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黄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例LC术后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0例中,胆管损伤5例,胆道结石6例,胆漏9例;手术治疗痊愈7例,内镜等微创治疗痊愈13例。结论 胆管损伤、胆道结石遗漏或继发、胆漏是术后黄疸的主要原因;及时对因处理可有效的解除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8月住院手术的241例OC(OC组)、231例MC(MC组)、290例LC(L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残余胆囊发生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术后发生残余胆囊,其中OC组、MC组、LC组各4、13、15例,3组残余胆囊发生率分别为1.7%、5.6%、5.2%。统计学分析显示,O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C组和LC组(P<0.05),而MC组和L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炎症程度、手术方式、术者经验与残余胆囊的发生有关联;32例均通过B超、CT、MRCP、ERCP检查确诊;24例经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9年,症状完全消失;8例采用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变。结论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有效地控制胆囊炎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方式、由具相当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主刀,可以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而再次手术是治疗残余胆囊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胃肠减压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行LC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胃肠减压I组(B组)、胃肠减压Ⅱ组(C组)和胃肠减压Ⅲ组(D组),每组各40例。A组术后拔除胃管,B、C、D组术后保留胃管行胃肠减压,减压时问分别为2、4、6h,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恶心、呕吐等多发生在术后6h内,6h后发生率明显下降;A组发生Ⅱ、Ⅲ级术后恶心、呕吐者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胃肠减压能明显降低LC术后恶心、呕吐等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有急慢性阑尾炎24例患者,利用三孔法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24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85min。术后3-4d出院。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 991年以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C)1 1 0 0 0余例 ,同时附带行阑尾切除 ( LA) 1 2 0例 ,效果良好 ,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6例 ,女 1 0 4例 ,年龄 2 9~ 5 5岁 ,平均39.7岁 ,均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既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 ,其中 6例有急性发作史。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 3个月。手术方法 :取仰卧位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后 ,将腹腔镜与剑突下器械交换 ,摇床成头低臀高 ,左斜 1 5度位 ,另一切口用阑尾钳找到阑尾并将其提起 ,若阑尾紧贴后腹膜 ,操作不方便时 ,可于麦氏点增加一 5 mm切口 ,放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切口切除胆囊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采取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15)与观察组(15),对照组采取传统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手术后有关指标以及发生并发症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20.00%,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比较快,所造成的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切口切除胆囊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采取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15)与观察组(15),对照组采取传统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手术后有关指标以及发生并发症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20.00%,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比较快,所造成的创伤小。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剖腹胆囊切除术的改良术式。我院自2002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MC治疗了227例胆囊良性疾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者痛苦减轻,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在临床上常用于解释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上腹部的腹痛、腹胀、恶心、厌油腻等不适。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LJ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内脏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使其发生率逐渐下降。我院自1992年5月.2003年12月共行LJC手术33085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早期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胆发除术后胆总管直径扩张尚有争议。本文对84例择期胆发除后无症状病人,术后半年以上复查B超,观察其胆总管变化。结果发现:76例没有变化,9例扩张,因此,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多数并无扩张。  相似文献   

14.
师新荣  王韧 《武警医学》2000,11(2):93-93
笔者自1992年9月~1997年5月对87例患者实施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并就切口的设计选择、术中及术后情况做了临床观察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87例,男23例(2644%),女64例(7356%)。年龄19~68岁,平均4352岁,超过60岁的18例(2069%)。诊断:胆囊结石72例,其中合并急性胆囊炎11例,合并慢性胆囊炎61例。萎缩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8例,其中胆固醇息肉6例,腺瘤性息肉2例。急诊手术9例,择期手术78例。87例MC手术中,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由于操作困难而延长切口。术前合并症:糖尿病6例,高血压、冠心病7例,心电图异常16…  相似文献   

15.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手术范围涉及肝、胆、胰、脾、胃肠道、泌尿外科、妇科等多学科领域。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应用更体现了腹腔镜技术的优越性。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们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3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普及运用,其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使得临床外科医生及广大患者越发体会到其优越性。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9月共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病患者共镐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陆晔  陈静  马吉泉 《武警医学》2006,17(12):925-926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 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也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征,系由于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综合征,表现为:右上腹部绞痛、饱胀不适、间歇性黄疸、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一般认为胆囊切除术后约25%~30%可出现一过性的症状,可以很快消失;约2%-8%可因症状持续存在,需积极治疗。我科自1993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36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常需使用镇痛药。由于阿片类镇痛药有致依赖特性 ,故临床上多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为证实赖氨酸水杨酸钠对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 ,我们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进行了观察。1 一般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1 0 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肌肉注射赖氨酸水杨酸钠组 5 0例 ,为A组。肌肉注射哌替啶组 5 0例 ,为B组。A组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1 8~ 5 1岁 ,平均 40 3岁。B组男 2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 9~ 5 2岁 ,平均 41 6岁。两组术前 2 4h均停用一切镇痛药 ,同时术中不使用镇痛药。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9.
胆囊管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腔内打结技术在处理胆囊管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600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打结法处理胆囊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行钛夹法处理胆囊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处理胆囊管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右上腹异物感发生率.结果 A组处理胆囊管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右上腹异物感发生例数高于A组.结论无钛夹腔内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异物感少,无钛夹留置体内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自 1991年 12月开展L C到 2 0 0 0年 12月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72 4 8例 ,发现异位胆囊 11例 ,占同期L C的0 .15 % ,均行L C完成胆囊切除 ,虽操作遇到困难 ,但经过顺利。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1例中 ,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2 6~ 6 4岁 ;全内脏反位 1例 ,右肝发育异常胆囊位于右后位 1例 ,胆囊横跨肝方叶、左外叶脏面 4例 ,胆囊位于左外叶下面 5例11例均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拟行L C入院 ,除全内脏反位术前明确异位胆囊外 ,其余均在术中发现异位胆囊。1.2 方法 造气腹及置镜同正常L C ,肋缘下Trocar穿刺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