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 又名断肠草 ,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该植物的根部应用历史悠久 ,为中药“狼毒”的正品。始载《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其性味苦、平 ,有大毒 ,具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1] 。谓“治咳逆上气 ,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鬼精蛊毒 ,杀飞鸟走兽”。有报道证实其有抗肿瘤作用 ,以及抗菌、抗结核的作用[2 ,3] 。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 ,该植物主要含有双黄酮、木脂素、香豆素、二萜等成分 ,其中狼毒属特有的C 3/3″双二氢黄酮和瑞香烷型二萜具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鉴定和波普分析确定是化学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根中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甲(neochamaejas-minA,I)、表枇杷素(epiafzelechin,II)狼毒色原酮(chamaechromone,III)和芫花醇乙(wikstrolB,IV),结论;其中II和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同时还利用2DNMR修正了Niwa对化合物III的^13CNMR的归属。  相似文献   

3.
瑞香狼毒的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国产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的方法系统分离单体成分,利用光谱方法鉴定各单体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的根中分离得到多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4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拉帕酚F(Lappaol F,1)、Clemastanin B(2),牛蒂甙(Arctiin,3),罗汉松树脂酚(Matairesinol,4)。结论:化合物1,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本文报道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并对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归属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4.
瑞香狼毒与狼毒大戟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狼毒品种较多 ,常用的有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 .)和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 (EuphorbiaFischerianaStead)的根[1] ,为比较两种狼毒的抗癌作用 ,观察了瑞香狼毒与狼毒大戟水提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V14 ,S 180 ,Heps生长的抑制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 昆明种小鼠 ,18~ 2 2 g ,雌雄兼用 ,购自本校实验动物中心。1 2 肿瘤模型 小鼠移植性肿瘤V14 ,S 180 ,Heps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1 3 药物 瑞香狼毒与狼毒大戟由济南市药材站提供 ,经鉴定 …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瑞香狼毒药材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研究。方法:显微鉴别法观察瑞香狼毒的根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果:瑞香狼毒的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带形成。结论:该显微特征可以用于瑞香狼毒组织鉴别。  相似文献   

6.
从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的根中分得12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晶Ⅷ是新化合物,为7-甲氧基西瑞香素(7-methoxydaphnoritin),命名为异西瑞香素(isodaphnoretin),晶Ⅶ为西瑞香素(daphnoretin),晶Ⅱ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晶Ⅴ为胡萝卜甙,晶Ⅲ为β-谷甾醇,晶Ⅱ、Ⅴ和Ⅷ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回药瑞香狼毒的炮制工艺,考察影响瑞香狼毒炮制的因素.方法 参照〈宁夏中药炮制规范〉重点考核醋炙工艺,对其进行多因素考察,设计正交实验,在此基础上参考文献中其它炮制工艺,进行横向比较.以炮制品中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处理,找出最佳优化方案.结果 醋炙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5.14%为最高,比生品3.46%含量提高48.6%左右;奶制比生品含量提高32.7%,诃子汤制提高33.6%.醋炙瑞香狼毒的最佳工艺为用醋量25%,浸润10 min,在150 ℃下炒制8 min.结论优化回药瑞香狼毒炮制工艺研究对规范瑞香狼毒的炮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藏东瑞香Daphne bholua的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藏东瑞香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瑞香素(daphnetin,Ⅰ)、7-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7-methoxy-8-hydroxycoumarin,Ⅱ)、瑞香苷(daphnin,Ⅲ)、结香苷C(edgeworoside C,Ⅳ)、瑞香新素(daphneticin,Ⅴ)、5″-去甲氧基瑞香新素(5″-demethoxydaphneticin,Ⅵ)、瑞香醇酮(daphneolone,Ⅶ)、瑞香烯酮(daphnenone,Ⅷ)。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10.
