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关于原发性肝癌的现有各种治疗手段如外科治疗、微创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微波射频消融治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但至今仍以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20年来,通过亚临床期肝癌的发现、早期切除、肝癌术后复发的再切除和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再切除、多学科的有序的综合治疗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术后生存率。由于肝癌有早期就容易出现肝内转移的特性,大部分肝癌在手术时已存在有肝内转移灶,所以术后余肝残留肿瘤的机会很大,术后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2.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区域辅助化疗预防转移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皮下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DDS)区域辅助化疗预防转移复发的效果。方法 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同一手术组行肝癌根治性切除并有肿瘤巨大、多灶、包膜不完整、伴有血管侵犯等转移复发危险因素者308例,其中115例于术中经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放置DDS作为试验组,193例未置DDS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术后4~6周经DDS行肝脏区域化疗栓塞,此后视情况隔2~4个月重复一次,对照组则不做对转移复发有影响的辅助治疗。结果 随访至2002年3月,1、3、5、7年累积转移复发率:试验组为5.8%、22.3%、28.6%和4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8%、39.7%、59.64%和59.64%(P<0.001)。中位转移复发时间:试验组为30.6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0.9个月(P<0.001)。1、3、5、7年生存率:试验组为96.8%、91.3%、84.8%和7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73.8%、63.6%和5&7%(P<0.001)。结论 肝癌根治术后经DDS区域辅助栓塞化疗既推迟了转移复发时间又降低了转移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和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间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7岁,肝移植术前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肝癌切除术后无瘤期为6~31个月,均未发生肿瘤细胞侵犯大血管和肝外转移.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或西罗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肝移植术后受者并发症及存活率情况.总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经验.结果 所有受者肝移植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术后22 h发生腹腔出血,1例术后13 d发生腹腔感染,1例术后4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其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受者均顺利出院.有3例受者分别于移植术后9、13及19个月时,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余4例均长期无瘤存活,最长已达52个月.受者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5.7%和57.1%.结论 肝移植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受者适应证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经胆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切除术后防治复发的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3年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对5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113例患者为观察组(A组),术后接受了TACE防治复发,每3周1次,共行4次;其余448例未行TACE治疗者作为对照组(B组)。结果A、B两组在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术中失血量及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均无显著性。A、B两组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0.9%,无明显差别;2年无瘤生存率为73.5%和67.8%,A组虽较B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为65.5%和49.2%,相比较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规律行TACE可以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间歇性肝门阻断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叶切除术,以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分为两组:(1)间歇性肝门阻断组:97例,Pringle方法间歇性阻断肝门,每个循环阻断15 min,开放5 min.可重复2~3个循环.(2)其他阻断方法(对照)组:238例,包括预处理阻断法、单纯Pringle法、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等.术后每4周,定期复查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及甲胎蛋白,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MRI,平均随访26.5个月.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6例(1.8%).间歇性肝门阻断组1、2年复发率分别为31.6%(30/95)和48.4%(46/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50/234)和38.0%(89/234)(P<0.05).间歇性肝门阻断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5%(67/95)和53.7%(51/95),与对照组的68.8%(161/234)和55.6%(130/23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为排除其他肝内复发相关因素的影响,我们调整了观察病例标准:肿瘤≥5 cm;术后4周AFP降至正常;术中B超阴性.间歇性肝门阻断组与对照组纳入病例分别为79例和155例.结果两组1、2年复发率分别为29.1%比18.7和46.8%比35.5%,间歇性肝门阻断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间歇性肝门阻断是导致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一项危险因素,临床应慎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栓塞(PVCE)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89例肝癌手术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进行预防性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栓塞(治疗组)41例,未行预防性门静脉化疗栓塞(对照组)48例.随访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应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两组累积无瘤生存率.组间比较用对数秩检验.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6~42个月.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及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5%、48.0%,对照组分别为53.8%、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9.91个月(95%CI,16.09~23.73)和13.80个月(95% CI,10.95~16.65),治疗组累积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性门静脉化疗栓塞、肿瘤大小、术前门静脉癌栓、术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影响患者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肝癌切除术后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栓塞能有效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
术后肝血管灌注化疗预防肝癌复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血管灌注化疗的疗效 ,探讨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途径。方法 经病理确认的肝癌 5 4例 ,其中 3 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动脉或门静脉置管化疗 ,每 4周一个疗程 ,重复 3~ 6个疗程。 2 0例根治性切除术后无任何化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肝血管灌注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 2 9.4 %和 4 0 % ,3年复发率分别为 64 .7%和 75 % ,二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癌切除术后肝血管灌注化疗能预防癌复发 ,以肝动脉灌注优于门静脉 ,但二者结合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影响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术后肝外脏器转移性复发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治疗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回顾性调查获取明确诊断的PLC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46例病人,对初次手术时的临床病理因素、出现转移复发灶时的临床因素及复发后的治疗因素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与复发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①PLC术后,肝外转移复发最常见的脏器为肺、骨骼,且大多伴有残肝复发.