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有关各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定位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GLCIA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1q22-q25区域afm126yd8和AT3之间。成人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候选基因有多个:(1)GLCIB基因,可能来自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突变;(2)GL-CIC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q21-q24区域D3S3637和D3S1744之间;(3)第6号染色体6p25区域D6S1600和D6S296之间,并有多种表型;(4)第2号染色体D2S2161及D2S176之间。婴幼儿型青光眼疾病候选基因有:(1)GLC3A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2p21区域D2S1325和D2S1356之间;(2)GLC3B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1p36区域D1S228和D1S507之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有关各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定位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1q^22-q^25区域fm 126yd8和AT3之间。成人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候基因多个;(1)GLVCIB基因,可能来自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突变;(2)GLCIC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q^21-q^24区域D3S3637和D3S1744之间;(3)第6号染色体6p^25区域D6S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外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遗传学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其中以位于GLC1A的TIGR基因的克隆及突变分析最为引人注目,系迄今最先发现的开角型青光眼致病基因。对该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相关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本文就该基因的发现及克隆、表达、调控、特性、功能以及在临床分子遗传学上的意义及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遗传学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其中以位于GLCIA的TIGR基因的克隆及突变分析最为引人注目,系迄今最先发现的开角型青光眼致病基因。对该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相关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本文就该基因的发现及克隆、表达、调控、特性、功能以及在临床分子遗传学上的意义有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使人们对一些眼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RB1基因被定位于13q14.2-14.3,且由总长约180kb的27个外显子组成,是一抗肿瘤形成基因。RB1基因内碱基插入;缺失和置换是RB形成的主要原因;先天性白内障形成时,编码β、γ晶体蛋白和膜蛋白MP20的基因组内均有异常改变,一些染色体上存在着白内障易感基因:ADRP中RP4,RP5基因和XLRP中RP2,RP3基因变异均可引发视网膜色素变性;mtDNA第11778位点G→A突变可导致GCATC→ACATC,使sFaNI识别位点丢失,编码产物由精氨酸变为组氨酸,线粒体氧化磷酸供能障碍,导致Leber病形成;绿色盲主要因绿色素基因内缺失所致,红色盲主要因外源性基因替代所致,而蓝色盲包含有红、绿、蓝色素基因的异常;无脉络膜症患者基因组中包含有缺失、重排和重复等多种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每组30眼。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组,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组,C组为POAG合并2型糖尿病组,D组为PACG合并2型糖尿病组,E组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F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房水及血清中TIMP-2及MMP-2的含量,并计算TIMP-2/MMP-2值。结果 在6组研究对象的房水中,MMP-2浓度在A组为(24.92±6.62)μg?L-1、B组为(36.80±15.07)μg?L-1、D组为(28.44±5.78)μg?L-1,均较F组的(22.87±3.54)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同时房水中TIMP-2浓度在A组为(43.92±19.57)μg?L-1、B组为(76.13±27.67)μg?L-1、D组为(61.92±6.51)μg?L-1,也均较F组的(22.48±3.56)μg?L-1显著升高(均为P<0.05)。A、B、C、D组房水中TIMP-2/MMP-2值较E组和F组显著提高,约为其2倍,但A组、B组、C组、D组间TIMP-2/MMP-2值无显著性差异。在6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中,A组MMP-2和TIMP-2浓度最高,分别为(396.75±49.30)μg?L-1和(337.67±62.78)μg?L-1,其余各组间MMP-2和TIMP-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6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IMP-2/MMP-2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TIMP-2/MMP-2值均存在失衡,说明MMP-2的活性变化及TIMP-2/MMP-2值与POAG和PACG的发病密切相关,但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青光眼的病程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频域-OCT观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edglaucoma,PACG)患者视盘形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及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cellcomplex,GCC),分析其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de-viation,M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例60眼PACG患者,根据视野损害程度分为早期及中晚期2组,与33例正常人进行频域-OCT对比检查。测量视盘形态学参数、整体平均RNFL厚度(RNFL-Avg)、上方平均RNFL厚度(RNFL-Sup)、下方平均RNFL厚度(RNFL-Inf)、整体平均GCC的厚度(GCC-Avg)、上方平均GCC厚度(GCC-Sup)、下方平均GCC厚度(GCC-Inf),并分析青光眼患者组视野MD与RNFL、GCC的相关性。结果 视盘各形态学参数在各期PACG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盘面积F=14.29、P=0.000;视杯面积F=11.31、P=0.000;盘沿面积F=6.27、P=0.002;盘沿容积F=10.41、P=0000;视神经盘容积F=3.53、P=0.034;视杯容积F=10.99、P=0.000;杯盘比F=8.64、P=0.000;杯盘纵比F=3.14、P=0048;杯盘横比F=4.20、P=0.012)。其中视盘面积差异表现为两个PACG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大,而两个PA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参数表现为:中晚期PACG组的视杯面积、视杯容积、杯盘比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大;而盘沿面积、盘沿容积和视神经盘容积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小。增大及缩小的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符合PACG神经损害的特点;而早期PACG组在上述参数中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RNFL及GCC的分析中,PACG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NFL-AvgF=9.79、P=0.000;RNFL-SupF=6.48、P=0002;RN-FL-InfF=7.54、P=0.001;GCC-AvgF=6.62、P=0.002;GCC-SupF=5.69、P=0.005;GCC-InfF=6.45、P=0.003)。组间两两比较发现:中晚期PACG组上述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早期PACG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晚期PACG组RNFL和GCC均与MD呈明显的正相关(r=0.6895,P=0.001;r=05271,P=0.010);早期PACG组RNFL及GCC与MD无相关性(r=-0.2084、P=0.244;r=0.2001、P=0281)。结论 频域-OCT是一种比较敏感的能够观察到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检查方法,但其对于早期青光眼的诊断仍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觉电生理改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鹂  高燕  罗炎 《眼科新进展》2000,20(4):282-283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网膜电图(CP-ERG),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CP-VEP)的改变特征。方法 采用电生理方法记录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在白/黑、红/黑、蓝/黑翻转图形刺激下的CP-ERG、CP-VEP,结果 (1)POAG组CP-ERG的b波幅值下降,潜伏期延长;CP-VEP的P100波幅值下降,潜伏期延长;(2)POAG组CP-ERG和CP-VEP的异  相似文献   

