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9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X线片、CT、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关节面异常改变情况。结果 MRI检查对AS 0级检出率为100%高于CT检查0%、X线片检查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检查对AS I级、II级检出率分别为100%、100%、CT检查对AS Ⅰ级、Ⅱ级检出率分别为89.7%、82.1%均分别高于X线片检查24.1%、53.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MRI检查、CT检查、X线片检查对AS Ⅲ、Ⅳ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检查对关节面浸润、关节面骨囊变检出率分别为96.7%、85.9%高于CT检查84.8%、68.5%,CT检查对关节面浸润、关节面骨囊变检出率分别为84.8%、68.5%高于X线片检查62.0%、34.8%,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检查较CT、X线片检查对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CT和X线的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3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CT进行检查,比较两种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早期影像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囊变、骨质疏松等,X线对上述症状的检出率为:0.7%、33%、60%;CT检出率分别为:4%、73%、87%,CT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显著(P0.001)。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对照研究表明,对X线可疑病变,CT可确诊其是否发生病变,当CT出现阴性时,不能排除发生强直性脊柱炎。X线早期病变为(0~Ⅱ级)时检出率显著低于CT(P0.05),级别提高为Ⅲ~Ⅳ级病变X线与CT分级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诊断在早期骶髂关节病变和强直性脊柱炎中检出率高于X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与磁共振(MRI)应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3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SCT及MRI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高于MSCT(χ2=3.82,P=0.039);MSCT与MRI检查对于Ⅱ级、Ⅳ级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于Ⅲ级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低于MSCT(P<0.05);MRI检查对于I级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高于MSCT(P<0.05)。2种检查方法对于关节面下骨质囊变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于关节面侵蚀、关节面增生硬化的检出率低于MSCT(P<0.05);MRI检查对于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高于MSCT (P<0.05)。结论 MRI检查方法对于AS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应作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部分病变显示不清者,需结合CT检查进行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诊断中对0级和I级病变患者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检查方法在其他级别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诊断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MRI检查对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及骨髓水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T检查在关节侵蚀和关节面增生硬化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MRI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对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MRI检查方法敏感,无放射性,CT检查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对关节侵蚀和关节面增生硬化等早期症状的检出率高于MRI,所以MRI检查应作为AS早期诊断的优选检查方法,但对一些显示不清楚的病情变化,要结合CT扫描来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与MRI检查,比较2种方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结果 MRI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面下骨质囊变的检出率高于C...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72例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诊断及病变各种征象诊断中的效果。结果 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52,P0.05)。MRI检查对关节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及软组织肿胀等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螺旋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7.33、6.83、21.09,P0.05)。结论 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早期诊断效果优于多层螺旋CT,可发现骨髓水肿和滑膜炎等急性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疑似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CT与MRI对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MRI诊断阳性73例,CT诊断阳性63例。MRI诊断AS累及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AS累及骶髂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肿胀、骨髓水肿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关节面增生硬化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累及骶髂关节患者的MRI主要表现为滑膜组织增厚,呈等长或略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呈中度至明显的强化,且关节软骨边缘毛糙,关节面下骨质内见片状异常信号。CT影像主要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呈锯齿状,且伴有多发小囊变,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受累处通常位于关节中下部,髂骨侧较为明显。结论 MRI早期诊断AS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联合HLA-B27抗原检测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5例早期AS患者,均行骶髂关节X线、MRI检查及HLA-B27抗原检测,并分别比较骶髂关节MRI、HLA-B27、骶髂关节MRI联合HLA-B27的阳性率.结果 35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通过MRI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为74.3%(26/35例),HLA-B27阳性率为88.6%(31/35例),骶髂关节MRI联合HLA-B27的阳性率为97.1%(34/35例),其中MRI联合HLA-B27的阳性检出率高于MRI有统计学意义(P=0.013),MRI与HLA-B27、MRI联合HLA-B27与HLA-B27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髂关节MRI联合HLA-B27检查能提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CT表现,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AS的早期诊断。方法对6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病例进行CT扫描。其中男52例,女13例,年龄16~52岁,平均23.6岁。