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雅安市是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中等流行地区之一 ,自 195 7年有疫情资料记载以来 ,曾发生过 4次较大的流行 ,随着强化疫苗 (OPV )的应用 ,脊灰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特别是 1990年以来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地全面实施了消灭脊灰对策 ,全市连续 10年无脊灰病例报告 ,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达到WHO无脊灰证实的要求 ,已无证据证明全市存在脊灰野病毒循环。为探讨和评价消灭脊灰对策 ,为雅安市最终实现消灭脊灰提供证实材料 ,为其他疾病的控制和消灭提供科学经验 ,现就雅安市消灭脊灰对策探讨和效果评价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 1…  相似文献   

2.
3.
广西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应用预防医学》1999,5(4):227-230
通过强化免疫、加强AFP监测系统、保持高的常规免疫接种率、我区的脊髓灰质炎病例数从1991年的288例下降到1998年的3例,已志愿上未发现脊灰野病毒,1998年AFP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和WHO标准要求,计划免疫接种率实现了第三个85%,强化免疫服苗率达95%以上,但地区间AFP监测系统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漏卡严重经费投入少等状况仍有待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关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该市消灭脊灰工作的回顾 ,为无脊灰证实提供依据 ,并为其他疾病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该市历年脊灰疫情、OPV免疫、AFP病例监测、免疫监测、科学管理等资料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excel2 0 0 0处理。结果 泰安市历史上曾是脊髓灰质炎的高发区之一 ,1970年发病率达 9.6 2 / 10万。依据OPV使用情况 ,消灭脊灰工作先后经历了 :①自然感染期 (196 0年以前 ) ,②部分使用OPV期 (196 1~ 1972年 ) ,③广泛应用OPV期(1973~ 1985年 ) ,④冷链运转期 (1986~ 1990年 ) ,⑤消灭脊灰期 (1991~ 2 0 0 0年 )五个时期。回顾消灭脊灰工作进程 ,一是适龄儿童OPV接种率水平和接种质量的不断提高 ,是实现消灭脊灰的关键手段。二是正确实施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灰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科学管理、规范服务水平、强化技术培训与宣传动员是实现消灭脊灰的基础保障。结论 该市自 1991年 5月以来已彻底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循环 ,对于其他疾病的控制或消除制定措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市从1991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监测工作按照卫生部急性迟缓型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建立和确保系统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以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经过多年的监测全市从1991年至今无脊灰野病毒的病例报告。我市的AFP病例15岁以下儿童报告率均在1/10万以上,从1996年开始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湖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实施策略评价,为其它疾病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全省各市、县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及AFP监测报表,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 1994年以来,全省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发病率保持在1/10万以下,1995年以来,未监测到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临床病例;结论 湖北省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的循环巳被阻断。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肥西县脊髓灰质炎发病较高,并有暴发疫情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处于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现将我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57~2005年本县脊髓灰质炎防治及相关调查资料。1.2方法分时间、分阶段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2结果2.1流行情况肥西县自1957年首次报告脊髓灰质炎病例以来,至2005年累计报告脊髓灰质炎发病102例,无死亡病例。20世纪70年代前半段有一个发病高峰,1970~1975年累计发病40例,占39.2%,其中最高年份的发病率可达1.61/10万(1970年);1989年又出现暴发疫情,发病48例…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回顾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历史上是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的高发省份之一 ,在无有效预防措施前 ,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并时有局部暴发。广泛使用脊灰疫苗后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制定消灭脊灰策略后 ,全省自 1993年起已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为系统总结、评价江苏省所采取的消灭脊灰策略 ,并为其它疾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特对江苏省消灭脊灰的进程及采用的策略进行回顾和分析。1 资料来源  脊灰疫情资料来自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 AFP病例监测系统 ,脊灰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全省接种率报告系统 ,脊灰免疫监测和病毒学监测资料来自江苏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10.
