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农村结核病患者发现状况,有效指导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家卫生院7个月共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病例141例,最多的一家卫生院发现66例,4家为0例,平均每家卫生院每月发现可疑肺结核患者1.4例。结论乡镇卫生院可疑肺结核患者发现很少,必须加强卫生院对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工作。  相似文献   

2.
HIV阳性孕妇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娥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19-3220
目的:探讨孕妇艾滋病病毒(HIV)发病情况及HIV阳性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该院建卡的8046例孕妇进行HIV抗体筛查,初筛阳性送自治区疾控中心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发现HIV阳性孕妇21例,失访4例,终止妊娠3例,分娩13例。对13例HIV阳性孕妇妊娠结局分析发现,进行系统抗病毒治疗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妊娠结局比较,前者较后者好,前者能较好地贯彻母婴阻断措施。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HIV抗体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抗病毒治疗,及时进行综合母婴阻断措施,是控制儿童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7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对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5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动态护理、营养护理、胃肠护理、导管护理、伤口护理、结肠造瘘口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护理。结果50例患者均经过了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发现患者腹部内有肿瘤的患者有27例,占总人数的54%,在手术中发现肠粘连患者1例,占总人数的2%,在手术中发现肠扭转的患者有5例,占总人数的10%,在手术中发现嵌顿疝患者有17例,占总人数的34%。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并发症患者有8例,占总人数的16%。结论通过对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了解到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与中青年肠梗阻患者中不同之处,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预后治疗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筛查,比较不同方法对结核患者发现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结核病控制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对密切接触者先问诊,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再拍摄X线胸片和3次痰涂片检查。2011年对所有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均拍摄X线胸片和3次痰涂片检查,并分析不同筛查方法对结核患者发现率的影响。结果 2010年共筛查密切接触者421例,其中问诊发现可疑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共139例,后续筛查发现肺结核患者1例,患者发现率为0.24%;2011年共筛查密切接触者358例,发现肺结核患者7例,患者发现率为1.96%。结论对所有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直接进行拍摄X线胸片和3次痰涂片检查是发现新结核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HIV感染者发现情况并探讨对策。[方法]用调查表对该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中的HIV感染者进行录入,查阅其住院或门诊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共发现HIV感染者13例,其中因症就诊11例(发热10例,腹泻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诊断延误。[结论]改进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对HIV感染者的发现状况,仍有许多工作要进行。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肝转移瘤患者先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大小、位置、数目,确定射频消融的方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后,再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以及增强螺旋CT检查,以评价射频消融疗效。结果 60例患者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病灶108例,超声造影发现164例,病灶发现率提高了51.9%,RFA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155例无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发现148例病灶完全消融,增强螺旋CT发现148例病灶完全消融,16个病灶重新消融。结论 CEUS是评价RFA治疗肝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对小儿腹部进行超声体检,通过体检发现阳性患者,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4 586例小儿常规腹部超声体检,检查脏器为肝、胆、脾、双肾、输尿管、膀胱、腹部、盆腔、双侧腹股沟以及双侧阴囊。结果:超声体检小儿4 586例,发现阳性患者172例,其中64例已进行手术,108例根据病因分别保守治疗或随防。结论:通过对4 586例小儿腹部超声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某些疾病,及早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小儿健康生长,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出入境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时发现3例原发性肝癌。该3例均为50岁左右中青年男性,其中两例是HBsAg携带者;3例患者体重均超重(BMI≥25 kg/m~2);患者均无肝区不适症状,都是健康体检时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后经进一步检查而确诊。作者认为常规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肝癌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4-2011年周口市某监狱羁押人员中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进行分析,为以后开展羁押人员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周口市结核病防治所与监狱管理部门合作采用结核病每年定期普查、因症就诊、涂阳患者接触者检查、入监体检4种方式发现羁押人员中的肺结核患者402例,对其发现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周口市某监狱2004-2011年共确诊结核病患者402例,其中结核病每年定期普查发现111例,占27.6%;因症就诊发现204例,占50.7%;接触者检查发现15例,占3.7%;入监体检发现72例,占17.9%。