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表面髋关节置换术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宇  王芳  梅继文  黄锐  李坤  高峰 《山东医药》2010,50(42):79-80
目的观察表面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19例行表面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随访30~60个月,行Harris评分。结果 19例随访期间(30~60个月)没有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髋关节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功能障碍明显好转,术前Harris评分35.1分,术后提高至93.9分。结论表面髋关节置换术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和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行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23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20例,随访3~5年.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失血、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作比较,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 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与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相比较,在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上未见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失血方面均少于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在术后疼痛率、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和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方面各有优势.对于那些较年轻或者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何澄  郭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92-2293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股骨头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入的62例行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使用的金属头直径不同分为大头金属-金属髋关节组(观察组)及普通假体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长程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对比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术前、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对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对比中,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2年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2年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对比中,术后1个月、术后2年的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程度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内收、外旋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观察组屈曲、内收、外旋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术后大腿疼痛3例,深静脉血栓3例;对照组术后大腿疼痛2例,脱位2例,假体松动2例,深静脉血栓4例;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对照组为31.25%,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金属大头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高患者术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并且具有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合于年龄较轻及对关节活动度要求较高的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 ~ 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均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检查髋关节功能、计数Harri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观察髋关节影像学形态.结果 28例平均随访3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32髋,良2髋,可1髋,优良率96.9%.未发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全髋置换术的过渡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03~2014-03对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患者17例(32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25.4(13~35)个月,对比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关节疼痛、关节屈曲畸形矫正度、关节总活动度及Harr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术前14例患者(27髋)髋关节呈屈曲挛缩畸形平均(35.42±3.15)°,术后平均(4.63±2.12)°,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关节总活动度(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平均(5.81±3.32)°,术后平均(152.47±3.76)°,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Harris评分平均(27.73±6.41)分,术后平均(82.31±6.58)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患者重度疼痛3例,中度疼痛6例,轻度疼痛8例,术后轻度疼痛7例,无中重度疼痛;无坐骨神经损伤、骨折、感染并发症出现,术后1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前脱位,给予手法复位、皮肤牵引后未再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能迅速解除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玉坤 《山东医药》2010,50(19):69-70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OA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DDH继发OAH患者行THR,重建髋臼和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正确安装假体。X线观察假体位置,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关节活动度、跛行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X线示假体位置正常;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和脱位;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度满意,跛行基本消失。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415分提高至84.425分。结论THR治疗DDH继发OAH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22例髋关节强直(26个髋关节)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2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步态基本正常,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3%,对照组优良率为82.1%,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稍多于对照组、但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遗留关节疼痛、关节周围骨量丢失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亦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共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包括1例关节后脱位,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共,7例发生并发症,包括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坠积性肺炎,3例关节翻修,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1该科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20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4个月,平均48.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1例(8.3%)发生脱位并发症,1例(8.3%)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5髋(25.0%)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为Brooker分级Ⅰ级2髋,Ⅱ级2髋,Ⅲ级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髋关节屈伸平均(12.9±5.6)°改善为(75.6±19.6)°,髋关节内收外展由术前平均(4.4±2.7)°改善为(24.5±8.6)°,Harris评分由术前(20.6±13.1)分改善为(71.9±9.3)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9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95例采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随访期间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EURo-QoL(EQ-5D)评分及变化趋势。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 01),但两组术后血液需求量及血栓、房颤、感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0. 05)。两组随访期间Harris评分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 01)。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EQ-5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术后12、24、48个月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1)。结论对于预期寿命短、活动量少的老年患者使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明显,对于预期寿命长、活动量大的老年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冰敷联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28髋)和对照组25例(26髋)。两组术后均行主动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予局部冰敷+CPM。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72 h引流量、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2 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3、6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冰敷联合CPM在术后早期控制疼痛,减少出血,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景随 《山东医药》2007,47(33):87-88
行人工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61例(72髋),其中单侧置换3髋,双侧置换19髋,全髋置换50髋。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各型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72例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1分,术后为90分(P〈0.05)。疗效评定优51髋,良3髋,中7髋,差1髋。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6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可促进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SF-36量表各维度及总体健康的评估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更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生活质量更好,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治疗的10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手术情况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2 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Harri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发生术后血肿、假体松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血肿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金属对聚乙烯全髋置换术(MP-THA)对老年患者治疗的临床体会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该院对100例(112髋)老年患者运用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强直性脊柱炎15例,骨关节炎20例,髋关节发育不良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结果患者都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调查,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38.80±7.44)分至术后4年的(94.85±2.57)分。4例术后偶感疼痛,3例术后出现轻微疼痛,无严重疼痛者。髋关节活动度达到了屈髋(120.65±8.86)°,外展(29.35±3.12)°,内收(24.35±4.12)°,外旋(34.75±4.43)°,内旋(36.75±4.11)°。X线显示所有患者髋关节假体位置均符合要求,109例髋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其中3例髋假体处于轻度外翻位,其余假体为初始固定优良。术后四年髋关节平均总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髋臼假体外展角与理想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倾角与理想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THA适应证范围广泛,术后效果良好,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关节稳定性较好,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有以下优点:保持髋关节原有解剖形态从而降低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效应;保留了大量的股骨近端骨量便于日后翻修手术;金属对金属的设计和应用使假体表面更加耐磨;提高关节稳定性,降低脱位的发生率,并且保证了更大的关节活动范围[1,2];术后可以进行跑步及重体力劳动等大量运动[3].尽管老年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富有争议,但对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需求较高、身体情况较好的低龄老年患者仍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适应证[4].本研究即评价此人群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PFNA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4~2012年采用PFNA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照性研究文献,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质量评价和筛选,通过Meta分析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在以下5个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术后死亡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重时间及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总计8篇对照性研究文献纳入本次研究,758例手术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36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3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在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髋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死亡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PFNA内固定组,但下床负重时间明显短于PFNA内固定组。结论 PFNA内固定在微创治疗及术后恢复方面有一定优势,两者在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效果、Harris评分、近期并发症及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结果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9.63%)明显低于观察组(92.59%,χ~2=14.503,P=0.002)。两组术后髋关节关节畸形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0.696,P=0.244);关节活动、疼痛程度及功能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83,P=0.007;t=7.869,P=0.000;t=4.343,P=0.000)。两组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PG)E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IL-1、TNF-α、5-HT、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297,P=0.000;t=21.423,P=0.000;t=36.400,P=0.000;t=37.671,P=0.000)。术后半年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明显高于观察组(5.56%,χ~2=6.271,P=0.012)。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避免术后并发症,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以指导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1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对比分析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A组,n=64)及内固定术(B组,n=62)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扶双拐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比B组明显延长[(72.8±10.1)min vs(55.7±7.8)min,P<0.05];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B组[(365.5±51.2)mL vs (180.8±25.3) mL,P<0.01];A组平均扶双拐下地时间显著少于B组[(7.5±1.2)d vs(48.7±6.8)d,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5±2.5) d vs (15.2±2.1)d,P>0.05].A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B组(3.13% vs 19.35%,P<0.01).A组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92.19% vs 75.81%,P<0.01);A组无移位组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1% vs 88.89%,P>0.05);A组移位组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92.85% vs 60.00%,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髋关节本身有骨关节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有其他老年病不宜长期卧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而内固定术可作为受伤前髋关节活动能力好、骨质量好的或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