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鼻科角度论鼻眼相关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兵 《眼科》2010,19(6):364-366
鼻眼相关外科学是目前学科交叉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强调鼻眼相关疾病的概念,对鼻科、眼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及影像科等相关学科均非常重要.目前鼻科更多关注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与眼科的合作和需求重视不够,同样眼科对鼻眼相关疾病关注也较少.只有学科间的密切合作,对涉及各学科的问题更专业化处理,鼻眼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由此促进鼻眼相关外科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35例眼科首诊的鼻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经眼眶、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确诊均为鼻科疾病.结论 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是鼻眼相关疾病的解剖基础,CT扫描有助于对此区域病变的早期诊断,眼科医师在排除患者眼科疾病的情况下,及时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避免了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鼻眼相关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和治疗等临床特点及其诊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141例鼻眼相关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泪囊炎16例、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15例、鼻窦囊肿致眶内并发症11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16例、外伤性鼻眶骨骨折65例.结果141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影像学、病理学和手术探查等均明确诊断.治疗后,16例慢性泪囊炎溢泪症状均消失;15例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痊愈;11例鼻窦囊肿,术后视力、突眼、复视不同程度改善;18例良性肿瘤,术后突眼、复视、视力下降、溢泪不同程度改善;16例恶性肿瘤治疗后,复视、眼球运动及视力障碍、突眼、溢泪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缓解;65例外伤性鼻眶骨骨折获痊愈(9例伴视神经损伤中,4例视力有较明显提高,5例视力改善不明显;2例伴眶内侧壁异物在鼻内窥镜下取出).结论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影像学在诊疗上有重要的价值,鼻内镜下鼻内径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有明显的优势,鼻眼相关疾病常首诊于眼科,应引起相关学科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眼视光学杂志》2010,(1):14-14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将于2010年8月存温州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现代眼-鼻相关微创外科”培训班。现代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是一门以内镜微创技术为主要手段,以“视神经、眼眶/眼整形及泪道疾病”为主要范围的新兴学科。培训班从理论、尸头操作、手术演示三个层面系统讲授。主要内容包括:眼一鼻相关微创外科的应用解剖;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5.
汪琼  陈敏  孙群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7):1358-1360
目的:提高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我科2006-03/2013-06收治的首诊于眼科的鼻科疾病患者3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39例经眼眶、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确诊,37例治愈,2例恶性肿瘤。

结论:部分鼻科疾病早期往往无鼻部症状,以眼科症状就诊, 如眼科医生对此认识不足极易误诊,因此, 对眼科治疗无效时需请耳鼻咽喉科会诊,并提高对鼻眼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6.
黄圣松  余敏斌 《眼科学报》2003,19(4):227-231,243
近年来,内窥镜下手术在眼科的应用有了很大进展,并且逐渐展现出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直视下操作、安全有效的优点。眼内窥镜联合激光可应用于青光眼前房角手术、青光眼睫状体光凝术、周边部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等等;另外泪道内窥镜在泪器疾病中的应用、鼻内窥镜在鼻眼相关手术中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眼内窥镜的应用开创了眼科微创手术时代。本文就眼用内窥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开展,以及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促使人们应用鼻内窥镜技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l]。我院于lpo3年4月至lop年1月用鼻内窥镜行具窦手术,治疗5例具眼相关疾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6岁一月岁,主要临床资料(表1)。手术方法:(l)采用德国stors公司生产鼻内窥镜(”、M、7ff)及配套鼻窦错。(2)本组病例除1例6岁男孩全麻下施术外,其余病例均为局麻下完成手术;所有病例均于鼻腔内操作,取钩状突前缘切口,首先切除钩突,然后据具体病变开放所需…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我科于1994~2003年间收治的78例鼻眼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眼视光学杂志》2011,(3):197-197
2011年6月16日至19日,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医院将在浙江省杭州市天元大厦酒店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J50-11-11)首届“全国眼鼻相关微创外科高峰论坛及泪道疾病微创治疗”培训班。培训班将首次在眼科界采用最新型高清内窥镜进行眼眶、视神经、泪道及鼻内窥镜鼻窦外科的现场尸头解剖演示,特邀4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该领域的前沿内容进行精彩演讲,特别对泪道疾病中最令人关注的6大主题进行全方位授课以及现场手术直播。  相似文献   

10.
鼻源性眼球突出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广科  吴众  马崧  谢卫民 《眼科研究》2003,21(4):373-373
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二者仅有薄骨板相隔,感染、肿瘤、外伤和鼻窦占位性病变常侵人眶内而出现视力障碍、突眼等症状,患者常先就诊于眼科,不能及时明确病因而误诊。本文对我院1990~2000年收治的36例资料完整的鼻源性眼球突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鼻眼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1.