9.
巩雪  宋籽浔  王连庆  肖伟 《眼科新进展》2015,(12):1113-1115
目的 对中国一个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的后极性白内障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筛查。方法 分别采集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根据临床表型选取6个候选基因(CRYAA、CRYAB、PITX3、CHMP4B、MIP、CRYGD)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直接测序法寻找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结果 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特征,先证者表型为后极性白内障,通过候选基因外显子直接测序,发现家系内患者CRYGD基因第2个外显子第127位碱基有1个T→C的点突变,此突变导致蛋白第43位的色氨酸被精氨酸取代(W43R)。结论 CRYGD基因c.T127C(p.W43R)突变是该后极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0.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宁静  唐国全 《眼科研究》1998,16(4):254-255
目的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闭角型青光眼(AC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了解ACG患者机体的整体免疫平衡状态。方法使用单克隆抗体的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检测45例闭角型青光眼(AC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配组对照分析。结果ACG组的CD3+细胞的百分比数均低于对照组(P<0.005),CD4+和CD8+细胞的百分比数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CD4+/CD8+的比值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ACG患者机体存在着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且可能是引发疾病发生的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青光眼眼血管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Ultramark-9型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40例(80眼)正常人及48例(96眼)青光眼患者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对比,结果如下:低眼压青光眼(NTG)和慢性开角型青光眼(COAG)与正常组比较,除CR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外,OA及CRA的血流速度均明显减慢,NTG及COAG的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视网膜中央动脉峰速(Vs)较慢闭角型青光眼(CCAG)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CPACG)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acularganglioncellcomplex,mGCC)厚度变化及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Vue100-2OCT检测CPACG患者55例(55眼)早期、中期及晚期与正常人30例(30眼)平均、上方、下方mGCC厚度及平均、上方、下方RNFL厚度,比较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分析mGCC厚度与RNFL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CPACG组、中期CPACG组、晚期CPACG组平均、上方、下方mGCC厚度值分别为(95.15±8.21)μm、(96.11±7.77)μm、(95.05±9.94)μm,(76.04±8.58)μm、(83.04±8.72)μm、(74.17±9.71)μm,(64.40±10.13)μm、(68.83±13.26)μm、(63.34±12.61)μm。早期CPACG组、中期CPACG组、晚期CPACG组各RNFL及mGCC厚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着青光眼病情的进展,RNFL厚度及mGCC厚度逐渐变薄,中期CPACG组各RNFL及mGCC厚度值均较早期CPACG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晚期CPACG组各RNFL及mGCC厚度值均较中期CPACG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PACG患者平均mGCC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上方mGCC厚度和上方RNFL厚度、下方mGCC厚度和下方RNFL厚度均呈高度正相关(r=0.987、0.976、0.971,均为P=0.000)。结论 频域OCT检测的CPACG患者的mGCC厚度随青光眼病情的进展逐渐变薄,与RNFL厚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青光眼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Wu L  Yin J  Yao K  Wu R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183-185
目的 了解前房型人工晶体(anteriorchamberintraocularlens,AC-IOL)植入术后对眼压,房角的影响及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调查62只眼AC-IOL植入术后,随访期为3个月至7年,平均31个月,眼部检查着重度的检查,白内障类型以外伤性及老年性为主,手术方式包括眼前段切除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  相似文献   