复方瑞香狼毒瘤体注射对移植肿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瑞香狼毒注射液对肿瘤组织的局部作用,为经皮超声下肝癌肿块内注射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自行传代的小鼠艾氏腹水。接种于EALc纯系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制备成移植肿瘤模型,接种后第7天开始。将复方瑞香狼毒注射液经皮直接注入小鼠右前肢腋下瘤体内,隔天1次,观测抑瘤率并计算平均存活时间。结果 给药后肿瘤明显缩小。小鼠生存期延长,增加注药次数后.药效更为明显。结论 瘤体内注射给药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细柱五加叶中五加苷元的量,研究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3~12月份)细柱五加叶中的五加苷元,色谱柱为AT.lichrom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醋酸(60∶40∶0.1)为流动相,柱温25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细柱五加叶中的五加苷元在秋季时量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五加苷元量随季节变化明显,10月份采摘其五加苷元量最高。结论 建立稳定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细柱五加叶中五加苷元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可用于分析不同采集期细柱五加叶中的五加苷元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杨莉  王国栋  韩梅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9):1186-1189
目的 研究蒺藜总皂苷、总黄酮类物质的动态积累情况及其在根、茎、叶、果等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成熟期内3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蒺藜全草和各部位中总皂苷、总黄酮的量。结果 蒺藜总皂苷与总黄酮的高峰期出现时间、积累曲线等并不一致;其中,总皂苷主要集中分布在叶片中,总黄酮主要在叶片和果实中积累。结论 以蒺藜总皂苷量确定蒺藜的最佳采收期并不适用于总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应根据目标成分的变化掌握蒺藜的适宜采收期;其次,应重视蒺藜叶片的采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其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雪松松针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杨梅素-3-O-(6″-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3′,5′-dimethoxymyricetin- 3-O-(6′′-O-acetyl)-α-D-glucopyranoside,1]、杨梅素(myricetin,2)、2R,3R-二氢杨梅素(2R,3R-dihydromyricetin,3)、槲皮素(quercetin,4)、2R,3R-二氢槲皮素(2R,3R-dihydroquercetin,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雪松酮A(cedrusone A),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生发护发和各种内脏出血症;其含有鞣质、黄酮及萜类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在质量标准研究中常以槲皮素和槲皮苷作为品质评价的指标成分。侧柏果实中也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和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加快血液循环和增强记忆的作用。主要对侧柏叶和果实的黄酮类和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以及侧柏叶中2种成分的定量方法、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骨碎补黄酮类化合物是骨碎补中含有的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成分,具有促进骨折愈合、防治骨质疏松、抗氧化、抗炎、调血脂、抗过敏、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综述了骨碎补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骨碎补黄酮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理化因素对天山雪莲组培苗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测定不同理化因素影响下天山雪莲组培苗干质量和总黄酮量。结果 利于天山雪莲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培养条件:MS培养基附加6-BA 0.5 mg/L,NAA 0.05 mg/L,氮源浓度40 mmol/L,NH4+-NO3?比例为15︰25,碳源蔗糖质量浓度40 g/L,pH值 5.0~6.0,光照强度 2 500 lx,温度25 ℃。结论 各项最佳培养条件的组合总体上可以促进天山雪莲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氮源、碳源和温度对天山雪莲生长及总黄酮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马尿泡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为马尿泡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马尿泡野生植株上的休眠芽为外植体,将它们接种到一系列含有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中。结果 外植体野生芽不易进入正常萌发生长阶段,一旦进入正常阶段,能迅速进入生长状态,诱导野生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1.0 mg/L,且侧芽要比主芽分化得快,增殖率明显高于主芽的增殖率。25 d转接1 次,增殖倍数在5倍以上。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IBA 0.5 mg/L,诱导生根率达96%。无菌苗幼叶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5 mg/L+2,4-D 1.0 mg/L,诱导率达100%。结论 一方面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马尿泡再生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培养达到了其种质资源的保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苦瓜的新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微波萃取、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charantadiol A (5β,19-epoxycucurbita-6,23(E),25(26)-triene-3β,19(R)-diol,Ⅰ)、(+)-eduesmin(Ⅱ)、bluemenol A(Ⅲ)、宽叶葱苷元D(karatavilagenin D,Ⅳ)、5β,19-epoxycucurbita-6,23-diene-3β-19,25-triol(Ⅴ)、苦瓜皂苷元Ⅰ(5,19-epoxy-5β-cucurbita-6,23(E)-diene-3β,25-diol,Ⅵ)、苦瓜皂苷L苷元(aglycone of momordicoside L,3β,7β,25-trihydroxy-cucurbita-5, 23(E)-diene-19-al,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苦瓜二醇A(charantadiol A),化合物Ⅱ、Ⅲ为从苦瓜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 通过DM-130树脂和D-101树脂(比例为1∶1)进行混合,色谱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用500 mL混合树脂装柱,上样质量浓度为10 mg/mL,洗脱体积流量为2.0 BV/h,pH值6.0,600 mL 75%乙醇一步洗脱,真空浓缩至干。结果 通过上述工艺分离纯化银杏叶总黄酮,可得质量分数大于24%的精制银杏叶总黄酮。结论 DM-130树脂与D-101树脂按1∶1比例组成的混合树脂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较二者单独使用好,可用于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20.
野八角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茎和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野八角的干燥茎叶用95%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部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MS、1H-NMR、13C-NMR)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氯仿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包括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eranisatin D(1)、莽草毒素(2)、merrillianolide(3)、bullatantriol(4)、(?)-clovane-2, 9-diol(5)、caryolane-1, 9β-diol(6)、oplodiol(7)、4-ally-2, 6-dimethoxyphenol(8)、(?)-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槲皮素-3-O-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1)。结论 化合物47为首次从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