结果65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CT表现的患者中,Ⅰ级11例(16.9%),Ⅱ级22例(33.8%),Ⅲ级24例(36.9%),Ⅳ级8例(12.3%)。骶髂关节双侧同时受累54例(83.1%),单侧受累11例(16.9%)。早期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皮质中断、皮质白线消失,软骨下骨质微小侵蚀、囊变,关节面轻度硬化,但关节间隙正常。进展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局部骨皮质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改变,软骨下骨质囊状破坏,局部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增宽。稳定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利于A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X线平片、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平片和MR检查,MR平扫均包括骶髂关节斜冠状面T1WI、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附加水激励的三维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TFE-WATS),其中24例同时行脂肪抑制T1WI增强检查;25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骨侵蚀破坏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的106侧骶髂关节中,X线平片和MRI显示关节面下骨侵蚀病变分别为16侧和63侧;25例CT检查中显示26侧骶髂关节面下存在骨侵蚀破坏.CT和MRI显示骨侵蚀敏感度相近(x2=0.16,P>o.05),两者均优于x线平片(x2值分别为14.44和17.36,P值均<0.05),在所应用的MR序列中,3 D-BTFE-WATS显示骨侵蚀破坏最佳.MRI除显示AS骶髂关节慢性骨结构改变外,显示骨髓水肿 32例、滑膜增厚和(或)异常强化35例,脂肪沉积16例、韧带附着点炎15例、被膜炎9例和关节软骨破坏31例.结论 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和滑膜炎等急性炎性改变,早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并评价其对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46例经临床证实AS患者骶髂天节病变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参照修订的AS纽约标准(5级分类法)对全部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进行了分级。结果研究证实,本组46例均有异常CT表现。其中,Ⅱ级(早期,7例)CT表现为骶髂关节受累,关节面轻度硬化、毛糙,皮质白线消失,关节面细小囊变,但关节间隙仍正常;Ⅲ级(进展期,35例)CT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虫蚀状侵蚀,软骨钙化,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略增宽或不均匀变窄;Ⅳ级(晚期,4例)CT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微细结构及其病理改变,极有利于诊断AS患者早期骶髂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 RI在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平片、C T及M R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7例共9侧;C T检查明确11例18侧骶髂关节病变;M RI多序列检查23例患者中均表现为异常,特别是X线平片及C 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滑膜病变、脂肪沉积、肌腱附着点炎、被膜炎及关节软骨破坏。结论 M RI多序列联合应用能发现X线平片及C T 不能显示的AS的早期病变表现,为临床怀疑AS病变相关性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冠状位扫描的改良,从而发现骶髂关节病变,弥补临床医生判断失误,提高疾病的检出率。方法对265例申请髋关节MRI检查的患者增加冠状位扫描层数,使每例患者双侧骶髂关节均能大部分显示。结果发现骶髂关节病变的共计20例,发现率为7.5%,年龄11-65岁,其中强直性脊柱炎16例,退行性骨关节炎2例,骶髂关节结核1例,外伤导致骨挫伤1例。结论骶髂关节病变,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危害年轻人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部分患者以髋关节为主述症状,引起误诊,MRI在检查髋关节时适当在冠状位上增加扫描层数,能发现7.5%的遗漏病变,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临床证实的AS患者的骶髂关节CR、CT及MRI表现特点,包括分级、部位和数量、钙化、关节间隙变化及关节面下骨质改变等。结果AS骶髂关节病变的CR正位及斜位片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变窄67例,关节面致密硬化22例,囊变15例,关节强直17例,钙化38例;CT显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软骨钙化55例,关节间隙变窄42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43例,硬化65例,骶髂韧带钙化52例;MRI显示:关节软骨破坏40例,病变区周围水肿57例,骨内脂肪沉积15例。结论对AS骶髂关节的检查,CR为最基本的方法,CT对AS的分级较准确,而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附8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方法分析80例临床诊断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80例中73例骶髂关节有异常表现,包括1、早期(1)双侧关节对称性受累,极少数可单侧受累;(2)骨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消失;(3)骨关节面皮质中断;(4)关节面下微小囊变;(5)骶髂关节髂骨面轻度硬化.2、进展期(中期)(1)骶髂关节关节面不光整,局部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2)骶髂关节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3)关节面周围明显增生硬化;(4)关节间隙假性增宽;(5)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6)关节间隙不规则真空.3、稳定期(晚期)(1)韧带骨化;(2)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3)明显骨质疏松、硬化.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有助于临床对病程分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螺旋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或完全消失,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局部细微结构,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股骨头骨质疏松内密度不均(n=6).股骨头及髋臼虫蚀状骨质破坏,(n=7).股骨头及髋臼关节面下囊变 (n=6).髋臼及股骨头边缘明显硬化,骨赘形成(n=6).髋关节间隙狭窄(n=9).关节面及关节间隙模糊(n=2).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出现常早于骶髂关节,并且是首发征象,它多发病于青年男性,CT可提供较早及确切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分析了43例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作了双盲X线和CT对照研究,正常成人滑膜部关节间隙宽度为2~5mm,40岁后,关节前下部间隙可出现局部狭窄,骶侧皮质厚度多小于3mm,前后均匀者占90%;髂侧中部皮质厚度小于5mm,其前部皮质厚度可大于5mm(占16%),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关节面不清晰,但无明确的侵蚀改变,关节面的侵蚀是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炎的重要条件,AS骶髂关节病变的对照研究表明:对平片可疑的病变,CT常可排除或肯定诊断,早期病变(Ⅱ级),CT可提高一个级别;Ⅲ、Ⅳ级病变CT和平片分级相同.CT扫描可用于临床高度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者;对Ⅲ、Ⅳ级病变如仅为诊断,则CT扫描似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方法:对23例AS患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23例AS患中,骶髂关节双侧受累18例,单侧受累5例;14例为早期病变的CT表现,其中4例为可疑病变,10例CT表现为骨皮质限局性硬化, 关节面模糊不清或斑点状脱钙,软骨下微小囊变,这些表现多见于骶髂关节中下部髂骨面,关节间隙基本保持正常或略增宽。结论:CT能清晰地显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并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