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索偏头痛复合敏化腧穴适宜的刺激方式。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力敏针刺治疗,B组给予热敏灸治疗,C组给予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三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量表评分、观察三组疗效差异。结果:C组的愈显率为95%,显著优于B组的65%、A组的30%(P<0.05,P<0.01)。三组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量表评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在降低VAS、PPI评分方面,C组与B组均优于A组(P<0.05),C组与B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PRI和McGill总分方面,C组最佳,B组次之,二者均优于A组(P<0.05)。结论:力敏针刺、热敏灸、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三种治疗方式对偏头痛均有较好疗效;热敏灸与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力敏针刺;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是偏头痛复合敏化腧穴最适宜的刺激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腧穴敏化理论,探查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优效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与西药组,每组30例,疗程结束观察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总疗效,并进行安全性判定。结果:在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3组受试者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疗效比较,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6.67%(26/30),非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0.00%(24/30),西药组总有效率73.33%(22/30),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腧穴敏化理论指导下,热敏灸组治疗功能性便秘优于非热敏灸组和西药组,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6.
腧穴随体位改变的变异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对伴随体位改变、腧穴的定位及组织将如何改变进行了一些观察,从古代文献中关于取穴姿势的记载及现代解剖学等方面作了探讨。四肢是特定穴所在之处,腧穴利用率最高,而四肢活动度最大,故变异关系也大。治疗时要注意取穴的体位、姿势,骨性标志的改变,或伸或屈,或平或直,或侧卧或仰卧,体表定位要与循按穴位的凹陷处相结合,力求准确取穴,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与乳腺增生症患者相关穴位疼痛阈值的检测,观察乳腺增生症患者穴位痛敏化现象并总结痛敏化规律。方法 使用WAGNER手持压力测痛仪对32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及32例健康受试者的膻中、乳根、屋翳、膺窗、合谷、天宗、肝俞、足三里、期门、太冲各穴分别进行痛阈检测,观察两组穴位疼痛阈值差异,并对不同病程及不同乳房肿块分级患者的疼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乳腺增生症患者各穴痛阈值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P<0.01),其中天宗、膺窗、太冲、乳根、屋翳穴痛阈值变化率较高;不同病程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太冲穴疼痛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病程>12个月患者其他经穴的痛阈值明显低于病程≤12个月患者(P<0.05),其中屋翳、膺窗、期门及天宗穴痛阈值平均变化率较高;乳房肿块分级BI-RADS 3类患者屋翳、膺窗、乳根、期门、合谷、天宗、肝俞等穴痛阈值明显低于BI-RADS 2类患者(P<0.05),其中天宗、乳根、屋翳、膺窗痛阈值平均变化率较高。结论 乳腺增生症存在明显的穴位痛敏化现象,患者相关穴位的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健康人;乳房局部及背部投影区穴位的痛敏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分析输穴的分布及其主治特点,探讨五输穴理论的原理.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内经><难经>等经典关于五输穴尤其是输穴的主治规律的论述为基础,结合现代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阴经、阳经输穴、三阴经的荥穴、奇穴等的分布部位和临床主治特点.结论:输穴主治"体重节痛"作用在阳经和阴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该经的输穴是否位于掌指关节或足跖趾关节后密切相关.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内经><难经>所描述的不同经脉的五输穴具有相似主治特点的原理之一在于它们在四肢末端分布部位的相似性, 所激发经气层次的相似性,以及针灸刺激所形成的针感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阅相关文献,探讨敏化穴与激痛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二者关系。方法:从理论基础、位置分布以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对敏化穴与激痛点相关性以文献综述方式进行论述。结果:经讨论分析,敏化穴与激痛点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敏化穴与激痛点的高相关性,有助于对穴位敏化规律和机制的进一步把握。 相似文献
11.
12.