眼、耳、鼻先天性畸形多发,严重影响相关器官的功能和颜面部外观,同时还会引起相关器官的炎症性疾病,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困难。本期专栏针对这几类先天性畸形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行报道,总结治疗经验,以期推进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是临床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但两眼的鼻侧颞侧都有翼状胬肉则极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并从细胞因子角度复习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OCT)测量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方法应用哥白尼Soct对75只正常眼进行经黄斑中心凹的星状扫描,扫描长度7 mm,测量黄斑中心小凹,颞侧、颞上方、上方、鼻上方、鼻侧、鼻下方、下方、颞下方八个方向,分别距中心小凹距离50、150、500、1000、1500μm的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厚度,共计3075个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和检验。结果正常眼黄斑中心小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为(143.15±13.57)μm,正常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左右眼别之间,男女之间在1000μm处颞侧、上方、鼻侧、鼻下方、下方、颞下方的神经上皮厚度在统计学上有差异。中心小凹1000μm外鼻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大于颞侧神经上皮厚度。结论 OCT能够精确测量正常活体黄斑视网膜厚度,正常值的测定结果有利于对黄斑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客观、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频域干涉光断层扫描仪(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观测正常人眼脉络膜厚度,并观察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临床观察研究.对2010年6~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无视网膜或脉络膜疾病的109人(109只眼)应用Cirrus HD-OCT行黄斑部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及颞侧每隔500μm直至2500μm的脉络膜厚度.并评估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眼别及性别的关系.结果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平均厚度为(298.13 ±44.56)μm,明显厚于其鼻、颞两侧部位(P<0.01).由中心凹向鼻、颞两侧脉络膜厚度逐渐变薄,且距中心凹同等距离颞侧脉络膜厚度明显大于鼻侧脉络膜厚度(P<0.01).中心凹下平均脉络膜厚度与性别、眼别无关,与年龄呈负相关(r =-0.48,P<0.01).结论 脉络膜厚度与所处位置有关,与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泪囊鼻腔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二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23例(25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1例12眼,行传统经皮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12例13眼行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 A组治愈11眼(91.67%).B组治愈13眼(100%).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泪囊炎23例(25眼)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同期处理相应鼻部疾病,术后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2眼,好转3眼。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损伤小,面部无瘢痕,并能同时处理鼻部疾病,防止吻合口粘连,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加强换药随访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67例(77眼)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随访观察1~1.5a。结果治愈69眼,好转5眼,无效3眼。有效率96.1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手术创伤小,面部不留瘢痕,还可同期处理鼻腔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CT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的改变及视野缺损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将POAG患者158例158眼作为POAG组,其中早期81眼,中期47眼,晚期30眼,选取同期体检无眼部相关疾病者50例50眼作为对照组.检测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及视野平均缺损值,POAG患者随诊3mo观察连续性变化.结果:POAG组随诊前及随诊3mo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低于对照组,视野平均缺损值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OAG患者各部位RNFL厚度、视野平均缺损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部位RNFL厚度高于中期、晚期POAG患者,视野平均缺损值少于中期、晚期POA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AG组随诊前和随诊3mo各部位RNFL、视野平均缺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均呈负相关关系(r=-0.719、-0.615、-0.681、-0.518,均P<0.05).结论:OCT可监测POAG患者RNFL厚度变化,且与视野平均缺损呈负相关关系,可用于POAG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鼻部疾病所致的眼病临床上常以眼部症状为主诉,易误诊为眼科疾病而延误治疗,故了解有关眼鼻的相关关系的知识对眼科和耳鼻喉科医生至关重要。现将我院1980~2004年收治的128例鼻源性眼病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6~72岁。病程15d至3年,其中96例以眼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戴我用劳动保护眼镜后角膜异物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46例(146眼)角膜异物患者,根据其受伤时有无戴用劳动保护眼镜将其分为戴镜组和未戴镜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角膜异物的大小、位置等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年龄、病程、矫正视力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未戴镜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偏低,与戴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组角膜异物直径为(0.46±0.06)mm,未戴镜组角膜异物直径为(0.57±0.08)mm.2者问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组角膜颞下区(28眼,48.28%)和中央区(16眼,27.59%)异物为多见,鼻下区(12眼,20.69%)次之,最少为鼻上区(2眼,3.45%)及颞上区(0眼).未戴镜组角膜鼻下区(44眼,50.00%)、颞下区(24眼,27.27%)和中央区(18眼,20.45%)异物多见,颞上区(2眼,2.27%)及鼻上区(0眼)少见.戴镜组和未戴镜组角膜异物在鼻下区的分布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分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戴用劳动保护眼镜能有效防止异物的进入,但劳动保护眼镜颞下方与面部间有缝隙,异物可从此进入,建议设计时加强颞下方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