14.
孙朝晖  朱丽君 《眼科研究》1999,17(6):435-437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体外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LEC) 增殖的影响及确定BLEC是否表达bFGF蛋白。方法 BLEC原代培养。用不同浓度的bFGF及^3H-胸腺嘧啶(^3H-TDR)处理BLEC36h后,液闪测定bFGF对BLEC^3H-TDR掺入率的。Westen印迹(Westen blot)法确 定BLEC是否表达bFGF蛋白。结果 bFGF在体外有促进BLEC增殖作用,Wes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是主要的致盲眼病 ,全世界约有 3千多万患者。目前已知有 8个基因位点与青光眼有关 ,其中 2个基因已被确定 :CYP1B1基因编码细胞色素P450 1B1酶 ,与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有关 ;MYOC/TIGR基因编码myocilin ,与青少年型POAG有关。作者报道一个与成人型POAG有关的基因 ,已被人类基因组织命名委员会确定 ,称为OPTN ,其编码的蛋白产物为optineurin ,含义是引起视神经病变的蛋白。作者所在的实验组于 1 998年通过对一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家系的基因连锁分析 ,发现了定位于 1…  相似文献   

16.
马海 《眼科》1996,5(2):122-125
碳酸酐酶抑制(CAI)全身应用虽不失为一类有效的抗青光眼药物,但由于全身副作用较多,局部应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MK-927,MK417M507相继问世以来,对局部应用CAIs的研制开发工作仍不断深入,本文对近年来最新的研究动态进行了介绍,包括:20A,20B,20C,EtoxAz,L662,583;AHR-16329等,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建维  蒋予 《深圳医学》1999,12(1):15-17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在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事运动(MMC)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分别埋置应变片,在动物消醒的动态下分别记录空腹和餐后静脉输液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L- 氨酸、D-精氨酸、硝普钠和血管紧张素1后十二指肠、空肠压力变化。结果 在餐后注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MAE,可诱发类似空腹状态下的MMC运动形式;注入NO供体硝普钠,则中断空腹时的小肠M  相似文献   

18.
青光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olwimaging,CDFI)技术研究青光眼病人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检测指标的可靠性。方法:采用美国Acuson-128XP型彩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2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eglaucoma,PACG)30例和正常人30例的眼动脉(oph  相似文献   

19.
生长因子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青光眼的主要损伤细胞,RGCs的死亡常导致视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新近研究的某些生长因子能促进RGCs的存活和轴突再生。本文着重介绍了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蛋白-3(NT-3)、NT-4/5、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靶源性生长因子等对RGCs的作用,为RGCs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彩色图形视网膜电图(colorpatternelectroretinogram,CP-ERG)的改变特征。方法对29例(48只眼)POAG,10例(16只眼)高眼压症及33例(48只眼)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做CP-ER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POAG的CP-ERG的P1、N2波幅下降,红黑N2与蓝黑P1峰时间延长;部分高眼压症已出现N2波幅下降。采用多因素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对早期POAG诊断有判别能力的5项指标:蓝黑N2波幅、红黑P1波幅、红黑N2波幅、红黑N2峰时间及白黑P1波幅与N2波幅的比值,同时建立了判别函数。结论CP-ERG是检测早期POAG视网膜功能改变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早期POAG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