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脉压与心脏性猝死风险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脉压(PP)水平与心脏性猝死(S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SCD患者80例,对照组160例.比较两组间基线PP水平,分析不同基线PP水平者发生SCD的风险.结果:SCD患者基线PP水平(53.9±18.5)mmHg高于对照组(47.6±13.6)mmHg(P<0.01);PP水平与发生SCD事件的风险相关,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OR值为1.028(95%CI 1.002~1.056,P<0.01),PP≥60mmHg者发生SCD事件的风险是<60 mmHg者的3.618倍(95%CI 1.436~9.119,P<0.01).结论:基线PP与SCD风险有相关性,PP水平较高者发生SCD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定242例脑出血和208例脑梗死患者24 h ABPM变化,并与280例体检人员的ABPM做对比.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组的24 h平均PP(24h PP)、24 h平均PPI(24 h P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24 h PP的最大分布区域均在60~89 mmHg,分别占64.5%和64.4%;对照组24 h PP最大分布区域在40~69 mmHg,占80.4%;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24 hPPI的最大分布区域均在0.40~0.49,而对照组24 h PPI在<0.40.而且,三组24 h PP、24 h PPI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结论脑卒中病人的PP与PPI较同年龄无脑卒中者明显增加,PP、PPI增加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脉压、脉压指数与老年人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976例60岁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人群集中体检,测量血压,计算脉压、脉压指数,按脉压(≤60 mmHg、61~80 mmHg、81~100 mmHg、>100mmHg分为4个水平)及脉压指数(<0.4、0.41~0.5、0.51~0.6、>0.60分为4个小组),分析不同脉压、脉压指数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脉压、脉压指数有关(P<0.05).结论:脉压及脉压指数与老年人冠心病密切相关,且随着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升高,冠心痛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24小时平均脉压和诊所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并比较24小时平均脉压和诊所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 方法选择433名初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所有入选病例测量非同日3次诊所血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①根据24小时平均脉压水平分为4组,即A组24h PP<40mmHg;B组40mmHg≤24h PP<50mmHg;C组50mmHg≤24h PP<60mmHg;D组24h PP≥60mmHg.②根据诊所脉压水平分为4组,即A组CPP<40mmHg;B组40mmHg≤CPP<50mmHg;C组50mmHg≤CPP<60mmHg;D组CPP≥60mmHg.③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结果 24小时收缩压、24小时平均脉压、诊所收缩压和诊所脉压均与LVMI显著相关(r=0.339、0.279、0.221、0.155,P<0.01),并且24小时血压参数与LVMI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诊所血压参数;收缩压和脉压均表现为左室肥厚组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01),而舒张压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左室结构正常组比较,向心性肥厚组的平均年龄最大(53.3±8.7 vs 48.1±8.6,P<0.001),而且高血压病史最长(72.4±107.8 vs 32.1±55.2,P<0.01). 结论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结构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诊所脉压比较,24小时平均脉压更能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EH患者106例,同时行动态血压(ABPM)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以PP<60 mmHg(A组,n=52),PP≥60 mmHg(B组,n=54)分为两组,对其进行分析.结果:PP增加主要因收缩压(SBP)增加所致;随PP增加,SBP血压负荷增加,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EH患者PP与心律失常有关,临床治疗中要注意缩小PP,并将PP作为评价高血压危险度和降压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血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诊所或动态脉压与左心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选择555名初诊或停药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555名患者根据诊室脉压(CPP)及24小时动态脉压(APP)水平分别分为四组,A组PP≤40mmHg;B组40mmHg<PP≤50mmHg;C组50mmHg<PP≤60mmHg;D组PP>60mmHg. 结果随24h动态脉压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主要表现在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值(A/E)增加,舒张早期充盈时间(EDFP)延长.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24h动态脉压较诊室脉压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更明显. 结论脉压增高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24h动态脉压较诊室脉压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诊所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诊室血压、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5 5 5名患者根据诊室脉压 (CPP)及 2 4h动态脉压 (APP)水平分别分为四组 ,A组 :PP≤ 40mmHg ;B组 :40mmHg 60mmHg。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LVMI)男性 >13 4g/m2 ,女性 >110g/m2 作为左室肥厚的标准 ,分为年龄匹配的左室肥厚组和非肥厚组 ,其中肥厚组 2 3 7例 ,非肥厚组 3 18例。结果 左室肥厚组较非肥厚组收缩压及脉压明显增高 ,舒张压无明显差异 ,脉压增高的主要因素是收缩压增高。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为因变量 ,以诊所或 2 4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为自变量 ,只有诊所或 2 4h收缩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脉压与收缩压增高均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 ,而收缩压增高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决定因素。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厚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脉压、脉压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与尿α1-微球蛋白(α1-MG)之间的关系.方法 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MAU、尿β2-MG以及尿α1-MG,同时计算脉压(PP)与脉压指数(PPI),根据脉压、脉压指数比较肾损害指标.结果 PP>65 mmHg(1 mmHg=0.133 kPa)的高血压患者MAU、β2-MG及α1-MG水平高于PP≤65 mmHg的高血压患者(P<0.05);PPI>0.5的高血压患者尿MAU、尿β2-MG与尿α1-MG高于PPI≤0.5的高血压患者(P<0.05).出现肾损伤的患者PP及PPI均大于未出现肾损伤的患者(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PP和PPI的增大而出现肾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观察其脉压差值水平变化及其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对1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计算动、静脉血压差值,以脉压60 mmHg进行分组,脉压≥60mmHg为研究组,脉压<60mmHg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早期肾功能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肾功能各项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脉压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脉压差值与早期肾脏损害有关,监测其脉压差值水平变化,能为临床判断病情、预测肾功能的损害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云  常志文 《临床荟萃》2005,20(21):1207-1209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脉压指数(PPI)的变化,以及二者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测量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计算昼夜PP、PPI水平,及PP、PPI变化幅度.根据PP水平分为两组:PP≤60 mm Hg组和PP>60 mm Hg组;又根据PPI水平再分为两组: PPI≤0.40组和PPI>0.40组.