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公英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方含公英30g,白芍、瓜蒌皮、法半夏、香附各10g,元胡12g,甘草6g,黄连3g。胃剧痛加百合、乌药、九香虫;恶心呕吐加砂仁、陈皮、竹茹;暖气频加佛手、苏梗、旋覆花;食欲不振加鸡内金、神曲、炒谷芽、炒麦芽;反酸加浙贝、海螵蛸;口苦粘腻加焦栀子、厚朴;大便不畅加广木香、槟榔。日1剂水煎服;20日为1疗程。结果:治愈18例,有效5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  相似文献   

2.
3.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胀”、“胃脘痛”范畴。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9年-2006年以来,运用辨证治疗本病8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仁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给予三仁汤加味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普利胃炎胶囊、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25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为68.75%。结论三仁汤加味可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 ,近几年来由于胃镜的普及 ,本病发现率明显上升。笔者自 1 997年~ 2 0 0 0年 9月用自拟胃炎汤治疗本病6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2例中男性 39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1 0~ 71岁 ,平均 36岁 ;病程 1个月~ 1 2年。治  相似文献   

6.
李锦成 《四川中医》1998,16(3):27-27
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缠绵难愈。笔者应用自拟胃炎散治疗浅表性胃炎118例收到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18例中,男性53例,女性65例;年龄18一刀岁34例,31-40岁对例,41-50岁24例,sl-70岁11例;病程最短者3例,最长者15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镇检查确诊,并排除其它类胃病。【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蒲公英200g,白节。柴胡、积实、香附、黄茂、延胡索50g,白芨60g,木香、檀香各30g。辨证加减:寒邪犯胃加良姜或吴荣英;肝胃横逆去黄茂加怫手片、沉香研胃郁热加左金丸;阴虚胃病去木香、檀香加抄参、…  相似文献   

7.
郑斌 《四川中医》2002,20(5):34-35
以自拟胃炎汤治疗慢性浅表胃炎92例,并与西药组46例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率69.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对照组40伽.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1.25%、100.00%与72.50%、8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2004年9月笔者用胃炎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4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胃病 ,如不及早治疗 ,可发展成萎缩性胃炎甚至恶变。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法 ,其临床症状也颇复杂。我院筛选的胃炎处方 ,通过丸剂和汤剂相比较 ,共观察治疗 2 2 0例 ,现将两剂型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 2 0例中男 15 6例 ,女 6 4例 ;年龄 2 0~ 70岁 ;病程在 1~ 2 0年以上者占 5 1 1%。经胃镜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2 2 0例 ,其中合并胃粘膜脱垂 9例 ,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 7例 ,慢性食管炎 33例。2 治疗方法  将 2 2 0例患者分为 4型 ,肝郁气滞型 6 2例 ,脾胃虚寒型30例 ,脾胃湿热型 5 7例 ,脾…  相似文献   

11.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8月 ,我院门诊应用蒲公英配合德诺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患者 44例 ,并与同期应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的 44例进行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按照《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彭勃主编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院脾胃病专科门诊与腔镜室合作利用自动煎药机煎取中药液胃炎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2 13例 ,共煎 70 0余付 ,合 14 0 0袋现成汤药 ,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将体会举隅于下。中西医学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概念、病因、病机等方面均有专著问世 ,且较详尽 ,治疗上亦各有千秋 ,疗效各异。笔者近年来结合我地区胃炎的特点 ,从临床角度分析 ,在临症中所见病例大凡以单纯某个证型出现较少见 ,该病是以胃气壅滞为主 ,久则化火动血 ,或随情志、饮食、气候变化而症状不同 ,虚实相兼 ,寒、热、湿、食、气、血、瘀错杂多见。析之胃炎病在中医内科学上涵盖了“胃痛”、“痞满”、“呕吐”、“吐酸”、“嘈杂”、“呃逆”等病名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寻求一个疗效确切、通治的方子十分必要。再参考现代医学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模式 ,在增加胃动力 ,制酸、抗菌、利胆、止血、黏膜覆盖、助消化、解痉止痛等 8个方面 ,遣方选药 ,这样不仅中医师可以进行辨证用药。西医师也可对症用药 ,基于以上思路 ,笔者根据 30余年临床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研制了一个 2 6味药的治胃炎汤 ,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蒲公英 2 0 g、黄连 6g...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胀"、"胃痞"、"胃脘痛"的范畴,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4.
藿连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杰斐 《四川中医》2000,18(12):17-18
笔者于 1993年~ 1999年 12月采用藿连汤加味治疗活动性慢性浅表性胃炎 80例 ,取得满意疗效 ,并与西药对照组 4 0例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80例中 ,男性 53例 ,女性 2 7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70岁 ,平均 4 0 1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2 0年 ,平均4 11年。对照组 4 0例中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68岁 ,平均 38 8岁 ;病程最短 8个月 ,最长 2 1年 ,平均 4 5年。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具有可比性。1 2 病例选择  12 0例均符…  相似文献   

15.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寅章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56-556
慢性浅表性胃炎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6年以来对本病患者通过临床辨证 ,分型治疗 78例 ,取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中 ,男 53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岁以下 3例 ,2 1~ 4 0岁 39例 ,4 1~ 60岁 2 3例 ,61岁以上 13例 ;病程 1年以上 16例 ,2年以上 33例 ,3年以上 14例 ,4年以上 8例 ,5年以上 7例 ;均有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史 ,经西药对症治疗而疗效不持久 ,胃镜检查证实为浅表性胃炎 ,排除其它疾患而引起的胃部疼痛诊断明确者。2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肝胃气滞型、脾胃虚弱型、郁热蕴胃型及胃阴不足 4型…  相似文献   

16.
王春云 《天津中医药》2005,22(4):326-327
笔者自2001-2004年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几年来,笔者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辨证治疗该病5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孙佳丽  吕瑞民 《光明中医》2014,29(2):365-366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类胃炎长期持续存在,但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后者常合并肠化生,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因此慢性浅表性胃炎应当受到重视.西医根据症状主要采取促进胃肠动力,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根据病因、病位、病性、正邪关系进行辨别、分析,将患者生活环境,体质强弱和疾病规律综合考虑,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