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探讨两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未卒中患者(100例)作对照,血浆Lp-PLA2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Lp-PLA2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7,P=0.000).血浆Lp-PLA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呈正相关.(2)各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Lp-PLA2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标志物,测定Lp-PLA2浓度有助于制定预防策略,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义永  王先仁 《大医生》2023,(7):115-118
目的 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血脂水平判断急性脑梗死(ACI)风险的价值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91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分期不同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33例)及非急性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Lp-PLA2和血脂指标水平,分析血浆Lp-PLA2与血脂水平判断ACI的价值。比较不同程度ACI患者血浆Lp-PLA2与血脂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患者血浆Lp-PLA2、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急性期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Lp-PLA2、TC及LDL-C联合预测判断A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SE=0.062,敏感度=0.882,特异度=0.759)。重度ACI患者血浆LpPLA2、TC及LDL-C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 <0.05)。ACI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血浆Lp-PLA2、TC及LDL-C水...  相似文献   

3.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简写Lp-PLA2,是一个由4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键多醣蛋白,经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并受炎性介质的调节,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具有促炎症和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LP-PLA2浓度与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性,对于可能发生的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具有关键意义的预警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其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坤 《检验医学》2010,25(9):740-743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疾病。As是一种炎性疾病,炎症反应参与了As发生的各个环节。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起始、发展以及稳定性丧失和斑块破裂脱落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按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131例ACI患者分为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型斑块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Lp-PLA2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不稳定型斑块组[(358.6±247.7)ng/mL]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组[(169.1±4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病例组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5.5±21.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病例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理想临界值为187.6ng/mL,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7.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与AC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为评价病情提供帮助.方法:选择ACI患者(128例)和未卒中对照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p-PLA2的水平.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大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1)ACI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6,P=0.000).(2)Lp-PLA2与HDL-C负相关(rs=-0.804,P=0.000),与TC、LDL-C正相关(r=0.919,P=0.000;r=0.914,P=0.000).(3)血浆Lp-PLA2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5,P=0.296);(4)血浆Lp-PLA2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93,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Lp-PLA2水平正相关(rs=0.829,P=0.001).结论:ACI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升高,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而与脑梗死体积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分院明确诊断为A M I的患者180例,依据S T段抬高与否,将AMI患者分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及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同时收集非急性心肌梗死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并分析血浆Lp‐PLA2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脂谱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MB和肌钙蛋白‐I水平在STEMI组升高最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均随着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提示,血浆 Lp‐PLA2水平与左心室射室分数呈负相关( P<0.05)。结论 AMI后血浆Lp‐PLA2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浆Lp‐PLA2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并分析其与A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CI患者69例(ACI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Lp-PLA2、D-D和ATⅢ水平,统计阳性率,分析Lp-PLA2、D-D和ATⅢ水平与ACI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患者Lp-PLA2、D-D水平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P0.05),三者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Lp-PLA2、D-D、ATⅢ与ACI疾病发生均相关(P均0.05)。结论Lp-PLA2、D-D、ATⅢ参与了ACI的发生过程,三者的检测可应用于筛选ACI高危人群,指导ACI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8例,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ASI,根据AASI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中位数组(低AASI组)和≥中位数组(高AASI组)各89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和AASI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性别、吸烟史、糖尿病病史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Lp-PLA2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所有患者Lp-PLA2与AASI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患者AASI的影响因素。 结果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年龄[(67.87±14.23)岁vs(55.65±14.59)岁]、收缩压[(136.96±16.23)mmHg vs(128.35±14.23)mmHg,1 mmHg=0.133 kPa]、空腹血糖[(5.95±2.26)mmol/L vs(5.36±0.82)mmol/L]、Lp-PLA2[127(100,169)ng/ml vs 103(86,150)ng/ml]比较均高于低AASI组,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舒张压[(72.26±12.87)mmHg vs (77.30±10.49)mmHg]、eGFR[(92.49±18.66)ml/(min?1.73 m2)vs(106.90±15.83)ml/(min?1.73 m2)]比较均低于低AASI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01;t=-3.762,P<0.001;t=-2.296,P=0.024;Z=-2.470,P=0.014;t=2.867,P=0.005;t=5.55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Lp-PLA2与AASI呈正相关(r=0.237,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收缩压(β=0.431,P<0.001)、舒张压(β=-0.371,P<0.001)、空腹血糖(β=0.160,P=0.013)、Lp-PLA2(β=0.152,P=0.022)水平是AA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PLA2与AASI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妊娠并发甲减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妊娠并发甲减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并发临床甲减46例作为临床甲减组,妊娠并发亚临床甲减59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记录母婴结局。