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药又名薯蓣,含有薯蓣皂苷元、多巴胺、盐酸山药碱、多酚氧比酶、尿囊素等。此外,还含有糖蛋白,水解可得赖氨酸、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性平味甘无毒,食之补而不腻。山药不但是常用中药,也可烹制成多种佳肴名菜、制成多种滋补食品。《本草纲目》载:“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除烦热、多记事、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中国常用中草药》载“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下面介绍几则山药进补疗疾的药膳:  相似文献   

2.
李佩文 《健康博览》2006,(12):38-38
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人工种植的山药,肉色洁白,味甘粉足,个大质坚,多供食用。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可益气养阴,滋补脾肺肾。用于脾胃虚弱、纳呆乏力、肺虚久咳、大便溏泻、小便频数、遗精带下、神疲乏力等症。山药对肿瘤患者有很大食疗作用。山药中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可明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放疗化疗患者应  相似文献   

3.
刘英君 《长寿》2007,(4):39-39
山药又名野山药、怀山药、山蓣,为薯蓣科多年生植物。薯蓣以块茎入药,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小便短频、遗精、白带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原产亚洲,我国自古栽培,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并有野生分布,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尤以怀庆府所产山药名贵,怀山药又称白山药、怀参,为全国之冠。  相似文献   

4.
山药 山药又称薯蓣,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等地。性味甘平,有补脾、养肺、益肾、涩精、缩尿的功效,用于脾虚泄泻、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症。药理研究:①调节免疫功能;②调节消化功能;③止咳;④降血糖;⑤降  相似文献   

5.
莲实银耳粥     
原料:莲子15克,芡实15克,山药15克,银耳9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莲子、芡实、山药、银耳与粳米共煮为粥,加白糖调匀,每日早、晚餐食用。功效:养心补脾,用于多梦、遗精、腹泻等。  相似文献   

6.
《健康》2011,(12):70-70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等六味中药材组成,适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出现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呜、遗精、手足心热等症.  相似文献   

7.
<正>山药既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健脾补气的良药,还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山药口感顺滑、松软,做法多样,老少咸宜,而冬季正是吃山药的季节。药食两用、营养丰富山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钙、铁、磷、钾、镁、铜、锌、碘等营养成分。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山药中含有16种。另外,山药还含有黏性多糖、皂苷、尿囊素、糖蛋白、类黄酮、胆碱、胆甾醇、麦角甾醇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使得山药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8.
制法 鲜山药150克,小麦面粉100克,调味品适量。将山药去皮、洗净,捣烂,与面粉混合均匀,用冷水煮成粥糊,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白糖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养心气、健脾胃,适用于心气不足、心悸心慌、自汗、盗汗、脾胃虚弱、虚劳消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久痢、男子遗精、妇人带下等。  相似文献   

9.
山药又叫薯芋、薯药、延章、玉延等。我国食用山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它就被誉为补虚佳品,备受称赞。据现代药学分析,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量纤维素以及胆碱、粘液质等成分。山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供  相似文献   

10.
养生保健巧食山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山药就被认为是食疗上品,如《神农本草经》记述,山药能健脾胃、补肺,主治泄泻久利、消渴、虚劳、咳嗽、遗精。近代学者研究山药生理功能时,也发现它具有抗肿瘤、降血糖及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之功效。山药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淀粉及维生素A、B1、B2、C及钙、磷、铁、碘等营养成分。以下就介绍几款山药食谱的制作方法,供参考。山药馒头材料:中筋面粉1000克,山药400克,速溶酵母20克,奶粉20克,细糖100克,油20克,泡打粉适量,水450毫升。制法:1.山药去皮蒸熟备用。2.面粉筛过后加入速溶酵母及水揉成团。醒面10 ̄20分钟。3.面团加入泡打…  相似文献   

11.
正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人,但营养丰富,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对于以下几类人群来说,常吃山药的益处更多。山药的功效与作用一、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  相似文献   

12.
王云 《健康》2004,(4):34-35
山药属芋类,原名薯蓣,因唐代宗名李豫,为避讳改称薯药。至宋代,又因宋英宗名赵曙,遂改今名山药。山药又名淮山药、薯蓣、芋、淮山等,足有20多个名字。我国是山药的故乡,食用山药已有3000多年历史,早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就有薯蓣的文字记载。山药为补虚佳品,又分为长块山药、块根山药、扁根薯3种。宋代朱熹曾赞美山药色像玉,香似花,甜如蜜,味胜羊羹。其食用价值,一方面在于它的营养,另一方面在于它的食疗作用。 我国古代的中药典籍,都将山药作为食物药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载山药“久服耳目聪明”,并将其列为上品。《日华子本草》说它“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健精”。祖国医学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对肺虚咳嗽、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及小便频繁等症有治疗作用。中成  相似文献   

