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及各种术式的选择、比较。方法:共对17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术”、“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囊肿开放术”、“蛛网膜囊肿切除并颞肌瓣贴敷术”及“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结果:所有手术后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引起临床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可以根据其大小及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缓解症状。囊肿部分切除术术后容易复发。颞肌瓣贴敷术能有效防止囊肿复发,效果较好。囊肿-腹腔分流术适于体积较大的囊肿。  相似文献   

2.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4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囊肿-腹腔分流术以及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等. 结果:49例随访时间在2个月~5年(平均2年),随访期内复查颅脑CT显示:囊肿消失12例,囊肿缩小19例,略有减小7例,无变化9例,2例症状复发. 结论:对有临床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充分打通临近脑池及蛛网膜下腔,确切止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 2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17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7例行囊肿大部切除+脑池交通术.结果 24例中19例得到随访.1年内囊肿完全消失率63%,缩小率95.8%,症状改善率95.8%.1例因蛛网膜囊肿巨大(占一侧半球的2/3)行囊肿大部切除+脑室交通术,术后24 h中线结构移位而死亡(CT检查证实).结论 两种术式比较,囊肿-腹腔分流术具有简单、有效、并发症少、安全、无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优越性、疗效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32例,均行囊肿大部切除加脑池交通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a,3例无效,其余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CT随访23例,10例囊腔明显缩小,9例稍有缩小,4例无变化。结论:显微镜下切除加脑池交通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50便均根据头颅CT和MR 诊蛛网膜囊肿后,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50便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充分建立囊腔与周围池之间的 显向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蛛网膜囊肿(IAC)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72例IAC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其中46例行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CTC)检查,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分析影像学检查,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随访。结果 72例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IAC,其中45例手术治疗,27例非手术治疗;46例行CTC检查显示:交通性蛛网膜囊肿(CIAC)13例,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NCIAC)33例。45例术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头痛症状及癫痫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囊肿大小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结论 颅脑CT平扫及CTC对于IAC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有重要意义。IAC的绝对手术适应证为有明确临床症状的NCIAC,IAC的相对手术适应证为临床症状加重或复查CT囊肿增大的CIAC。  相似文献   

8.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是较常见的颅内占位性病变之一,分原发和继发。本组报告32例原发蛛网膜囊肿,其中手术治疗21例。现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及预后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4岁~56岁,20岁以下23例。部位:大脑半球12例,外侧裂池10例,颞极中颅凹底6例,枕大池4例。经CT或MRI测量囊液20mL~240mL不等。合并脑发育畸形4例,脑室扩大3例,单发囊肿25例。症状体征: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视力减退20例,有8例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2例表现为不全偏瘫,9例表现为脑…  相似文献   

