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里的结石大多数是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胆囊结石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清楚。但就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肝脏分泌的过饱和胆固醇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胆汁中胆固醇如何从胆汁溶液中析出来的是研究胆囊  相似文献   

2.
胆石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结石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已很成熟,但人群中过高的发病率使胆囊结石病的预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关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从Admirand和Small基于热力学的生理化学解释转移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胆汁成分的改变,肝脏代谢紊乱分泌过饱和胆汁,胆固醇凝脂泡及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促成核因子和抗成核因子作用的失衡等。本文就肝脏和胆囊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胆囊胆固醇结石成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迄今为止,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仍然保持相当高的比例,以往关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从Admirand和Small基于热力学的简单生理化学解释转移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胆汁组成的改变,肝脏分泌过饱和胆汁,胆固醇凝脂泡及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促成核因子和抗成核因子作用的失衡等[1]。近年来对上述病理因素作了很多研究,本文就胆囊粘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以及遗传因素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胆囊是由粘膜、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和外层浆膜组成的囊状器官。它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胆囊粘膜上皮能…  相似文献   

4.
胆囊结石由综合性因素所致,病因十分复杂。是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易患鼠(C57L)和兔患鼠(AKR)肝胆脂质代谢和分泌的特征以及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状况。结果:无论结石餐前后C57L鼠肝内胆汁中脂质分泌率均明显高于AKR鼠,而肝内胆固醇含量却显低于AKR鼠;结石餐干预后C57L鼠肝内胆汁中胆固醇分泌率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AKR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在C57L鼠,脂肪肝则出现在AKR鼠。结论:胆道胆固醇的高分泌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结石基因决定了C57L鼠肝内胆汁中胆固醇的高分泌和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易患性,成石胆汁形成在肝内胆管,先于胆囊结石的形成;肝内胆汁中胆固醇和胆酸的低分泌可能与AKR鼠脂肪肝的发生和胆囊结石的免患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例胆囊内纯胆固醇结石和5例胆管内色素结石病人的胆石、胆汁进行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在胆色素结石中胆色素占32.24%,胆固醇12.5%,钙2.7%。从胆色素结石病人术后T管引流获得的感染胆汁沉淀物其超微结构和成分均与原胆色素结石相似。在纯胆固醇结石中胆固醇占95.18%,胆色素0.67%,钙1.05%,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结论指出纯胆固醇结石形成与胆固醇过饱和胆汁有明显关系,而胆汁感染和淤滞是胆色素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自国  杜守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75-3375
<正>胆囊结石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升高,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正常情况下胆囊是不会发生结石的,因为在正常胆汁中有一定比例的胆盐、卵磷脂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而不析出,要形成结石必须有一定的成石条件,即胆汁中抗成核因子减少,促成核因子增加,在增加的促成核因子作用下胆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结石。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与结石是否引起胆囊梗阻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较大的结石不易引起胆囊的梗阻,可长期不  相似文献   

