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免疫学研究及中药黄白液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黄白液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ecurrent genital her-pes,RGH)患者的作用机理。方法:54例RGH患者,于黄白液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ELISA法检测血清IL-2和slL-2R水平。结果:治疗后RGH患者CD3^+、CD4^+、CD8^+、CD4^+/CD8^+、IL-2、slL-2R水平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过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是黄白液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TNF-α水平,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25^+、CD16+CD56T淋巴细胞;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4、IL-10、TNF-α水平;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T细胞群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严重损伤的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P〈0.05),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的数量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P、GGT呈负相关。PBC患者血清IL-2、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肝功能严重损伤的PBC患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P和GGT呈正相关。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浓度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因此推测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紊乱在PBC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月华胶囊对耐多药结核鼠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将耐多药结核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月华胶囊组、抗结核药(OEZD)组、月华胶囊+抗结核药组,另设正常组。测各组中的CD4、CD8、CD4/CD8、IFN-γ、IL-2、IL-10、TNF-α。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月华胶囊组、抗结核药组、月华胶囊+抗结核药组均明显减少CD4、CD4/CD8、INF-γ、IL-2降低(P〈0.01),明显改善IL-10、INF-α升高(P〈0.05);②与抗结核药组比较,月华胶囊+抗结核药组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月华胶囊对耐多药结核鼠有治疗作用,其机理是通过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其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H2型细胞因子IL-10和TNF-α的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张强  张爱珍 《新中医》2012,(2):89-90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电针法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电针法治疗。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观察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IL-2含量升高,外周血中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CD8+含量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IL-2含量升高,外周血中CD4+含量、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2含量升高,外周血中CD3+含量、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CD8+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子午流注电针法能提高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体内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治疗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治疗中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2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采用随机配对双盲设计.将符合研究标准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120例采用随机配对设计分为两组,甲组和乙组各6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等免疫指标水平.所有受试对象均给予常规抗病毒西药治疗;而其中一组资料交给专门负责中医心理治疗的医生,由其负责联系资料中的患者,安排其每周接受一次中医心理治疗,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2周再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等免疫指标水平.研究结束,将研究数据交专业统计员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最后进行揭盲.结果:中医心理治疗组治疗后患者T淋巴细胞CD3 、CD4 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 比值升高,CD8 细胞百分比降低(P<0.001)血清IL-2水平升高(P<0.001);单纯西药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医心理治疗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治疗中能起到改善、促进患者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各8只)、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4组用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品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及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情缓解,与甲氨喋呤联用作用更强。且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IL-6的水平;结果 可为青蒿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诱导IgA肾病(IgAN)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纠正特异性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36例IgAN患者临床辨证为脾肺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的ImN患者各12例,分别给予益气消肿、滋肾养肝、滋肾益气中药辨证治疗,服药3月。以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ELISA法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分析DCs的CD80、CD86、HLA-DR表达水平,及CD3+CD8-IFN-γ+即Thl细胞,CD3+CD8-IL-4+即Th2细胞在CD3+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各证型DCs的CD80、CD86、HLA-DR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CD80、CD86、HLA-D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各证型Th2胞占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hl/Th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3型Th2细胞占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hl/Th2比值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IL-10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0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FN-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治能够通过改变外周血DC的表面标志物表达从而纠正IgAN患者以Th2为优势的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的发病与外周血I型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1,Th1)/Ⅱ型T辅助细胞(Thelper cell2,Th2)细胞轴漂移的相关性,观察血热及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的差异。方法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及血瘀证组各15例,健康对照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ACS)检测单个核细胞(the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中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1-interferon,IFN-γ)、白介素-4(jnterleukin.4,IL-4)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不同证候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hl型主要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主要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the Psoriasis Areaand Severity Indexscore,PASI)评分。结果FACS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PBMCs中CD4+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ELISA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热证组血浆中IFN.叫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组血浆中IFN-γ水平与PAS1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L-4水平显著低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h1细胞在血热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当血热型银屑病向血瘀型转化或正常转归时,外周血Th1细胞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化湿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湿证患者临床疗效与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CHB湿证患者75例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化湿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CD8^+CD3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CD4^+CD28^+、CD8^+CD2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HB显效患者治疗后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非显效患者治疗前后CD8^+CD28^+、CD4^+CD28^+、CD8^+CD38^+、CD4^+CD25^+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化湿中药对CHB湿证患者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应用四君子汤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创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简称对照组)和四君子汤干预肠内营养组(简称研究组)。