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红花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994-2005年文献报道的32例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32名患者因静滴红花注射液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次,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男女比例差别不大,且无年龄差异,其发生反应时间多集中于5-30min以内(56.25%)。其中变态反应25例次,占56.82%;过敏性休克8例,占变态反应的32%。其他反应19例次,占43.18%。结论: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变态反应,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用药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及对策。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西药联合中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某院发生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有107件,轻度、中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件、27件和20件。其中中药注射液配伍西药注射液,重度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年龄小于12岁者有29例,占27.10%;18~50岁25例,占23.36%;大于55岁占49.53%,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多为幼儿和老龄人。结论:西药联合中药临床应用广泛,但临床应加强中西药联合应用情况的监督管理,高度警惕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对象以及使用方法,以有效降低药物联合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各医疗机构上报的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结果: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0~10岁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23%;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者230例,占76.67%,居首位;以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14%。结论: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对于婴幼儿的静脉注射给药尤其要慎重,切实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我院11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11种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促进我院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上更安全、合理。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间的11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药物、机体及使用3个方面对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的因素进行总结。结果:收集2007-2009年间11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共31例,占所有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74.4%。结论:药物的成分复杂、含有大量大分子不溶性微粒、患者机体因素及临床使用中的不规范操作都是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2012-2015年丹参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及评价,了解我院丹参注射液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促进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方法:统计2012-2015年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提出讨论。结果:2012-2015年我院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共计31例,31例不良反应报告不良反应多发生为过敏反应,占了绝大多数,主要症状包括皮疹、瘙痒等。结论:应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使用中药注射剂,医务工作人员应加强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和使用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6-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2995例中的401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97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86.6%,2007年106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5.5%;2008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6.76%;2009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63.64%。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结论:理性看待中药不良反应,讲究中医辨证论治,加强对其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80例中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因中药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以≥61岁的老年人发生几率最高,占28.33%,共涉及11个品种,以鱼腥草注射液的发生率最高,为21.67%;其次是栀子黄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不合理配伍用药,占43.33%。结论: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使用过程,必须注意配伍、适应症、滴速及个体差异,才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医院内所有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所有相关的不良事件,对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进行判断,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结果 收集到3375例住院患者资料,发生与中药注射剂有关的不良事件共有51例,因果关系判断为“可能”者有11例,判断为“很可能”者有40例。与中药注射剂有关的可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1%,92%的不良反应属于过敏反应。所监测的中药注射剂有31种,其中以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退休相对于体力劳动、较高的教育程度相对于文盲来说,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较高。结论 中医内科病房住院病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但个别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分析。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收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8年10月-2018年10月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资料,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品种数、发生的年龄段、涉及器官、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干预情况等。结果:2008年10月-2018年10月,共发生不良反应65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中药注射液有生脉注射液,占比18.46%,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占比10.77%,肾康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占比均为9.23%;发生年龄段多为青年(15~45岁);皮肤出现皮疹、瘙痒占比40%;发生于用药前30 mins的,占比为33.85%,发生于1 d内的,占比为87.69%;在1 d内好转的占67.69%;不良反应发生后给予对症处理的占83.07%。结论:中药注射液中补益类和活血化瘀类品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 d,经干预后能快速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2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患者49例,占38.58%。滴注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40.16%。参麦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首位,其次为生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32.98%。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药物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应重视并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2011年9月到2013年11月调查在我院使用黄芪中药注射液的患者360例,对不良反应与临床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良反应18例,发生率为5.0%.多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黄芪中药注射液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使用剂量、合并疾病与体重指数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黄芪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要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丽水市中心医院近几年来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2012年问中成药应用中的90例不良反应按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46例,女44例;60岁以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占34.5%;注射剂占42.2%;皮肤及附属器官和消化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50.5%,其中参麦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共21例。结论: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品质量、患者性别及体质等因素均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应重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对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到2010年8月收治的50例附件炎患者采用中药灌肠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并总结中药灌肠的护理方法。结果:中药灌肠治疗附件炎50例,痊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34.0%,显效率为30.O%,总有效率为96.0%,无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1年,复发1例,复发率为2.0%。结论:中药灌肠治疗附件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5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丹红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26.7%)。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多(37.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无严重致死致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人为因素而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我院近五年发生的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和事故情况,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结果:我院从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共发生中药不良反应和事故228起,其中不良反应206起,占比为90.35%,用药事故22起,占比为9.65%。结论:严格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进行诊病施药,采用先进的药学监护理念来管理中药的临床使用,可以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药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医院患者因使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2例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96例,占55.81%。痰热清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首位,其次为脉络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占34.0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物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基础研究,规范临床合理使用,同时完善安全性再评价,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才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手工筛选和电子表的方法统计分析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现象患者的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和患者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男性,占56.25%,有7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占43.75%。21~40岁和60岁年龄段的患者较多,分别占43.75%和31.25%。静脉滴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占31.25%,其次是口服用药,占25.00%,局部外用和阴道给药位居第三,各占12.50%。发生皮肤及附件疾病的患者居多,占31.25%,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占25.00%。使用清热类方剂治疗的发生率较高,占37.50%,其次是使用理血类方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占18.75%,祛湿类和补益类方剂位居第三,各占12.50%。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双黄连注射液,占25.00%,其次是舒肝宁注射液,占18.75%,丹参注射液和痔血胶囊位于第三,各占12.5%。结论:在临床的治疗中,医护人员应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重视,合理地使用中药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方法对近年来上报的43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合统计并加以分析。结果43例不良反应中,共牵涉到9种中药制剂,其中不良发生率以双黄连注射液为最高67.44%(29)。儿童发生率高达27.90%(12)。结论应当对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以重视,并做好监测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07年间发生的30例静脉应用中药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为资料,按不良反应涉及的中药品种、机体系统或临床表现进行分类总结,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与有关特征。结果:发现中药不良反应一般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以穿琥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首;在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治愈为23例,好转为6例,有后遗症为1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临床上使用中药注射液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减少几种注射药物合并配伍,以减少不良反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致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老年人群中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3096例中药注射剂致老年人不良反应病例,从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及ADR的主要表现、转归等多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注射剂致老年人ADR占中药注射剂ADR总体的31.4%;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老年人ADR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占35%,其次是对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25%,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占13.3%;活血类的中药注射剂引起老年人ADR例次最多,占46.8%,其次是清热类注射剂占23.3%和补益类注射剂占14.9%;刺五加注射液引起的ADR病例数最多,占10.3%.因此,对老年患者要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