8.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形成胆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胆汁淤滞在胆囊、胆管内不能排出;二是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成分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从而导致结石的形成。胆石症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条件、胆囊和胆道的病理改变以及身体的代谢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人们常常会忽略吃药不当也能引起胆石症。现介绍七种能够引起胆石症的药物,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9.
胆汁酸代谢及其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奉典旭  王毅 《医学综述》1998,4(11):597-600
<正>胆固醇结石是多因素多环节作用的结果。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成核抗成核体系失衡、胆囊运动功能障碍是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胆汁酸是胆汁中三种主要脂质成分之一,其代谢过程非常复杂。胆汁酸代谢异常与体内胆固醇失衡及胆固醇结石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胆汁中胆固醇超饱和、成核因子致微泡稳态失衡、胆汁纤溶系统紊乱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胆囊运动障碍,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固醇反向转运,患者患有代谢紊乱综合征等均会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抑成核因子能够干扰微泡和微胶粒对胆固醇的溶解,从而在胆石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血小板并未参与成石胆汁的凝血激活过程,微泡可能为凝血激活过程提供所需的磷脂表面,但凝血激活过程及微泡在胆石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胆囊胆汁和胆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2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方法分别测定了 56例胆囊胆固醇结石及 1 6例非胆囊结石病人胆囊组织和胆汁中白细胞介素 2的含量。③结果 胆囊胆固醇结石组胆囊组织和胆囊胆汁中白细胞介素 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 =6 .0 4、3 .84,q =3 .1 4~ 4 .78,P <0 .0 5、0 .0 1 ) ,且胆囊胆固醇结石组胆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2含量与胆囊胆汁中的白细胞介素 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0 .66 ,P <0 .0 0 1 )。多发结石组胆囊胆汁及胆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2含量与单发结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q =0 .74、0 .1 6 ,P >0 .0 5)。④结论 胆囊组织及胆囊胆汁中白细胞介素 2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并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众多因素参与了胆囊结石的形成过程,如胆汁胆固醇成核异常、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以及成石基因、胆囊动力功能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本文对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及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胆囊胆固醇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其成因非常复杂。从机制上而言,其形成大致可以概括为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成核增加及胆囊排空障碍三个方面。其中,肝脏胆固醇分泌增加、胆汁胆固醇浓度过饱和致使胆汁中胆固醇结晶析出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键步骤,而这一步骤的形成原因涉及饮食摄入不当、肠道吸收增加以及肝脏胆固醇代谢及调控异常等多个方面的多个基因。  相似文献   

14.
陈小微  蔡建庭 《浙江医学》2002,24(5):317-319
胆石病是世界性的高发性疾病,患者占人群的10% ,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胆石病的形成原因复杂 ,其中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是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成核、凝聚、生长和固化的结果 ,涉及到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胆盐代谢异常、蛋白质异常和胆囊生理改变及其他一些潜在的因素。为了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胆石病 ,众多学者在胆石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笔者就此作一简要的综述。胆固醇的过饱和是人类胆囊结晶形成的重要因素[1]。众所周知 ,在体内胆固醇主要由肝脏合成 ,以非酯化状态存在于胆汁中。作为疏水物质 ,胆固醇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浓度与胆汁成核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例胆囊结石病人和22例正常对照组的胆囊胆汁进行观察及检测,以了解胆固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及对照组的胆固醇单水结晶(CMC)形成过程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汁中形成CMC,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始终没有CMC的形成;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病人胆囊胆汁中IgM、IgG浓度高于色素性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尤以IgG明显(P<0.001),三组胆汁中Ig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汁中IgG浓度与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时间呈负相关(r=-0.899,n=25,P<0.001).结论:胆汁中作为促成核因子的IgG浓度升高可使 CMC形成时间缩短,其成核活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可促进CMC形成,它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肝脏、胆囊及肠道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复习文献,综述如下。1 肝脏代谢障碍的致石作用19世纪6 0年代末,Small和Rapo阐明了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的理化基础,并提出肝脏分泌胆固醇过多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1] 。肝脏胆固醇代谢障碍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关系密切。Sa  相似文献   

17.
对一组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的胆囊行病理,粘液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测定胆汁中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成份,并与正常组,胆囊胆固醇结石组比较发现其地团醇浓度显著增高;过饱和胆固醇沉着,聚集在胆囊粘膜上,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成泡沫细胞,并刺激粘膜增生,隆起形成胆固醇息肉。  相似文献   

18.
在胆囊胆固醇息肉形成机制中,患者胆固醇代谢紊乱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是主要因素,还包括胆道动力学因素及胆囊黏膜吸收胆固醇功能异常。本文介绍国内外对胆固醇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胆固醇结石与饮食营养有密切关系。我们对接受致石饮食豚鼠给予绿茶,观察豚鼠成石情况。结果表明,绿茶具有预防豚鼠胆固醇结石形成作用,其主要机理是绿茶能抑制豚鼠胆囊胆固醇吸收功能,防止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检测OPN及胆固醇在25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结石组)和10例非胆囊结石患者(非结石组)胆囊胆汁中的含量。结果:结石组患者胆汁中OPN含量明显低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OPN含量与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OPN的低表达,且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成负相关,提示OPN可能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