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下肢动脉、肾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不同个体PPI变化幅度(0.203±0.026)明显低于PP的变化幅度(0.327±0.034)(t=2.534,P<0.05);PPI昼夜变化(昼:0.420±0.074;夜:0.433±0.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P≤60 mm Hg组与PP>60 mm Hg组比较,年龄、PP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P<0.05),PPI≤0.4组与PPI>0.4组比较,年龄、TC、HDL、LDL、PP、SBP、DBP、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I是一个反映血管硬化的良好指标.其克服了脉压评价血管硬化的相对性,在反映血管顺应性中比PP更敏感,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脑卒中与脉压及脉压指数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育  金领微  郑淑蓓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12-37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65例MHD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及非脑卒中组,分析各组患者的PP、PPI。结果:脑卒中组PP、PPI为(72.17±6.04) mmHg、0.47±0.04,非脑卒中组PP、PPI为(59.42±7.02)mmHg、0.43±0.03,脑卒中组PP、PPI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P、PPI。结论:PP、PPI的增大与MHD患者的脑卒中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 观察脉压(PP)增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变量,探讨脉压(P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脉造影阳性患者125例(男668例,女582例,乎均年龄(62&;#177;11)岁。根据脉压不同分别将有或无高血压病者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PP≥65mmHg(1mmHg=0.133kPa);PP≤40mmHg;40mmHg<PP<65mmHg。冠脉病变程度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Ⅰ,Ⅰ,Ⅲ级。分别在高血压及非高血压组进行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并在各亚组内进行Ⅰ型回归分析。结果 (1)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组,3组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587,P<0.01)。(2)Ⅰ型回归分析显示当PP≤65mmHg,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随脉压增高,冠脉病变分级增加(P&;lt;0.05)。当PP≤40mmHg时,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脉压与冠脉病变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当40mmHg<PP<65mmHg时,高血压组随脉压增高,冠脉病变分级增加(P&;lt;0.05),而非高血压组无增加。结论 脉压增高,无论高血压组或非高血压组,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相关关系,脉压为独立于高血压病之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眼底视网膜血管状态评估。分别按照动态脉压、IMT分组。结果24hAPP≥60 mmHg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增高、IMT明显高于对照、眼底改变较重(P<0.01);IMT增厚组动态PP增大(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PP增大与IMT增厚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微血管硬化进展的影响因素;动态PP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微血管硬化及未来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脉压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90例MHD患者采用WelchAllyn血压计测定非内瘘侧上肢肱动脉血压并记录。脉压(PP)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根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SBP+2DBP)/3计算得出。检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采用Complior SP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测定其单次透析前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对MHD患者PP与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对糖尿病透析患者和非糖尿病透析患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3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MHD患者PP(59.8±16.8)mmHg(1mmHg=0.133kpa),SBP(140.9±20.4)mmHg,MAP(101.1±14.7)mmHg,CFPWV(13.22±3.23)m/s,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年龄、糖尿病和CFPWV是MHD患者PP的独立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SBP、PP及CFPWV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DBP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明显增加,SBP增高是其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和CFPWV是脉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肥厚与脉压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脉压大小分为3组:A组30例,脉压≤45 mmHg;B组35例,55 mmHg≥脉压>45 mmHg;C组31例,脉压>55 mmHg.采用彩色超声心脏诊断仪测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  相似文献   

16.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中血压异常发生率很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原因、治疗对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2].但是对于CHD高血压患者血压各成分的重要性及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的关系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对68例长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症高血压患者的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探讨了PP及PPI升高与CVD之间的相关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24 h动态脉压(PP)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同时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以PP<60 mm Hg(A组,52例),PP≥60 mm Hg(B组,54例)分为2组,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脉压增加主要因收缩压增加所致;随脉压增加,收缩压负荷增加,复杂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脉压有关,临床治疗中要注意缩小脉压,并将脉压作为评价高血压危险度和降压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脉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以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60 mmHg为界,将94例患者分为脉压≥60 mmHg组及<60 mmHg组,观察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4例住院患者,其中患收缩期高血压72例(76.6%),脉压≥60 mmHg者100%;双期高血压22例(23.4%),脉压≥60 mmHg者8例(36.4%)。对脉压≥60 mmHg的80例患者临床观察结果:发生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者分别为71例(88.8%)、72例(90.0%)与52例(65.0%),发生脑梗塞与脑出血者为56例(70.0%)和12例(15.0%),心脑血管事件引起死亡者32例(40.0%)。其与脉压<60 mmHg组比较,除脑出血1项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脉压反映血管硬度A改变,且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脉压变化特点及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850名老年人集中体检,将其脉压分为4个层次,分别为≤60mmHg、6080mmHg、80100mmHg和>100mmHg,分析各组血压指标特点及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随着收缩压的升高,脉压相应升高(P<0.001)。脑卒中和冠心病患病率的增加与脉压的增高有关(P<0.05)。结论脉压反映老年人的血压变化特点,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脉压和脉压指数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脉压 (PP)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PP增大与动脉硬化、冠心病 (CHD)、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增加关系密切 ,对老年患者 ,PP较收缩压更能有效地预测发生CHD和脑卒中的危险。近来研究显示脉压指数 (PPI)综合反映了血管的固有顺应性和动态顺应性 ,在评价血管硬化方面较PP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