脑疲劳状态下腧穴热敏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疲劳状态对人体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影响。方法 将61例受试者分为31例脑疲劳组(试验组)和30例非脑疲劳组(对照组),通过“脑保健”热敏灸法刺激两组受试者百会、风池(双侧)、命门(双侧)等腧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受试者各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出现频率及各种热敏灸感的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受试者均出现腧穴热敏化现象。试验组腧穴热敏化现象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试验组百会穴出现腧穴热敏化现象的频率最高(96.8%)。试验组的百会穴透热、扩热、传热、压感,命门穴扩热、传热等热敏灸感均较对照组强(P<0.05或P<0.01)。结论 脑疲劳状态下人体腧穴热敏化现象出现频率较非脑疲劳状态下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更合理地解释五输穴理论寻找形态学依据。方法:研读《黄帝内经》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五输穴理论与血管理论密切相关,四肢肘、膝关节远端的浅静脉分布模式是五输穴理论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12例肩周炎患者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感定位,分析肩周炎患者热敏穴出现规律,为临床运用热敏灸治疗肩周炎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用点燃的纯艾条对112例肩周炎患者及39例正常组按照回旋法、雀啄法、温和灸法进行腧穴热敏化探查。结果急性期热敏化主要在经外病变部位,即阿是穴及经外奇穴;粘连期热敏化主要在病变部位及足太阳经风门穴部位;缓解期热敏化主要在手阳明经手三里与肩髃部位。正常组出现热敏化现象不明显(P0.05)。结论各期肩周炎热敏化部位不同,急性期以疼痛部位为主,粘连期以病变部位及太阳经为主,缓解期以阳明经为主,具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刺研究》2017,(4)
目的:发展一种适合穴位敏化现象研究的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缺血导致的体表穴位处力敏变化,探讨穴位敏化的现象及发生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改进的气囊阻塞可控心肌缺血模型。在造模前后检测心肌缺血引起的Ⅱ导联变化,通过心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坏死程度。分别在心肌缺血模型制备过程第8、14、20天检测清醒家兔不同体表部位机械痛阈值。结果:可控心肌缺血模型制备过程中模型组Ⅱ导联变化一致,在气囊充气阻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时ST段抬高(P0.05),气囊放气后ST段恢复,表明家兔心肌缺血刺激可控。心肌TTC染色示模型组心肌坏死程度为(9.37±0.19)%。3个检测阶段模型组与对照组家兔在足底及"太溪"穴处均无明显机械痛阈值改变(P0.05);心肌缺血刺激14d后模型组"内关"处及心肌缺血刺激20d后模型组"神门"和"内关"处机械痛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的家兔可控心肌缺血模型适用于疾病前后穴位敏化现象的力敏研究。心肌缺血可导致"神门"和"内关"处力敏降低,内脏疾病可导致相关临床治疗穴位发生敏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穴位敏化理论探讨敏化状态腧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敏化状态腧穴诊断界值的128例患者分为穴位敏化组96例、穴位非敏化组32例,因2组一般资料不均衡而重新匹配,最终纳入23例为穴位敏化组、23例为穴位非敏化组.2组均采用针刺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腹式全官术后腧穴热敏化疗法的护理的疗效。方法:43例患者中,均为在芳村分院的住院病人,年龄30-39岁的有4人,40~49岁的有27人,50-59岁的有9人,60-69岁的有1人,70~79岁的有2人。结果:43例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腧穴热敏化疗法对腹式全宫术后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温和灸对中风后患者肩髃穴热敏化现象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长时程温灸组、短时程温灸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单纯针刺肩髃穴,长、短时程温灸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20min和10min的灸治。3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肩痛程度和肩痛频度的评定,并对肩痛程度和频度的变化与热敏化现象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肩痛程度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疼痛频度评分除对照组外均有明显下降(P<0.01),其中长时程温灸组疗效较对照组及短时程温灸组更佳((P<0.01或P<0.05))。热敏化现象持续时间与疼痛程度及频度的减轻呈正相关趋势。结论热敏化灸法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有效方法,20min温和灸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坐骨神经痛是指干性神经痛,多由臀部外伤、受凉或肌肉注射不当引起干性坐骨神经损伤,疼痛从臀部沿大腿后外侧放射至小腿后外侧,受凉后疼痛加剧,属中医的寒湿痹证型,沿坐骨神经走形方向有压痛点,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