13.
<正>山药营养价值高,其含有的大量黏蛋白,有降血脂、保护血管弹性和韧性等功效;山药中含有的脱氢表雄酮,是一种活性物质,能够活化神经细胞,促进大脑活力,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中医认为,山药可补气补虚、除寒热邪气,常吃山药可让人充满活力、延缓衰老。黑木耳能清热、凉血、润燥、活血化瘀,有丰富的矿  相似文献   

14.
达美君 《大众医学》2010,(11):60-60
山药.一名薯蓣,以河南新乡古怀庆市的怀山药为佳。山药性味甘平,为“理虚之要药”.入肺、脾、肾三经.上能养肺,中能补脾,下能益肾,阴阳兼补,香而不燥,补而不腻。功能补脾养肺,益肾涩精缩尿。凡脾虚食少泄泻,消瘦乏力,肺虚久咳,肾虚遗精,小便频数.带下及消渴等症皆宜。  相似文献   

15.
山药,又称玉廷、修脆、儿草等,《山海经》中则称薯蓣。山药可分家山药和野山药两种。山药除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份外,还含有胆碱、淀粉酶、粘液质和薯蓣皂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山药有“补虚羸,除寒热邪气,益气力,长肌肉,强阳。久服耳目聪明,轻身,延年。治头风眩眼,止腰痛,充五脏,除烦热”等。山药烹可为肴,煮可为粥,蒸可为糕,为膳甚多。不妨在这里举四例,人们可对症试用。山药蔗汁糊:鲜山药60g,洗净,切碎,捣烂,加甘蔗汁半碗和匀,入锅炖熟食用。山药以益气养阴为主,佐以蔗汁生津润燥。二味相合,功力相济。适用于…  相似文献   

16.
王炎 《食品与健康》2014,(12):21-21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寒风刺骨、大雪封地的冬季,是滋补身体、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所以,肾虚的人最适宜在冬季进补。不过补肾不能盲目,要对症下方。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食疗方。补肾壮腰方:山药炖羊肉羊肉500克煲汤至肉烂,加入山药500克切成块,枸杞子100克,文火炖半小时,酌加调料即可。适用于肾虚肾寒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精早泄、头晕健忘等症。补肾强身方:  相似文献   

17.
鲁卫 《长寿》2012,(9):64-65
山药在我们国家应用非常早,古人很早就把它当作蔬菜和药材来使用了。《本草纲目》概括了山药的五大功用: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现代医学对山药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山药里确实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尤其是山药里含有的一种多巴胺,这是由大脑产生并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六味中药组成。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功能,主治肾阴亏损、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骨蒸潮热、遗精盗汗、消渴等。亦适用于肾阴不足的各种症候,如小便淋漓、牙齿松动、健忘多梦、手足心热、病后低热、须发早白等。  相似文献   

19.
健忘方     
定志丸加减:远志6克,杜仲10克,党参15克,益智仁15克,茯神2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熟地20克,黄芪30克。适用于健忘遗精、腰酸腿软、心悸怔忡、苔薄脉细者。  相似文献   

20.
彭铬泉 《东方药膳》2005,(12):36-36
山药烧鱼肚原料:山药20g,鱼肚250g,料酒15g,姜10g,葱15g,素油30g,味精3g,盐3g。制作:将鱼肚发好,洗净,切成4cm长,2cm宽的块;山药浸泡1夜,切成薄片,姜切片,葱切段。将炒勺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加入姜、葱爆香,下入鱼肚、山药,加水200ml,煮5分钟,将鱼肚翻锅,再煮3分钟,加入味精、盐炒匀,起锅装盘,盘边装入一朵鲜花即成。功效:补脾胃,益肺肾。适用于脾虚泄泻,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虫草山药乳鸽原料:虫草10g,山药20g,乳鸽1只,料酒15g,姜10g,葱15g,盐3g,酱油10g,味精3g。制作:虫草用白酒浸泡2小时,洗净,山药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