结论羁押人员结核病患者发现还应以每年结核病普查为基础,因症就诊、接触者检查、入监检查3种方式有机结合,可以尽早发现羁押人员中的结核病患者,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病在监狱内的传播,对降低全社会的结核病疫情以及社会的和谐安定起到了确切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孕期B 超检测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收治1586 例孕期妇女,均行B 超检测,总结B 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在生产后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不同孕期的胎儿进行B 超检查发现,共计42 例胎儿畸形病例,其中12~14 周后检查发现7 例,18~24 周后检测发现16 例,28 周后检测发现15 例,37 周后及产前1 周检测发现4 例.术后发现漏诊病例3 例.结论:采用B 超检查孕期妇女体内的胎儿是否健康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我校数学系02级发现肺结核病人1例,地理系02级本科班发现肺结核病人1例,2例均为男性。为了避免肺结核在校园中传播,我们对与此2例患者接触密切的同班、同宿舍及共同上大课的同学进行了PPD试验,对局部硬结≥10mm(阳性)的同学再进行X线胸部透视。调查发现这些同学PPD试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入学时,但未发现新发结核病人。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entax内镜EPK-i系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黏膜形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内镜诊断为CAG的黏膜形态进行研究,比较普通白光模式与特殊模式对典型表现的发现率。结果:100例描述为黏膜变薄者,血管(V)模式发现89例,普通白光模式发现69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055,P=0.001);100例描述为黏膜粗糙者,胃(G)模式发现91例,腺管开口(P)模式发现84例,普通白光模式发现71例,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者分别与普通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普通白光模式肉眼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不高,特殊模式对典型黏膜形态的发现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多模式结合提高CAG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部分脏器恶性肿瘤的重要性。方法总结18319例体检者腹部超声检查资料,对其中4种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肝癌7例;肾癌5例;膀胱癌4例;胰腺癌1例。结论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定期体检对提高肿瘤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河北省望都县发现2例麻风病例,望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例患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黄埔区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分析,了解其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4187例孕妇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率,高风险者建议抽羊水进行产前诊断。结果筛查出高风险孕妇206例,阳性率为4.92%,其中150例进行了产前诊断,发现7例染色体异常胎儿。结论通过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可早发现、早干预,对减少缺陷儿出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行儿童听力障碍的遗传学检测,发现耳聋的原因并进行遗传咨询.[方法]对31例中度以上耳聋患儿进行临床听力测试,收集外周静脉血样本,从白细胞中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JB2基因、SLC26A4基因和线粒体DNA目的片段,对扩增片段直接测序进行GJB2基因、SLC26A4IVS7-2位点、mtDNA1494和1555突变分析.[结果]共31人次接受耳聋遗传学检测,发现和耳聋基因突变有关者10例(32%).发现GJB2致病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4例,杂合突变3例,鉴别出IVS7-2A>G纯合突变和杂合突变各1例,发现1555A>G突变1例.[结论]耳聋遗传学检测在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白洁  刘金蓉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529-3530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盘前置状态伴有子宫手术史高危因素患者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胎盘前置状态伴有子宫手术史的322例患者进行系列超声检查。结果:322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中,超声发现前置胎盘持续到中、晚期148例,占46.0%,经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13例,占8.8%,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7例,误诊1例,漏诊1例,产后超声诊断胎盘植入5例。结论:对胎盘前置状态伴有子宫手术史的高危患者进行系列的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胎盘植入,对改善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桂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59-3561
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宫颈癌资料,发现六合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为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乡镇35~ 59周岁的育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通过宫颈刮片巴氏染色筛查宫颈可疑病变,阴道镜进一步检查,宫颈组织活检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现宫颈异常个案进行随访.结果:全年共检查21 500例,宫颈刮片21 500例,阴道镜检查2 415例,活检214例;共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67例,宫颈癌7例.结论: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可以发现CIN和宫颈癌,降低宫颈癌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进行定位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定位活检的1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进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的患者中发现患宫颈癌4例,慢性宫颈炎77例,尖锐湿疣20例,CINⅢ(包括CINⅢ累及腺体)3例,CINⅠ~Ⅱ9例。结论: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宫颈病变,对于早期的宫颈癌变以及子宫颈CIN的发现与治疗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T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改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32例髋关节异常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用CT进行层厚3mm的连续扫描,对照组12例用X线做扫描诊断。结果所有观察组患者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对照组中有5例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7例未发现变化,用CT做二次检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结论 CT对检查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诊断明确,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