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Blumberg在1964年发现澳大利亚抗原,并由Prince等人证实了澳抗与HB的关系后,各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迄今为止,多数认为HBV是一种非杀细胞性病毒,意即HBV侵入机体后,所发生的肝内、肝外的损伤,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等均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1969年Almeida,1972年Dudley,Meyer Zum Bus-  相似文献   

2.
借助四种免疫学方法,研究了雷公藤去皮根的提取物—雷公藤总甙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证明:雷公藤总甙是一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剂。其抑制细胞免疫的表现是:抑制新西兰白兔局部异种GVHR,并延缓同种异种植皮排斥的时间;抑制体液免疫的表现是:延  相似文献   

3.
近年应用免疫学方法研究,已发现多种单味和复方中草药有免疫抑制作用,临床应用治疗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免疫抑制中草药具有特点:免疫抑制作用多有一定的选择性;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多数中草药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5.
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在我国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近年来,雷公藤的各种提取物及有效成分在各类免疫性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雷公藤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应用的状况,并认为雷公藤作为一种极有潜力的免疫抑制药物,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
移植物的排斥现象是器官移植外科医师最头痛的问题。为了克服排斥现象给与免疚抑制剂有对却成为移植病人的发病和死亡的主因. 当前有些医师认为,较安全的抑制剂是心得安.JRW0mble等医师时大鼠的实验发现,给与小剂量的心得安后,心肺移植受者的存活时间可增加一倍以上。如给与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起初仅作为杀虫药,后因其多种有效成份的粗提物、精提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疗效而广泛用于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对雷公藤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与调节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现就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所知,病毒不产生典型的内毒素和外毒素,病毒的致病特点取决于病毒的特性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在各种病毒感染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常出现暂时性低下或上升,伴随病毒感染而出现的免疫抑制常成为疾病恶化的主要原因.机体抗病毒的机理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是中和循环内的病毒和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但不能治愈已建立的感染,而细胞免疫不能防止感染,但能排除已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而使感染痊愈。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的免疫抑制能使  相似文献   

9.
谷氨酸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实验动物体内和体外进行了谷氨酸的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谷氨酸对耳肿反应、外周血中T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及特异性抗体形成(红细胞溶解分光光度法,QHS)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延长小鼠同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谷氨酸有希望成为一种低毒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异位内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抑制作用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 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分别每日灌喂槲皮素、丹那唑、槲皮素+丹那唑以及安慰剂,持续治疗3周后热休克并处死大鼠,测量异位内膜体积并取出异位内膜,检测组织学结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和VEGF的表达. 结果 与安慰剂相比,槲皮素[100 mg/(kg·d)]、丹那唑[36 mg/(kg·d)]和槲皮素+丹那唑联合治疗显著减小了异位内膜的体积,但槲皮素、丹那唑及联合治疗后的异位内膜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和丹那唑相比,槲皮素和联合治疗明显抑制了异位内膜组织中HSP70和VEGF的表达,且在后两个治疗组中HSP70及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槲皮素可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异位内膜的生长,并且其抑制效应可能与HSP70和VEGF的表达下降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肯研究转移因子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可能免疫机理。结果发现,过敏性哮喘儿童组血清总IgE浓度明显高于慢性气管炎组,两组IgE各为2476.00±1787.87,241.00±112.43IU/ml(?)±SD;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转移因子治疗后,哮喘组降至1132.14±748.86IU/ml、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此相反,哮喘组Con A-SC活性则由治疗前10.29%±4.10%增至24.69%±6.90%,亦有统计差异(P<0.01)。此两项免疫参数的变化呈负相关。但哮喘组过敏原皮试阳性百分率与血清总IgE浓度呈正栩关;且与治疗后皮试转阴有关。  相似文献   

12.
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免疫机理探讨王萍,王惠琴,邓松华氯氮平在精神科已广泛应用,用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现象也频见发生。氯氮平对白细胞的影响,国内外均有多家报道,原因尚不能明确。本文将服氯氮平后引起白细胞减少患者与眼氯氮平后白细胞不减少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3.
<正> 银屑病系一种原因不明的常见皮肤病。近年来对本病免疫功能研究已有些报导,证明免疫功能异常,但各家报导结果不甚一致。同时对其免疫功能动态研究甚少,因此仍无肯定见解。本文仅就该病91例不同病期和不同损害面积的免疫功能动态进行检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与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免疫抑制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 (Berk)Sacc]简称虫草 ,是虫草真菌 (CordycepsSinensis)的子座及其寄生蝙蝠蛾 (HepialusArmoricans)幼虫尸体的复合物。由于生长条件苛刻 ,天然资源十分紧张 ,近年来用人工发酵法培养出具有相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多种虫草菌丝体 ,如中国拟青霉 (PacilomycesSinensisSp .nov)、蝙蝠蛾拟青霉 (PacilomycesHepialiChen)、虫草菌粉和人工虫草 [亚香棒虫草 (CordycepsHawkesiiGa…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初发现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治疗作用,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雷公藤的各种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已证明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生育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了明显疗效。雷公藤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以抑制为主,并具有双向调节特性。本文就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作一介绍。1雷公藤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1.1对T细胞的作用张罗修等[1]用从雷公藤中分离的9种主要成分在试管内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  相似文献   

17.
张波  张道友  叶任高 《广东医学》1999,20(8):644-645
目的 探讨赛产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的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对29例难治性LN患者用赛斯平联合CTX冲击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 小剂量赛斯平已能诱导难治性LN早期缓解,减少皮质激素和CTX的用量及副作用。在赛斯平停药前,用CTX冲击治疗能够有效防止赛斯平停药后的复发,复发率仅为6.8%。  相似文献   

18.
槐胺碱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脾脏溶血空斑形成,E花环试验,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测定为检测指标,观察槐胺碱(SA)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SA15,20mg/kg降低E花环形成率,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IL-2的产生,但对脾脏溶血空斑形成无明显的影响,SA25mg/kg则减少脾脏溶血空斑形成,降低E花环形成率,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IL-2的产生,表明SA为一种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宿主免疫反应对抑制人乳头瘤病毒(H PV)感染和H PV相关宫颈癌起重要作用。先前研究报道了蛋白质水解活性与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直接相关。本研究旨在调查从宫颈癌中提取的蛋白酶和提纯蛋白酶是否可以调节淋巴细胞增生为植物血球凝集素(PH A)的裂殖素。方法:从浸润性鳞状细胞宫颈癌、鳞状细胞宫颈原位癌患者或正常宫颈妇女的组织样本中提取蛋白酶样本。提取1例健康捐献者的淋巴细胞,在存在或不存在蛋白酶抑制剂的条件下与提取的蛋白酶样本之一共同预孵育,并接受PH A刺激72h。采用噻唑蓝方法(采用胸腺嘧啶摄入率进行重复验证)…  相似文献   

20.
桂枝汤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