治疗。经过2年治疗后,观察HBV-DNA定量,HBe Ag血清转换率及HBs Ag转阴率的数值变化。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0.39%,HBe Ag血清转换率为44.56%,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卡方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HBs Ag转阴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补肾健脾法在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应答率,提高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但对HBs Ag转阴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合利巴韦林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A组,同期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0例为B组。A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联合降糖药物治疗,B组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不同时期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复常情况、抗病毒应答情况及A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随访3个月后,A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复常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快速病毒学应答、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病毒学应答、持续病毒学应答均低于B组(P0.05);随访3个月后,A组中持续病毒学应答获得组胰岛素抵抗改善率为62.96%,高于持续病毒学应答未获得组的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易合并胰岛素抵抗,不利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抗HCV治疗,可考虑联合降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1年,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5)。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化学应答、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病毒学应答方面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病毒耐药突变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余国洪  李志坚 《新医学》2002,33(12):718-719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与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进行双冲击疗法(A组)、35例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B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起效时间[(8±1)日]较B组[(12±1)日]快,(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累计缓解率A组分别为57%、71%、86%,B组分别为29%、43%、69%(均为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比B组高(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能提高病情缓解率,但不良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服用拉米夫定YMDD变异者病情进展相关因素,提高抗HB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拉米夫定治疗患者267例,平均治疗18个月后进行YMDD检测,分成YMDD(+)组、YMDD(-)组,分析两组间在治疗前1个月、平均治疗18个月后肝功能、血清学肝纤维化、HBV-DNA定量的差异。结果:YMDD(+)组与YMDD(-)组比较,治疗前YMDD(-)组HBV-DNA病毒量普遍较YMDD(+)组低;患者在治疗后YMDD(+)组转氨酶、HA、IVC明显高于YMDD(-)组(P<0.05);蛋白合成指标(TP、Alb)均低于YMDD(-)组(P<0.043);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YMDD(-)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后转氨酶、肝纤维化指标升高、蛋白合成指标下降,HBV-DNA病毒增加应作为YMDD变异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指标。HBV-DNA定量较低,ALT较高抗病毒效果较好,发生变异几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初始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作为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作为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法。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肌酐(Cr)水平、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表达量、Child-Pugh评分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对2组患者的ALT恢复率、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等治疗效果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治疗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将9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为52周,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治疗52周后,拉米夫定组HBV-DNA全部转为阴性,HBe Ag转阴率为40%(12/30),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30%(9/30),肝功能显著好转,疗效明显;阿德福韦酯组疗效相对缓慢,仅有4例HBV-DNA转为阴性,转阴率为13%(4/30),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0%;对照组仅有2例HBV-DNA转为阴性,转阴率为6%(2/3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两种药物均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两种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抗病毒活性明显,但易出现病毒耐药突变,阿德福韦酯起效时间较长,疗效稳定,不易出现耐药,两药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浩新  陈厚皎 《新医学》2004,35(9):560-56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85例慢乙肝病毒携带者,40例为治疗组,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每日1次,疗程1年.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eAg阴转率(19%)、抗-Hbe阳转率(19%)、HBV-DNA小于4.2×105copy/L(18%)稍高于对照组的17%、17%、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20%(8/4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ALT、AST升高,经加强护肝治疗后15~30日内恢复正常.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差,不主张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