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陆林苑  邓坤仪  万波 《医学争鸣》2006,27(6):521-523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预防和治疗妇产科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每次1.5g,每12h或8h1次,预防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80.8%)高于对照组(75.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4.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和96.4%和95.2%,两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发现应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对预防和治疗妇产科感染的和手术后预防感染安全有效药物,临床疗效好、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Og,每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对照组静滴注射用(头孢他啶)2.0g,第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9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和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每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对照组静滴注射用(头孢他啶)2.0g,每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0.79%和8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85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疗程4~10天。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8.6%)优于对照组(55.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2%)也优于对照组(72.1%),P〈0.05。治疗组培养出致病菌34株,细菌阳性率为81.0%,治疗后细菌清除率88.2%;对照组培养出致病菌36例,细菌阳性率为83.7%,治疗后细菌清除率55.6%。细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也同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分组平行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5g(广东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和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研制),2次/d静脉滴注,疗程7~10d。对照组用已上市的国产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5g,2次/d静脉滴注,疗程7~10d。结果 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7%(54/63)和89.1%(57/64),临床痊愈率分别为57.1%(36/63)和50.0%(32/6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9%(50/55)和90.4%(47/5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8/69)和11.6%(8/69)。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我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贺州地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160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特征。结果①男性100例(62.5%),女性60例(37.5%),男性多于女性;≤14岁者55例(34.4%),≥50岁者56例(35.0%),以儿童及老年人居多;原发病主要以呼吸系统为主,80例(50.0%)。②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3d内,严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用药1h内;主要为过敏反应,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者94例次(94/170,55.29%),全身性损害32例(18.8%)。③主要上报单位为市/县级二等医院149例(93.1%),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148例(148/160,92.5%),采取治疗措施后治愈59例(36.9%),好转101例(63.1%)。结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应加强对二级医疗机构的用药监控,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杜绝药物滥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医院荻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6例医院荻得性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静脉给药剂量,成人2.0~4.0g/d,严重或难治性感染可增至8.0g/d,分等量,2次/d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83.3%,细菌清除率80.9%,不良反应率为4.6%。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有效和安全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陈洁  吉建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48-149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2组,左氧氟沙星组为30例,0.2~0.4g静脉滴注,qd或bi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为30例,3.0-6.0g静脉静滴注,qd或bid,疗程均为7—14d。结果左氧氟沙星有效率为93.3%,细菌清除率为93.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有效率为90.0%,细菌清除率为92.9%。结论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铜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均为治疗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以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安灭菌)为对照药进行临床研究,评价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常见致病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平行试验设计,入选病例48例,脱落1例,完成47例。其中呼吸道感染23例,泌尿系统感染24例。试验组(24例)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1.5g/次,每12h或8h一次静滴;对照组(23例)应用安灭菌1.2g/次,每12h或8h一次静滴。疗程均为7-14天。结果: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100%、83.33%和91.67%,总痊愈率和有效率为87.50%和95.83%,与安灭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对分离细菌的消除率为100%。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发生皮疹1例、恶心3例,总发生率为16.67%(4/24),与安灭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四类新药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产酶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使用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合制剂铃兰欣成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方法本法以外标法为基础,色谱条件:以ODS-3反相柱作为分析柱。流动相组成为0.005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乙腈(825:175,V/V),磷酸调整PH=5.0。流速为1.2ml/min。再自外检测器272nm进行检测。结果本法注射用头孢哌嗣钠和舒巴坦钠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0mg/L和5mg/L,在20-1000mg/L范围内呈线形,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9.4%-102.9%和95.0%~105.3%.批内和批间RSD分别为1,4%1.5%和1.8%1.9%。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复合制剂铃兰欣含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家杰 《河北医学》2012,18(3):356-358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收治并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例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200m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5-7d.研究组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次,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疗程5-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6.5±1.3)h,总有效率为97.4%(37/38);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8.5±1.5)h,总有效率为81.6%(31/38),两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敬军  唐蕊  李子安  张瑞虹 《西部医学》2010,22(7):1246-1247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次,次/12h治疗组52例(A组)和头孢他啶2.0g/次,次/12h对照组49例(B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38%、85.7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23%、89.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头孢哌酮与舒巴坦治疗急诊重症感染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琦  邢柏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811-813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有效性厦安全性。方法对88例急诊重症感染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采用静脉滴入方式,每12h给药4.0g,观察其临床疗效厦安全性。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有效率为81.8%,细菌清除率为83.8%,不良反应率为5.7%。结论急诊重症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可作为急诊重症感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4.
刘杰  黄健 《当代医学》2010,16(21):16-17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配伍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5ml稀释液与盐酸氨溴索5ml稀释液混合观察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在两种药物稀释液混合后出现了白色的沉淀。在放置一段时间(约30min)后白色沉淀析出,过了24h后仍有沉淀析出。结论在临床用药时要注意这两种药物的配伍,并注意及时观察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8例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在对症处理与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钠1.0g,wgtt,q8h~q12h;对照组予以头孢噻肟钠2.0~6.0g,wgtt,q12h。疗程均4~14d,观察临床疗效与病原菌清除情况,监测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61.7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35%、59.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早期使用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感染能迅速清除致病菌,促使病变转归,不良反应少或轻微,可作为早期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头孢哌酮钠致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 搜集2002年10月~2005年10月1临床使用头孢哌酮钠发生的不良反应(ADR).结果 ADR共49例,其中双硫仑样反应占8例.结论 双硫仑样反应是使用头孢哌酮钠病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与使用者的年龄、用药频率和剂量有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从成本和效果综合两方面来探讨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成本。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为11.38,对照组为25.59。结论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相当,不过从成本-效果来比较莫西沙星更具有优势,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伍用他唑巴坦钠的临床前抗菌效果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的伍用复方处方筛选、药学研究、毒理学等研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筛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2:1)伍用复方抗菌作用确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高效低毒,经济适用可供进行临床研究。结论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抗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单纯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部分临床生化指标好转,未出现肝肾功能指标恶化。结论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临床抗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