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例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肺部感染,腹部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经过积极地对症治疗,结果治愈出院。结论妊娠晚期出现急性阑尾炎的情况仍需即可手术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例1,女,26岁.2006年,因在外院剖宫产术后10d伤口感染来院检查,发现下腹横切口左侧有一长0.5cm未愈伤口,有粘液性分泌物排出.用探针可探到2.5cm深斜形窦道,并夹出线头2粒,用灭滴灵冲洗切口,敷料引流10d无好转.窦道注入碘油,造影检查发现窦道有一树枝样分叉.尔后美蓝注入窦道,在持硬麻下,切除美蓝蓝染部分,缝合止血,出血点用丝线缝扎.缝合关闭窦道,术后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周后拆线发现窦道仍有分泌物,再次扩开切口检查,剔除止血结扎点线头,止血改用电烙,抗生素液冲洗后再缝合,7d后拆线,伤口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行剖宫产术孕妇3652例,其中出现术后晚期阴道出血、诊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例(本院发生的2例,收治外院转入的3例),年龄20—36岁。剖宫产原因:滞产1例,头盆不称1例、胎位异常1例,胎膜早破2例。5例患者既往均体健,无重要脏器疾病史,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从相关因素着手去预防。方法:回顾2007-2009年我院发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62例,找出相关因素。结果:产妇术前病理状态,术中医生技术,术后护理等均存在影响。结论:诸多因素影响腹壁切口愈合,应注意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细节,降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防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3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9%。影响因素中贫血占78%,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占26%,院外试产占56.52%,宫口近开全或已开全行手术者占52%,低蛋白血症者占35%,术中出血≥800ml占26%,术前发热者占22%,手术操作不正规导致占17%,肥胖者占9%。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治疗妊娠合并、并发症;杜绝院外分娩,提高操作技能,可以降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3岁,主因停经9+个月,下腰部阵痛1+h于2006年9月4日05:00入院。入院诊断为宫内孕40^-3周,G1P0,LOA分娩先兆。入院时体温36.8℃,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68mmHg(1mmHg=0.133kPa),心肺(-),宫高35cm,股围103cm,胎方位LOA,胎心音127~146次/min,胎头固定,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Ⅱ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进行分析,简要探讨如何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现象发生。方法:选取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结果:26例患者中发生脂肪液化的有17例,占65.3%;切口发生血肿的病例有5例,占19.2%;有4例患者切口发生了感染,占15.3%;合并营养不良、贫血的患者有5例,占19.2%;并且发现有2例患者血脂都高于正常水平7.5 mmol/L,占7.6%。结论:为了防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发生,相关的医师应该提高手术的操作技能,积极响应妊娠合并症以及妊娠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 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与同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良好患者的住院资料,总结分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结果:肥胖、产前阴道检查次数、剖宫产史、羊水浑浊、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孕妇体质等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关.结论:妊娠末期控制体重、减少产前检查次数、纠正贫血、做好外阴清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10.
<正>剖宫产手术是产科常见的创伤性操作,也是重要的手术助产方法。近年来,由于临床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麻醉方法的改进,抗生素广泛应用等各种原因导致选择剖宫产手术逐渐增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概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临床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血肿、切口裂开及切口疝等。剖宫产本身作为一种手术方式,会给母体的精神上和肉体上造成创伤,手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1.
12.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诊治方法、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以产程停滞或延长作为剖宫产指征7例(63%)。临床表现主要为产后出血和感染。B超下表现为低或无回声光团为主的混合性光团。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 产程停滞或延长、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当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术后可以利用B超早期诊断。加强产时监护、提高产科质量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5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的资料。结果经治疗后,56例患者均于7~30d治愈出院。结论针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合理预防、科学治疗,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卢庆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经术后积极治疗均获痊愈。临产后因产程延长、停滞而急诊行剖宫产术是术后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羊水污染、胎膜早破、糖尿病合并肥胖也是危险因素,最终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8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孕妇全身因素、手术操作及缝合技术、孕妇自身疾病等均是影响术后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切口愈合率达100%。结论加强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的护理、规范操作流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术后切口的愈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产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32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表现脂肪液化26例。切口感染6例,行切口换药、二次缝合、微波理疗及其他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治疗并发症。提高手术操作可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阑尾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与阑尾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有密切关系的手术和非手术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44例阑尾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病人的阑尾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结果 44例病人中女性26例,占59.1%;年龄〉55岁者20例,占45.5%;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3例,占75%;手术时间1~2h及〉2h者34例,占77.3%;切口行分层缝合者29例,占65.9%。术后27例切口感染,占61.4%,其中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者19例,占70.4%;无感染症状切口裂开者17例;皮下积液者28例,占63.6%。经伤口缝合、换药及抗炎等治疗后40例伤口愈合出院,4例切口未愈合自动出院。结论阑尾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相关的因素主要为阑尾组织病理类型,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方式,术后皮下积液及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