②有肝外转移复发时,生存率明显低于单纯肝内复发者.③与复发后生存率有关的因素包括:临床病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时有效地控制残肝复发灶及切除肝外转移复发灶.结论:对肝外脏器转移复发灶的治疗原则是:在积极有效地控制残肝复发灶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转移灶,可望延长复发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静脉化疗栓塞(PVC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预防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71例肝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PVCE联合TACE组37例,单纯TACE组34例。对术后肿瘤复发情况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2组累积无瘤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PVCE联合TACE组和单纯TACE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1.1个月和18.6个月,PVCE联合TACE组累积无瘤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P〈O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癌切除术后联合PVCE和TACE更能延长患者术后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化疗预防肝癌复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药物泵对肝癌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0年4月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其中并行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12例(1组),单纯肝动脉插管8例(II组),单纯门静脉插管15例(Ⅲ组),14例未插管(Ⅳ组),随访6个月-5年,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Ⅰ,Ⅱ,Ⅲ组1年复发率低于Ⅳ组,而1圻生态率各组间无差异,Ⅰ,Ⅱ组3年复发率低于Ⅳ组,3年生存率也高于Ⅳ组,而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差异,Ⅰ,Ⅱ,Ⅲ组比较1,3,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置药物泵痢便,安全,是预防肝癌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3年5月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06例,随访1~5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在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98例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9%、34.7%、27.8%。结论非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特别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年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围手术期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0 年1月至 2006年12月年龄≥60岁并行肝切除的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年龄<60岁的9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老年组肝癌患者HBV感染率、AFP阳性率低,术前伴发病较多,肿瘤包膜阳性率及术后1年总生存率较高;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术前肝肾功能、肝硬化、卫星病灶、癌栓、术前肿瘤破裂、术中失血量、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瘤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是安全的,对无术前伴发病或术前已有效控制伴发病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切缘冷冻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降低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方法,改善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 自1998年4月至2002年4月,我院行肝癌切除术切缘距肿瘤不足1 cm的患者共45例,分为冷冻组和单纯切除组两组.冷冻组23例,常规肿瘤切除后以扁平探头对肝切缘进行接触冷冻,冷冻深度控制在1.0~1.5 cm;单纯切除组22例,单纯行常规肝癌切除手术,不予冷冻治疗.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复发及生存时间.结果 冷冻组术后1年、3年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8.7%、26.1%和34.8%,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56.5%和30.4%,与单纯切除组比较,其中3年(χ^2=5.021,P=0.025)、5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冷冻组的3年、5年生存率较单纯切除组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结论 肝癌切除后切缘冷冻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可能延长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髂内动脉置化疗泵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髂内动脉预置化疗泵行膀胱区域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膀胱部分切除术的同时,于一侧髂内动态置入化疗泵,术后进行膀胱区域化疗36例。结果: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仅2例复发,复发率为6.7%(2/30),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髂内动态置化疗泵行膀胱区域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效果良好。适用于有复发倾向的膀胱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移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行肝移植治疗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至2004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对4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病例(其中1例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治疗。结果3例移植术后已分别无瘤存活17个月、12个月和27个月至今。1例术后第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病例的肝移植治疗,小肝癌切除后复发肿瘤仍符合Milan标准者有着良好的预后;个别合并门静脉癌栓者预后较好;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者应相当谨慎。 相似文献
17.
奥曲肽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奥曲肽经肝动脉给药的安全剂量,以及小剂量奥曲肽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 40例肝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经肝动脉埋泵给药。实验组首日推注奥曲肽200μg,顺铂碘油混悬液18ml(顺铂40mg/8ml 超液化碘油10ml)。次日再推注奥曲肽200μg。对照组:仅于首日经肝动脉泵缓慢推注顺铂碘油混悬液18ml。每隔4~8周重复给药一次。观察两组病人的化疗反应,并作短期术后随访以判定疗效。结果 实验组化疗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仿,未出现明显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一过性脸部潮热伴或不伴全身潮热是奥曲肽经动脉给药的惟一反应。随访显示实验组(对照组)1年复发率、肝外转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45%)、5%(20%)、10%(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肝动脉一次给予200μg奥曲肽是安全的,奥曲肽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预防肝癌根治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有一定疗效,但对于术后远期的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施行肝切除术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迄今,肝切除术仍是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1]。然而问题是,日常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肝癌病例,属于小肝癌的病例很少,大多数属大肝癌,或特大肝癌[2]。相对而言,大肝癌或特大肝癌的切除术,困难大、出血多,使很多医生望而生畏,以致于不少大肝癌病例因未能得到有效的手术切除而失去了延长生命的机会。随着肝动脉栓塞化疗(HAEC)技术的普遍开展,已使一批经过此方法治疗的大肝癌患者症状缓解、生命延长,也使一部分病人的肿瘤缩小,而有利于手术切除。然而,关于原发性肝癌经HAEC后施行肝切除术的评价,文献中的意见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和手术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82例原发性肝癌伴有肝硬化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7例,单因素分析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围手术期PA血清值、癌灶大小、肝硬化程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与术后肝功能衰竭有密切关系。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及保护残余肝脏功能是预防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手术切除方法的不断改进,肝癌切除率明显提高[1]。术后肿瘤复发率仍然很高,一年内复发率高达76%[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