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心负荷试验(TEAP)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并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MET)进行对比,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方法自1993年5月~1997年10月,80例拟诊冠心病的住院病人同期行TEAP、TMET及CAG检查;以CAG为诊断标准,确诊为CHD者60例,另20例为CAG正常者。CAG均为右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JudkinS法进行。TEAP、TMET以心率达到次极限水平,二阶梯运动试验方法记录ECG。结果TEAP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1.67%、90%,并且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其与TMET的敏感性、特异性相比更可靠(P<0.01)。结论食道心房调搏心负荷试验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有效、简便的诊断CHD的方法。并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初略评估。  相似文献   

2.
张敬文  吴明 《海南医学》2001,12(5):34-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虽然诊断冠心病的手段日趋成熟 ,但对老年、经济条件不允许行冠脉造影检查、行动不便、不能行平板运动检查的患者 ,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为诊断冠心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临床上不典型的患者 ,平时 12导联心电图正常 ,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32例 ,(其中右冠病变 6例 ,前降支病变 16例 ,回旋支病变 10例 ) ,在造影前行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 6 0— 78岁 ,其中 8例为高血压病 ,3例有糖尿病。1.2 试验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经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检测冠心病100例及正常对照组98例。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检测冠心病阳性率为74%,其特异性86.7%,敏感性74%,阳性预测价值80.3%。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本法检测冠心病也有重要价值;并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对年老体弱多病、肢残不能胜任做运动负荷试验者也可采用等优点。对本检测方法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及临床评价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正> 近年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研究,认为该方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9月对89例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目的是了解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31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平均30天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其中14例作放射核素心室造影。结果:15/31患者(48%)调搏阳性(阳性标准①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 mv,或ST段抬高≥0.1 mv;④心绞痛;③血压反应不足,上升<10mmHg或收缩压下降≥20mmHg;④室早>5次/分),当调搏时血压反应不足或2项阳性提示预后差,阳性组LVEF比阴性组低,P<0.05,平均随访25个月阳性组3例死亡,阴性组均存活。所有病人能耐受调搏,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凌佩莹  李广珠 《右江医学》2002,30(2):101-101
近年来食道心房调搏术 (TEAP)已广泛应用于窦房结功能检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普遍认为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非创伤性诊断治疗方法 ,但也可诱发较严重的心律失常 ,现将我院遇到的相关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自 1986年以来 ,我院采用经食道调搏术为 4 83例患者进行检测治疗 ,有 7例诱发房颤 (Af)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3~ 69岁(4 5 .3± 6.9) ;冠心病 2例 ,可疑病窦综合征 2例 ,晕厥、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各 1例。调搏前常规心电图检查 ,为正常心电图者 1例 ,窦性心动过缓 3例 ,Ⅱ度…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钙化的程度不同和分布部位与范围的不同 ,以及病人个体差异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给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但它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 ,且需一定设备。本文就食道心房调搏试验、平板试验、2 4小时动态心电图三种无创性的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作一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病例均来源于我院心血管病房住院病人中可疑冠心病者 ,共 45例。男 3 5例 ,女 1 0例。平均年龄 3 5~ 70岁。全组均做食道心房调搏试验、平板试验、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Holter)和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0.
<正> 为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对36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了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临床诊断冠心病,静息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2~70岁,平均52岁。 方法:试验前停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一周,常规记  相似文献   

11.
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房颤21例的心房生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食道心房调搏诱发的阵发性房颤的心房电生理特性。结果:程序刺激、分级起搏诱发10例房颤,均有明确房颤史,猝发电脉冲诱发的11例中5例有明确的房颤史。房颤组21例与正常对照组19例相比,心房有效不应期偏短,相对不应期区域扩大。最大房间传导时间延长。结论:食道心房调搏确定临床症状与房颤关系以及房颤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 (简称食管负荷试验 )时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的 42例患者先后行负荷试验及Judkins法冠脉造影 ;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 2 4例 )、冠脉正常组 ( 1 8例 ) ,测量并分析两组负荷试验前、后各时段QTd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负荷试验前、后各时段QTd均大于冠脉正常组 (P <0 .0 5或 0 .0 1 ) ;冠心病组负荷试验后 0min、2min的QTd明显高于负荷试验前 (P均 <0 .0 1 ) ,而 4min、6min的QTd恢复至试验前水平 (P均 >0 .0 5 ) ;冠脉正常组负荷试验前、后各时段QTd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QTd可作为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时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儿童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表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0例占58.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占38.8%,异位自律性增高1例,提示儿童的PSVT的发生主要是折返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食道心房调搏( T E A P) 中刺激方式及阿托品的应用对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 S V T) 的影响,以探讨提高诱发的成功率。方法 对180 例临床确有或疑有 P S V T 者行 T E A P,于基础状态采用 S1 S1( S1) 法、 S1 S2( S2) 法未能诱发者行 S1 S2 S3( S3) 法刺激,上3 法均不能诱发者静注阿托品(0 .02 mg/kg) 后重复上述方法。结果 基础状态共诱发 P S V T126 例(70 .0 % ) ,其中采用 S1 诱发40 例(22 .2 % ) ,加用 S2( S1 + S2) 共诱发104 例(57 .8 % ) ,不能诱发者加用 S3 又诱发成功22 例,则 S1 + S2 + S3 共诱发126 例(70 .0 % )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S1 对 S1 + S2 , P< 0 .001 , S1 + S2 对 S1 + S2 + S3 , P< 0 .05) 。对54 例仍未能诱发者静注阿托品后重复试验又诱发出34 例,最后还有20 例(11 .1 % ) 不能诱发。比较用阿托品前后总的诱发成功率,差异极显著( P< 0 .001) 。结论  T E A P 单用 S1 刺激诱发成功率低,加用 S2 尤其是 S3 后诱发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阵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及确定其机制。方法:患者40例,根据需要给予分级递增刺激(S1 S1),程序早搏刺激(S1 S2),猝发刺激(Burst)法诱发和终止室上速发作。结果:28例诱发出PSVT,其中10例为房室结双径路(AVNDP),4例显性预激综合征,12例非显性预激综合征,2例为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均以Burst法终止发作。结论:食管调博术对筛选房阵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燕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499+1501
目的:探讨和研究食道调搏术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最佳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递增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亚速刺激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控制效果以及刺激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分析递增法相较亚速刺激法而言,具有不易再次诱发PSVT且刺激时间较短的优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速刺激法与猝发刺激法相较于前两种方法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食道心房调搏术进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时,选用分级递增法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7例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行窦房结功能检查中81.5%患者(22例)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18.5%(5例)患者为窦房结功能低下。1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均终止发作。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食道心房调搏法测定50例正常小儿窦房结功能,包括SNRT、CSNRT、SNRTI、SACT、IHR及植物神经张力等。房室传导系统(AVCS)功能测定文氏点及2:1阻滞点。每例都进行植物神经双重阻滞前后对比研究。探讨二项功能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食管心房调搏前肌内注射胃复安注射液对电极安放耗时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5于泸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80例,依据计算机软件编制随机分配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于食管心房调搏前肌内注射药物1 mL(试验组为胃复安注射液1 mL/10 mg,对照组为0.9%氯化钠注射液1 mL,两组均为无色透明液体),观察经鼻食管电极安放平均耗时及安全性(误吸及恶心呕吐)。结果试验组电极安放平均耗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0例出现误吸,对照组患者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评级比较,试验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心房调搏前肌注胃复安注射液能明显缩短电极安放耗时,提高电极安放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