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胰疾病856例.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性内镜下网篮取石、ENBD或胆管塑料支架(ERBD)等.观察终点为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56例ERCP中.内镜治疗成功率为97.7%,其中治疗性ERCP 822例,占98.3%.ERCP+EST+取石+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447例,其中415例一次性取尽结石,占93%;胆总管末段或乳头良性狭窄152例,其中124例ERCP+EST+ENBD,ERBD 28例;207例恶性胆道梗阻中ERBD 195例,12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活检明确诊断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胆肠吻合术;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狭窄放置胰管内支架引流(EPBD)1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造影明确诊断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8例.ERCP并发症7.9%,无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ERCP及相关技术治疗胆胰疾病是安全、疗效确切的诊治方法,是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手段.对于部分经过严格选择的病例,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胰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04年2月~2011年11月的1 328例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经ERCP治疗中插管困难者运用Precut技术(乳头预切开技术,包括乳头弓形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经胰管弓形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针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或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开窗术辅助插管及取石),使部分ERCP插管困难的病例均取得成功,评价治疗性ERCP在各种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病例中胆管结石最多,占65.13%,其次为恶性胆道梗阻,占18.56%,乳头良性狭窄占9.35%,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8.45%,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占7.25%,医源性胆道损伤占2.52%,慢性胰腺炎占2.11%,胆道蛔虫占0.26%,其他0.16%。并发症发生率3.12%,其中穿孔3例,死亡1例。结论治疗性ERCP对多种胆胰疾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胰疾病治疗手段,Precut技术是ERCP插管困难病例达到插管成功的有效、安全的办法,可由有经验的消化内镜医生应用于确实有需要进行治疗性ERCP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显示"双管征"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双管征"在诊断壶腹周围癌及胰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价值。方法对53例病人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并显示"双管征"。分析每一例病人的MRCP、轴位T1WI及T2WI,测量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胆胰管末端间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胰管形态,比较不同胰胆管疾病时"双管征"的差异。结果在胰头癌和慢性胰腺炎组"双管征",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腔至胆胰管狭窄段距离及胰管直径较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组大,差异有显著意义。"四节征"(13/27)和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6/27)多见于胰头癌。胰管粗细不均匀(9/10),边界不光滑,串珠状改变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这些征象与胰头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45,P<0.05)。3例(3/10)慢性胰腺炎伴有假囊肿,5例(5/10)伴有胰管结石。此外,与胰头癌组比较,慢性胰腺炎组的肝内胆管扩张较轻,胆总管末端以鼠尾状狭窄多见。结论在MRCP图像识别"双管征"的不同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胆管疾病。  相似文献   

4.
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道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道梗阻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综合临床诊断为胆胰道梗阻患者的MR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管狭窄的定位诊断正确率达99.0%,对胆胰管狭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5%,90.7%,MR检查联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良恶性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和96.8%。良性狭窄多为不完全性梗阻,恶性狭窄多为完全性或重度梗阻,“枯树枝征”多见于良性狭窄,“软藤征”、“空虚征”、“双管征”多见于恶性狭窄。结论:MRCP结合常规MRI对胆胰管梗阻定位准确可靠,并可鉴别良恶性病变,与ERCP联合应用有更高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鼻胆导管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红珠 《护理研究》2003,17(19):1154-1155
鼻胆导管引流 (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道置管引流减压技术。其操作简便、痛苦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已在胆道外科得到应用。我科自 2 0 0 1年 6月以来开始施行ENBD治疗。从用于治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后胆道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到诊断和治疗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 ,扩展到恶性的胆道梗阻的“减黄”治疗[1] ,共应用 86例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中男 41例 ,女 45例 ,年龄 16岁~ 80岁。其中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5 0例 ,胆源性胰腺炎 2 3例 ,恶性胆管梗阻 4例 ,ERCP后留置鼻胆导管引流 …  相似文献   

6.