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及血脂水平对妊娠并发甲减患者母婴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LP-PLA2,TG,TC和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177,97.170,18.242,25.286和9.423,均P<0.05);血清LP-PLA2,TG,TC,LDL-C水平由高到低为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由高到低为对照组、亚临床甲减组、临床甲减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与TG,TC,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4,0.481和0.552,均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433,P<0.05)。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患者总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9.49%和78.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婴不良结局组患者血清LP-PLA2,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母婴正常结局组(t=4.389,4.072,2.662,3.099,均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母婴正常结局组(t=3.131,P<0.05)。血清LP-PLA2水平预测妊娠并发甲减患者母婴不良结局的价值(曲线下面积0.94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50%和96.40%)高于血脂指标。结论 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母婴不良结局的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方法分别检测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8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4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Lp-PLA2,Fbg水平及CAD病变程度,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较,CAD患者Lp-PLA2,Fbg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6,8.095;均P<0.01);与SAP组相比较,ACS组的Lp-PLA2,Fbg,Gensini积分以及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7,2.126,3.28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D患者血浆Lp-PLA2,Fbg均与Gensini积分(r1=0.356,r2=0.348;均P<0.01),cTnI水平(r1=0.262,r2=0.213;均P2<0.05)呈正相关,且Lp-PLA2与Fbg亦呈正相关(r=0.203,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AD患者血浆Lp-PLA2和Fbg(β=0.263,0.204,均P<0.05)水平共同决定了10.70%的Gensini积分变化;cTNI和Fbg(β=0.484,0.293;均P<0.01)共同决定了35.00%的Lp-PLA2变化,而Lp-PLA2是Fbg的唯一显著的独立预测因子(β=0.368,P<0.01)。结论CAD患者血浆Lp-PLA2,Fbg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高尿酸血症(H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患者283例,检测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彩色超声评估双侧颈总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厚度,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UA间的关系。结果:HUA组颈总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的数量及大小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脑梗死患者中高甘油三血酯症(P=0.024,OR值1.300,95%CI为1.014~1.194)、肾功衰(P=0.030,OR值1.534,95%CI为1.043~2.581)、LAA(P=0.004,OR值2.017,95%CI为1.256~4.018)为罹患HUA的危险因素。结论:H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密切,HUA是脑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血栓烷B2(TXB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中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05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发病24 h内的血浆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含量及其比值(TXB2/6-keto-PGF,T/6-K)、OxLDL、Lp(a)、Hcy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和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TXB2、T/6-K,OxLDL、Lp(a)、Hcy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xLDL与Lp(a)呈正相关;TXB2与T/6-K、Hcy呈正相关;T/6-K与OxLDL、Lp(a)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的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与颈部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结果:颈动脉狭窄≥7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70%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2971-2972
目的分析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7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旋转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采用参照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估研究组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244.21±24.1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1.69±27.51mg/L);另外研究组中非进展性脑梗死血清前白蛋白(251.23±22.14mg/L、BI77.84±15.23分)均高于进展性(224.23±20.14mg/L、52.36±19.58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紧密相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增高可能是患者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肖伟忠  蒋庆渊 《中国康复》2010,25(3):184-18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SIRS组36例和非SIRS组58例,均于入院后第3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计算脑梗死面积和检测血中急性炎性蛋白,C-反应蛋白(CRP)浓度;3个月后统计死亡率。结果:测评结果显示,SIRS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面积和血中CRP浓度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1);3个月后死亡率也明显高于非SIRS组。结论:SIRS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过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的警示信号和预后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8.
曹红  杨丽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538-353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变化及其与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血清ADP水平。将脑梗死组分为腔梗组和非腔梗组。结果:脑梗死组发病48 h内的血清AD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梗死体积呈显著负相关,腔梗组ADP水平显著高于非腔梗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血清ADP水平降低,与梗死体积呈负相关,血清ADP水平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TG)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446例,记录其入院时血压、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3月时的预后,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患者年龄、BMI更大,基线NHISS评分、基线空腹血糖更高,冠心病、心房颤动患病率更高,非空腹TG水平较低(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吸烟、冠心病、房颤、基线空腹血糖、基线NIHSS评分和血浆非空腹TG水平是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非空腹TG水平(OR=0.548,95%CI 0.372~0.808,P=0.002)是脑梗死良好结局的预测因子。非空腹TG水平预测患者良好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9(95%CI 0.618~0.702,P=0.000),其预测临界值为非空腹TG 1.455 mmol/L时,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61.8%。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非空腹TG水平是90 d良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脑梗死患者21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结果分为无认知损害组46例及认知损害组165例,比较2组患者入选时和随访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并评估MoCA分值与BI和NI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在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时,无认知损害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且BI评分高于认知损害组患者(P<0.05),BI及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均大于认知损害组(P<0.05);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时,所有患者MoCA分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BI评分呈正相关,与BI及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后的认知功能损害会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