区域内已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这似乎证实间隔3年即可着手消灭脊灰。通过剖析消灭脊灰后期AFP监测质量和免疫接种质量,虽然以地级为单位已达监测指标,但各县工作不平衡,部分县监测敏感性不足,服苗工作也存在薄弱环节,不容盲目乐观。务必促成临床与防疫部门通力协作,努力创造消灭脊灰证实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北省人群脊灰免疫水平,为脊灰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 - 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8个县(市、区)健康人群640人开展脊灰抗体水平监测,使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脊灰中和抗体(NA)(Ⅰ型和Ⅲ型抗体),运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脊灰抗体阳性率。结果 脊灰Ⅰ型抗体:全人群阳性率为93.44%,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0,P>0.05),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371,P<0.01),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813,P<0.01),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264,P<0.01),7岁以上年龄组人群阳性率偏低(≤92.50%),随州市阳性率偏低(75.00%);脊灰Ⅲ型抗体:全人群阳性率为92.81%,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74,P>0.05),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51,P<0.05),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753,P>0.05),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713,P<0.05),2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阳性率偏低(86.25%),鄂州市和随州市阳性率偏低(81.25%、85.00%)。结论 持续做好脊灰常规免疫和适时的补充免疫,进一步提高地区和重点人群免疫覆盖率,有利于降低脊灰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龙岩市2006~2008年急性弛缓型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龙岩市2006~2008年急性弛缓型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2006~2008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非脊灰AFP病例2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006年为1.90/10万,2007年为1.95/10万, 2008年为1.57/10万,但个别县出现监测医院AFP病例报告不及时与全县年度无AFP病例报告。所有病例中分离到Ⅰ型脊灰疫苗株变异病毒1例,Ⅱ型疫苗株病毒1例,Ⅰ+Ⅱ混合型疫苗株病毒1例,并检测到非脊灰肠道病毒3例。结论龙岩市AFP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指标,应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为消灭脊灰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巩固无脊灰成果 ,对 1996~ 2 0 0 0年报告的 99例AFP病例的流行特征、监测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AFP病例主要发生在冬季 ,病例集中在 1~ 3岁男性儿童 ,流行特征与脊灰病例相似。因此 ,为提高和加强监测系统质量 ,必须保持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1997年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41例,采集粪便标本238例,其中208例采集了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经接种RD和Hep-2两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在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病毒13例,脊灰病毒和其它肠道病毒混合2例,非脊灰的其它肠道病毒61例,共76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1.9%;在208例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完成病毒分离工作180例,分离到脊灰病毒2例,非脊灰的其它肠道病毒74例,共76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2.2%。分离出的脊灰病毒经国家脊灰实验室作型内鉴别,均确定为脊灰疫苗相关株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support poliomyelitis eradication in China, Japan launched project-type cooperation, The China Polio Control Project,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1990. The outbreaks of poliomyeliti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by the OPV mass immunization campaigns began in 1991. Subsequently, AFP surveillance was established. The cooperation gradually expanded to include four neighboring provinces and subsequently five provinces in southern China. Hospital-based active surveillance has confirmed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of the on-going AFP surveillance in most of the southern provinces. In view of the recent situation of global poliomyelitis eradication, China still needs to maintain high immunization coverage by poliovirus vaccine together with reliable surveillance system since it has been threatened by the importation of wild poliovirus from polio-endemic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he use of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near future in order to prevent further occurrence of VAPP.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维持青海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青海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17例AFP病例,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全部为脊灰排除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4%。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指标。2003/2004年在全省开展了1次两轮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报告接种率96.73%,第2轮报告接种率96.99%,并对1 024名儿童进行了OPV强化免疫的快速评估调查,服苗率为90.58%。结论青海省继续维持无脊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保持湖北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状态。方法 开展AFP病例监测,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实施强化免疫活动。结果 湖北省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198例,<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4 6 /10万,4 8h内调查率为99.0 %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3.8% ,麻痹75 d内随访及时率为80 .3%。2 0 0 2 /2 0 0 3年度强化免疫第1轮报告接种率为97.2 2 % ,第2轮报告接种率为97.6 2 %。结论 湖北省2 0 0 3年继续保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闽东地区AFP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应用性。[方法]利用EpiInfo软件对全区AFP监测系统上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逐年提高。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合格粪便采集率等各项监测指标连续多年达到WHO和卫生部消灭脊灰的证实要求。[结论]AFP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在查明闽东地区脊灰发病状况、制定免疫策略,指导消灭脊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无脊灰的证实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口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免疫活动,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工作,证实湖南省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策略具有可行性。方法:采用常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扫荡”式免疫等方式开展对全省适龄儿童的免疫活动;对全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就诊的15岁以下人群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零”病例报告和主动监测,发现和报告的每例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随访和采集粪便标本,所采标本用RD、Hep-2,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至2000年底止,湖南省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1749例,采集病例粪便标本1404例、接触者粪便标本218例,检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7株,1993年7月以后未再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毒株。结论:据我们把握的资料,湖南省已成功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199l--2001年宁波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l--200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7l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免疫史<3次者占8.2%(主要为流动儿童);17l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最终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占21.6%;自1995年起,l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7年报告发病率>l/10万,1997年起其余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80%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保持AFP监浏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