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特点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再出血风险也高。虽然近年来治疗进展较快,但仍有30%~80%患者在曲张静脉消失前发生再出血,EVB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常见的出血原因。准确预测EVB的危险性,对预防出血、改善预后都很重要。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方法分析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资料190例,并评价各危险因素对EVB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迎娣 《北京医学》2014,(3):208-20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约50%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每年有8%的肝硬化患者新发食管胃静脉曲张,同时8%的患者由小静脉曲张发展为大静脉曲张。 EVB的年发生率为5%~15%,第一次EVB的病死率高达20%~30%。随着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的发展,大大减低了出血的风险及病死率,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1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32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我科住院的60例诊断为肝炎肝硬化合并EVB,并经胃镜排除了其他原因出血的患者(部分患者病情危重,胃镜检查在病情稳定后进行),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4.
<正>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占消化道出血的第一位。内镜下连续套扎治疗EVB是近几年刚在国际上应用的新方法。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Speedband五环连续套扎器为5例EVB患者做了治疗,初步显示其优点及不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42~64岁,平均54岁。均为肝硬化伴EVB,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1例。食管重度静脉曲张3例,中度曲张2例,无胃底静脉曲张。近期出血患者在控制活动性出血后进行套扎。  相似文献   

5.
陈鲜棠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39-494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救、病情观察,观察患者呕血和大便颜色、量的变化,正确估计出血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及尿量的变化,使护理人员能够正确判断本病的危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出院55例,转外科手术3例,死亡1例,未愈放弃治疗1例。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上述护理方法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肝昏迷和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且往往复发,因此,寻找病因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重要的健康护理问题。对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7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护理对策,预防再出血,降低病死率,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肝硬化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严重并发症之一 ,出血量大 ,病情凶猛 ,病死率可达4 0 %以上。我院于 1998年 7月— 2 0 0 3年 7月分别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共 4 8例 ,临床疗效满意。本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均经B超或胃镜证实为肝硬化 ,EVB ,所有患者均有呕血和 /或黑便。将 4 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即奥曲肽组 2 1例 ,垂体后叶素组 2 7例。二组在性别、年龄、出血量多少及肝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食管静脉口张破裂出血(EVB)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重症、急症,大约三分之一的肝硬化患者最终将发生出血,而其中近二分之一将死于第一次出血,因此对出血的预测并制订合理的防治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肝硬化合并EV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出血组(n=216)和对照组(n=182),统计分析EV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与EVB呈正相关,而PLT则与EVB呈负相关。结论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PLT均为肝硬化EVB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1]。该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  相似文献   

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50%。首次出血后存活的患者在2年内再出血的危险性可达80%[1]。因此,临床上出血的病情观察、果断准确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积极护理及做好健康指导,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复发,对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食管静脉曲张(EV)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EVB可导致肝功能衰竭,且再出血率高,其死亡率亦高,因此,预测EV病人是否可能发生EVB,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吴军  闫雪华 《甘肃医药》2011,(8):474-476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者常伴有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年发生率5%~15%,首次出血死亡率可达15%~35%,存活者再出血率高达80%,死亡率高。常规治疗由于各种技术原因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放射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力求治疗方法具备安全、微创、病死率低、近期及远期效果满意的特点,放射介入技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在9%~29%。我院近3年来收治EVB13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本组中男11例,女2例,年龄28~65岁,平均51±10岁,全部病例均住急诊胃镜确诊为EVB。其中5例有类似出血史,3例已行脾切除术。按期出血量属大出血11例,8例  相似文献   

15.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是肝硬化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类 ,其特点是 :来势凶 ,出血量大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我院 1996年 2月~ 2 0 0 2年12月共收治EVB患者 2 4 2例 ,除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外 ,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得当的护理措施 ,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EVB患者 2 4 2例 ,男 15 8例 ,女 84例 ,年龄 14~ 82岁 ,平均 5 0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 180例 ,丙型肝炎肝硬化 12例 ,酒精性肝硬化 2 0例 ,肝癌合并肝硬化 2 5例 ,布—加综合征 5例。其中药物止血4 7例 ,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 30例 ,内镜下硬化剂…  相似文献   

16.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起病急,出血量大,首次出血病死率超过50%,未治患者再出血率高达60%[1]。国际上推荐的内镜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套扎(EVL)和硬化剂注射(EVS)两种。近年来我们采用EVL联合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与单纯使用EVL及EV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的安全性、止血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食管静脉套扎术(EVL)对150例食管静脉曲出血(EVB)患者进行内镜介入治疗。结果:EV消失者为46例(30.6%),EV减轻104例(69.4%),无效者为0,止血成功率达98.6%,术中无并发症发生。近期再出血5例。肝硬化患者135例随访3~30个月。死亡16例,病死率11.8%。结论:EVL是减轻或消除曲张的食管静脉,防止EVB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治疗肝硬化EV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腹部B超和MSCTP对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35例于湘雅医学院附属三医院消化内科2012-01~2013-12期间住院且被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MSCTP和B超等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已行B超检查患者120例,已行MSCTP检查80例,同时行两种检查患者65例。分出血组及非出血组作对比研究。结果 B超和MSCTP对预测肝硬化EVB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新志 《中外医疗》2011,30(11):67-68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治疗后再次出血的高危因素和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58例EV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合并肝癌者,出血组的以往出血次数、转氨酶、甲胎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非出血组,而服用心得安比例低于后者(P〈0.05);单纯肝硬化者,出血组的以往首次出血时间、EVS治疗次数、转氨酶、心率高于非出血组,服用心得安例数少(P〈0.05)。结论 EVB治疗后,合并肝癌,或心率、AST数值明显升高者,1个月内再出血的发生率较大。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有造于预防EVB再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因素并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择取EVB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寻找诱因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门静脉压力过高是导致EVB的最主要原因,其余还有饮食不当、情绪过激等.护理后两组出血率分别为研究组16.67%,对照组40.00%;满意度分别为研究组96.67%,对照组73.3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EVB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