两组均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1周,研究组同时以四君子汤治疗1周: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1天清晨,研究结束时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B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及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研究结束时,研究组IgA、IgG、IgM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6、TNF-α浓度及CR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TNF-α水平,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25+、CD16+CD56T淋巴细胞;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4、IL-10、TNF-α水平;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T细胞群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严重损伤的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P<0.05),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的数量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P、GGT呈负相关。PBC患者血清IL-2、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肝功能严重损伤的PBC患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P和GGT呈正相关。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浓度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因此推测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紊乱在PBC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地五养肝方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五养肝方.两组共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IL-10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3+、CD4圾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48周后,治疗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CD4+及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IL-17、IL-10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在HBeAg阴性CHB的发病及转归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五养肝方与恩替卡韦联用能显著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调节细胞因子IL-17、IL-10的水平,提高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补肾法和清肝法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补肾组和清肝组,各20例;补肾组给予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清肝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IL-6、IL-8、IL-10、IFN-γ等细胞因子变化。结果补肾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补肾组积分降低幅度较清肝组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补肾组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清肝组(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肾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提高(P〈0.05),而清肝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各T淋巴细胞亚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组IL-2、IFN-γ水平显著增加(P〈0.05),IL-6、IL-8水平降低(P〈0.05),清肝组IL.6水平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IL-2、IL-6、IL-8、IFN-γ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法和清肝法均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但补肾法免疫调控作用显著优于清肝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地糖脉宁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阿司匹林干预组(AD组)、糖尿病参地糖脉宁干预组(SD组)、对照纽(N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并计算免疫器官系数。结果DM组CD3^+、CD4^+、CD8^+T细胞和胸腺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1),而IL-6和TNF-α显著高于NC组(P〈0.01);SD组和AD组的CD3^+、CD4^+、CD8^+T细胞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DM组(P〈0.05),TNF-α和IL-6显著低于DM组(P〈0.01);与AD组比较,SD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地糖脉宁对糖尿病大鼠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蛇灸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长蛇灸配合俞募配穴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针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放免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水平,用ELISA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4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TNF-α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IL-2、IFN-γ、TNF-α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蛇灸配合俞募配穴针灸可较大地提高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其取效的机制可能是升高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生殖器疣(Genital Warts,GW)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45例GW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以扶正解毒方加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细胞数量增加(P〈0.05)、治疗组复发率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对GW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能降低GW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艾迪注射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后检测各组外周血T+B+NK、CD3^+、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放疗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值、NK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T+B+NK、CD8^+和B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热益气方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RGH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予阿昔洛韦联合清热益气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4、IL-6、TNF-α低于对照组,而IFN-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益气方治疗RGH临床疗效较好,能减少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help T cell,Th)亚群1和亚群2(Th1/Th2)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及滑膜液中血清和关节滑膜液中Th1,细胞因子的水平、Th2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①BRA患者的外周血CD8+细胞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而 CD3+、CD4+细胞的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RA患者血清和关节滑膜液中IL-2、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A患者血清和关节滑膜液中IL-4,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惫义(P《0.05),④RA组血清和关节滑膜液中的Th1/Th2比值与ESR和Stoke指数呈正相关(r=0.45,P《0.05;r=0.65,P《0.05).结论 RA患者体内存在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失衡的实验证据,这种失衡是RA发病的原因还是结果,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林欢儿  陈小玲  雷菊蕊 《新中医》2014,46(8):102-103
目的:观察芪蓝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复发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芪蓝颗粒治疗,对照组19例予泛昔洛韦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外周Th1/Th2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IFN-γ、IL-4。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较低、IL-4水平较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9月,复发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73.6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中药芪蓝颗粒对其有调节作用,并能降低RGH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