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转移骨中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建立"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SCID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20).实验组小鼠背部皮下植入人骨,4周后将移植骨成活鼠随机均分A,B,C亚组,分别注射MD-MBA-231干细胞亚群1×105个/只,1×106个/只及MD-MBA-231人乳腺癌亲代细胞1×106个/只.D组鼠(阳性对照组,未植入人骨)注射MD-MBA-231人乳腺癌亲代细胞1×106个/只;E组鼠(阴性对照组,植人人骨)注射生理盐水.第8周处死所有小鼠,取人骨、鼠骨组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中CXCR4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小鼠模型中B组骨转移率最高(77.8%,P<0.05).B组中人骨转移灶CXCR4抗原表达高于C、D组骨中的表达(P<0.05);B组CXCR4 mRNA表达水平是C组8.4倍、D组28.4倍.结论 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推测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34-45岁之间的女性,其致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发生转移,目前,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到65%~75%。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发生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26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的情况进行随访,分析骨转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6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有25.3%(67/265)发生骨转移。术后1~5年骨转移发生率较高,为79.1%,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为椎体、骨盆、肋骨、胸骨等。乳腺癌患者术后是否出现骨转移在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癌基因CerbB2表达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肿瘤大小、TNM分期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无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5.
马钱子碱对裸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钱子碱对裸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乳腺癌MDA-MB-231骨转移裸鼠模型,2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马钱子碱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C)和对照组(D),分别予6.90、3.45、1.73 mg.kg-1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各组裸鼠生存状态和肿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评价抑瘤率;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和骨转移情况。结果马钱子碱处理组(A、B、C)与对照组(D)相比,裸鼠生存状态良好,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A组61.4%、B组50.5%、C组17.5%(P〈0.05)。结论马钱子碱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与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9~2010—05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并在随访期间均行骨扫描检查的患者共31例,根据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检测结果阳性或阴性,将31例患者分为两组,并对各组患者骨扫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组患者19例,有骨转移的12例(12/19);无骨转移的7例(7/19)。2)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前哨淋巴结阴性组患者14例,有骨转移的2例(2/12)无骨转移的10例(10/14)。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中前哨淋巴结探测结果与骨转移发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化疗组:化疗加双膦酸盐类;综合治疗组:化疗加双膦酸盐基础上,同步行局部放射治疗:采用6 MV-X线,照射剂量为30~45 Gy。结果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5.4%,综合治疗组为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2、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7%、7%,综合治疗组的2、5年生存率分别为3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后持续中位间分别为20.5、11个月。结论放疗同期化疗加双膦酸盐综合治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明显,疼痛缓解后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正>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处于第1位,且绝对数还在继续上升[1]。肺癌的预后很差,其5年生存率只有10%20%[2]。众多研究表明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其发生率为30%20%[2]。众多研究表明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其发生率为30%70%[3]。本研究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资料,探讨影响肺癌骨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可随访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2.6∶1,年龄4570%[3]。本研究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资料,探讨影响肺癌骨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可随访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2.6∶1,年龄4580岁,中位年龄62.5岁。肺癌的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5,(10):1105-1108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的30例患者使用口服加味阳和汤加减联合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从治疗后骨转移灶、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及高钙血症和碱性磷酸酶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1试验组在改善骨转移灶方面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高钙血症及AK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内乳动脉置泵化疗对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4例,其中区域性化疗32例(A组),全身化疗32例(B组)。比较两组的化疗后骨转移病灶修复情况及化疗后毒副反应资料。结果两个化疗周期后两组患者转移病灶修复情况,治疗后2周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恶心呕吐等临床毒性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即时动脉置泵施行区域性化疗不仅可行,且其化疗不良反应明显较静脉化疗低,骨转移灶转归好于静脉化疗。期望在今后的乳腺癌治疗中,动脉内置泵施行区域性化疗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含氮双膦酸盐(择泰)注射液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给予择泰4mg,每月一次,1个月为1周期,治疗5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止痛:显效11例,占30.0%,有效19例,占50%,无效8例占20%,总有效率80.0%。38例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效22例,占58%,有效9例,占24%,总有效率31例,占82%。不良反应:流感样症状(约9%),包括骨痛(9.1%)、发热(6.7%)、疲乏(4.1%)、寒战(2.8%)以及关节痛和肌痛(约3%)。结论择泰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的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63例,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心理、疼痛和便秘、用药、皮肤及安全进行相应的护理,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显效38例,占60.3%;有效19例,占30.2%;无效6例,占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 对乳腺癌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探讨TNP-470 对大鼠诱发乳腺癌的阻断、抑制作用.方法 取100 g左右雌性大鼠0.01%浓度EDNA水溶液供大鼠自由饮用,共14周.第12周出现微小结节,至第14~15周,癌结节达0.2~1.0 cm,诱癌成功率为100%.于诱癌大鼠第11周开始,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TNP组,分别为10只及15只:TNP组隔日腹腔注射20.0 mg/kg TNP-470共10次;对照组给予1%乙醇盐水10 ml/kg,10次.至诱癌满16周,断颈处死动物.切除2组乳腺肿瘤,用生理盐水浸洗后,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上机检测细胞增殖指数.观察比较2组大鼠乳腺癌的增殖指数.结果 TNP组增殖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P-470可明显减轻化疗诱发的大鼠乳腺癌变并延缓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云克和89Sr联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对22例确认为骨转移癌患者89Sr治疗,每次剂量3~4mCi静脉给药,间隔3个月;5d后注射89Sr静脉滴注云克22mg/d,连续10d,每月一疗程,连用3~6个月。结果本次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2例,疼痛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0例,轻度缓解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0%。骨病灶的消除:全组病例骨病灶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2例,4例稳定或无效,有效率为81.82%。结论云克和89Sr联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癌性疼痛,取得了很好的止痛效果,对转移癌引起的骨质破坏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和IL-11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评价双磷酸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10例,其中骨转移组100例,无骨转移组110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介素-11(IL-11)水平.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双磷酸盐骨膦治疗.对比3组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对比乳腺癌骨转移联合检测Tracp5b、IL-11和单独检测Tracp5b、IL-11和CE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3].比较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IL-11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和乳腺癌无骨转移组(P〈0.01).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IL-11、CEA的敏感度(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CEA的特异度(P〈0.01).治疗后血清Tracp5b、IL-11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清CEA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检测破骨细胞相关性指标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明显降低了漏诊率,优于CEA的诊断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