9.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T和MRI的发展,颅内蛛网膜囊肿(IAC)被发现逐步增多,如能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微创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我科2003年3月至2005年7月间共诊治20例,经复习有关文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孟辉  冯华  张礼均  李飞 《重庆医学》2002,31(8):733-734
目的 探讨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囊肿-脑池造瘘等手术方法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8例。结果 16例有症状的囊肿术后1周,13例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缓解,2例无变化;3月后复查CT囊肿消失6例,明显缩小11例,缩小1例。并发症:3例一过性发热,1例癫痫发作,1例囊肿腔血肿,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后治愈。本组无死亡。结论 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应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沈华  王汉东  乔梁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2):1257-1259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有效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指征。方法:30例IAC患者中,18例显微镜下行囊肿壁切除,并与脑池、蛛网膜下腔沟通,8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4例行单纯囊肿切除术。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示囊肿基本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囊肿.腹腔分流术一般作为术后复发、高龄患者或婴幼儿的治疗手段;显微手术是大多数蛛网膜囊肿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切除囊肿并充分建立囊腔与脑池之间的交通是手术成功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内镜下囊壁部分切除+囊肿-脑室或脑池造瘘术16例,显微镜下囊肿切除术4例,显微镜下囊壁部分切除+囊肿-脑池造瘘术32例,囊肿-腹腔分流术20例。随访6个月~6 a(平均2.2a)。结果:67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有效率93.1%,随访CT或MRI显示83.3%(60/72)幕上蛛网膜囊肿体积显著减小,幕下蛛网膜囊肿体积无明显变化但症状显著改善。结论:有症状的蛛网膜囊肿患者均应积极治疗。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预后有重要意义。神经内镜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应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脑电监测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 (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 ,IAC)与癫痫的关系 ,以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脑电监测对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癫痫灶局限于脑非功能区者 ,将癫痫灶和蛛网膜囊肿共同切除 ;癫痫灶局限于脑功能区者 ,将蛛网膜囊肿切除的同时 ,或对癫痫灶行以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 ,或行癫痫灶热凝术加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 ;癫痫灶不局限者 ,仅切除蛛网膜囊肿。结果  16例IAC患者中完全不发作者 8例 ,显著改善者 5例 ,无变化者 3例 ,未见癫痫发作加重者。结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 ,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的同时 ,应用脑电监测对癫痫灶进行手术 ,对IAC伴癫痫患者的治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益民  杨应明  袁军 《河北医学》2001,7(6):492-495
目的:提高对颅内囊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能力和对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疗水平,减少复发率。方法:通过本院2例颅内肠源性囊肿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及近20年系统文献复习(共报道17例),对颅内肠源性囊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归纳,总结果,结果:文献统计资料中有详细资料 共有11例,加上我院2例典型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其中全切除共7例,随访2-5年均未见复发,效果好,结论:颅内肠源性囊肿除具有压迫邻近结构的神经定位体征外,常具有以下特点:(1)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2)常合并脊柱和/或躯体其他部位畸形;(3)囊肿多位于中线结构。手术全切除囊肿是治愈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3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是脑实质 外囊性良性占位性病变,如能早期诊断和采取适当的外科治 疗,预后良好。总结我院1992年1月至2003年6月治疗的36 例,就诊断和治疗问题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4岁20例,4~7岁11例,8 ~18岁4例,>19岁1例;囊肿部位:中颅凹27例,前颅凹6例, 后颅凹3例,大脑凸面2例;病程1个月至6年,平均(1.3±2.5) 年,8例有外伤史,其中7例为偶然发现,2例有脑膜炎病史。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36例有颅内高压症状者30例,癫痫发作8例,局限性颅骨 隆起7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发生率、治疗原则和预后。  方法 :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 2 0 6例 ,其中颅内多发动脉瘤 16例 ,占总数的 7.8%。 15例有两个动脉瘤 ,1例有 3个动脉瘤。 33个动脉瘤中 ,后交通动脉瘤占 75.8% ,眼动脉瘤占 12 .1% ,前交通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分别占 9.1%和 3.0 %。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一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 14例 ,分期手术处理 2个动脉瘤 1例 ,另 1例仅处理 1个动脉瘤。  结果 :优良 15例 ,轻残 1例。  结论 :尽可能一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的3例患者共3枚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应用多个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总结并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共应用支架6枚,其中Neuroform支架5枚,Enterprise支架1枚.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动脉瘤致密栓塞2例,瘤颈残留1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永久并发症.经7~21个月的临床随访,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临床症状加重,亦未发生再出血.Pubmed数据库检索共得到5篇相关文献,结合本组资料,应用该技术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共21例.技术成功率为95.2%(20/21),报道即刻栓塞结果的18枚动脉瘤中16枚(88.9%)达到致密栓塞或瘤颈残留;发生与技术相关的暂时性并发症5例(23.8%),未发生任何技术相关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Y型"支架植入技术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初步可行,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于对大宗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后作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4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的指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病例,其中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32例、囊肿分流术17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较顺利,术后未出现导致患者死亡、致残的严重并发症。开颅手术组中,96.9%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37.5%;分流手术组中,82.3%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17.6%。结论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和囊肿分流术均在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较囊肿分流术对促进颅内蛛网膜囊肿缩小消失也许存在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