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为君主之官,为一身之主,肺为气之主,然心与气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心与气的间接或直接联系,说明心亦主气。心对气的运行、气的生成、气的功能及气机的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影响,只有全面认识心主气与肺主气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临床上增加辨证准确、治疗到位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心主七窍论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系统探讨心与七窍的内在联系。为从心论治七窍病证提供理论依据,并举例说明了心主七窍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心主七窍论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系统探讨心与七窍的内在联系,为从心论治七房病证提供理论依据,并举例说明了心主七窍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中医理论建构史的概念,并由《难经.二十二难》"气主呴之"被误引为"气主煦之"这一案例入手,从医学思想史的视角梳理有关文献,指出误引现象与建构气主温煦理论的需要有关,而气主温煦理论的提出与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的背景有关。当代中医理论建构面临着遵从古义与融会新知难以两全的困难,引用古语、变更古义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还原其本来面目、先理清自身体系、立足于原始创新以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在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祖国医学领域内,可以说无处不见,无处不有,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无不是“气”作用的结果。但有的医者则错误认为“气”是玄乎其神,虚构幻想的东西,这样就有损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阻碍中西医的结合。“气”的意义广泛而复杂,为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对中医“气”的认识,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特就祖国医学之“气”简论之。  相似文献   

6.
"心主神明"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文献着手,分析了"心主神明"的基本框架、物质基础以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指导作用.研究"心主神明"应结合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加以整体认识,以科学地揭示"心主神明"的内涵与外延,并在此基础之上,整理出一套建立在中医理论框架中的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之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心主神明”、“脑主神明”与“心脑共主神明”三派的学术观点和论据 ,并对中医学的传统观点“心主神明”和近代张锡纯首倡的“心脑共主神明”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脑主神明”的观点更符合临床实践 ,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医气概念内涵深刻,理解上易产生歧义。针对60年来关于气概念内涵研究的问题,总结认为中医气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气是客观实在,气是生命流转,气是运动之象,气是人文状态。  相似文献   

9.
营气非气论     
从气的性质,生理效应和病理反映,论述了营气不属于气,根据临床上无“营气虚”的病理反映,本文还认为,营气是化生短暂物质基础,不是直接作用脏腑组织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古代哲学“精气合一”到中医学中精、气涵义分离的演变,揭示了中医学中“精”与“气”的根本区别在于:“精”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与本原而无调控之用;“气”为调控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不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本原。古代哲学气分阴阳、阴阳和则万物生化的辨证调控思想在中医学得到充分合理的继承。中医学“气分阴阳”最大的意义是在气为人体调控之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体之气的调控之道。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中医精气学说的内容和历史,从公认的科学理论的角度考察了中医学“气”理论,认为中医学“气”理论是一个真正的假说,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概念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中医学“气”理论要成为科学理论所必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阐释了胃气盛衰与人体正气强弱的关系,开启了重视中土胃气思想的肇端.仲景遣方用药始终秉持着“重胃气”思想,以胃气为本,通过调和机体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顾护胃气之法,或升清降浊、燥湿相济;或温扶阳气、补土保元;或辛开苦降、调脾和胃;或通腑泄热、化瘀扶正;或气血同治、温清相宜.总之,留得一分胃气,便保...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肾上腺“意外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经B超和/或CT诊断为肾上腺“意外瘤”共25例,其中手术治疗17例,有机能者7例。病理检查发现皮质醇瘤7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囊肿2例,混合瘤、平滑肌瘤、皮质腺瘤神经节细胞瘤各1例。对肾上腺“意外瘤”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浅谈肝气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肝气理论渊源及生理功能.论述肝气虚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疾病。以及肝气虚的治则与用药.详细分析临床上肝气虚被忽视的原因.并附张锡纯、董建华验案两则。  相似文献   

18.
"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语出《金匮要略》。"阳前通,则恶寒"是指阳虽先通但寒未尽除;"阴前通,则痹不仁"是指阴虽先通而痹未尽愈。恶寒不是阳前通的结果,而是身冷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痹不仁亦不是阴前通的结果,而是骨疼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恶寒与痹不仁的原因和身冷与骨疼的原因是一样的,乃前文中所述阴气、阳气不通所致。出现阳前通、阴前通是疾病有所缓解的表现。医者临证遇此表现,当因势利导,使疾病持续向愈。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庞大复杂的概念群之中,“气”概念是最为重要的元概念之一。希望以认知语言学的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汉语单音节词“气”的意义演变来分析中医“气”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