郭英辉  张啸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96-1299
目的 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部嵌顿是一种临床急诊,可能引起胆胰管流出道的几乎完全梗阻,导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炎.该文研究其临床特征和内镜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确诊的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部嵌顿患者.结果 具有典型的急性胆管炎Charcot三联征的患者98例(53.9%),急性胰腺炎86例(47.3%).ERCP发现120例(65.9%)为单枚结石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62例胆管内尚有1至数枚结石.所有患者都通过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成功,其中标准EST成功30例(16.5%),针形刀乳头剖开术(NKF)成功152例(83.5%).并发症主要是出血(12例,6.59%).结论 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部嵌顿必须通过临床表现和ERCP检查才能确诊,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07月-2008年07月胆胰疾病经B超、CT、MRCP检查诊断未明的行诊断性ERCP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共行诊断性ERCP50例(其中单纯诊断23例,诊断+治疗27例),其中失败2例,未见异常3例,各种恶性肿瘤15例,良性肿瘤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11例(其中乳头狭窄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3例,胆管良性狭窄伴结石7例,胆、胰管变异5例,Mirrizi综合征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1例。术后并发轻型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术中局部渗血2例。结论B超、CT或MRCP无法完全代替ERCP,ERCP仍是诊断胆胰疾病的金标准,诊断性ERCP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岳光平  蒲红  董刚强  向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541-1542,1544
目的评价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患者胰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73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73例患者共完成治疗69例,成功率94.5%。胆管结石49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4例,乳头癌3例,乳头良性狭窄7例,失败4例。其中49例胆道结石组中,48例经乳头奥狄氏括约肌切开(EST)或气囊扩张乳头后,取石成功,7例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以及6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症状均很快缓解。1例因结石较多并且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转外科行开腹手术,13例肿瘤组中,4例胰头癌、6例胆总管癌患者均安置金属支架,引流通畅,均顺利出院。本组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及操作,治疗性ERCP对老年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代替部分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月在该院与南医大二附院行ERCP且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14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造影成功率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使用切开刀直接插管成功122例,成功率87.1%(122/140);采用双导丝技术插管8例,成功率100%(8/8);采用胰管支架置入辅助插管5例,成功率100%(5/5);针状刀预切开乳头插管5例,成功率80%(1/5),2例术中明显出血;采用小活检钳提拉乳头旁粘膜辅助插管2例,成功率100%(2/2);1例未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未行ERCP,总成功率为98.6%。胆总管结石患者91例(63.6%),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0例(7%),胆管癌患者6例(4.2%),胆总管及肝总管良性狭窄5例(3.5%),胆总管下段乳头口狭窄16例(11.1%),胆源性胰腺炎10例(7.0%),十二指肠乳头腺瘤2例(1.4%),慢性胰腺炎并胆管下段狭窄3例(2.1%)。结论合并乳头旁憩室ERCP应谨慎操作,根据乳头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临床提高ERCP插管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胆道微结石在急性胆管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微结石在急性胆管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急性胆管炎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收集胆汁,通过普通和偏振光显微镜查找微结石。结果:54例急性胆管炎患者中,3例ERCP失败,其余均插管成功。其中35例胆总管结石或扩张,4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12例未见明显异常。在35例胆总管结石中,29例发现胆道微结石,4例胆总管炎性狭窄的患者中,3例发现胆道微结石。在12例ERCP阴性胆管炎患者中,9例发现了胆道微结石(大多为胆固醇单水结晶),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在急性胆管炎中,ERCP联合微结石检测可以提高胆道结石的诊断率。(2)胆道微结石与急性胆管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通过常规基波显像(FI)与组织谐波显像(THI)的对比观察,探讨组织谐波显像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胰腺癌患者(肿块直径小于4cm,无远处转移)进行FI和THI检查,对2种方法所得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观察胰腺病灶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特点、胰管回声及肿块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方面,组织谐波显像明显优于基波显像。结论本研究表明,THI可提高胰腺肿块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显示的清晰度及信息量,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过去14年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 以提高对胰腺癌影像学检查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0月至2009年10月414例胰腺癌患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  结果  (1)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是诊断胰腺癌最敏感的影像学手段; (2)1995至2003年与2004至2009年比较, 以B超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显著下降(90.3% vs.74.5%, P=0.000), 而以CT做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在增加(9.0% vs.24.6%, P=0.000);(3)ERCP对胆管及胰管病变检出率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符合率分别为86.7%和75.0%, MRCP与B超、CT、EUS比较是检测胰胆管病变最敏感的检测手段(P < 0.05);(4)CT血管重建对脾动静脉、门静脉和肠系膜血管浸润的检出率达80%、80%和60%。  结论  了解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胰腺癌诊断的特点, 对胰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