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组63例,男20例,女43例;年龄15~18岁;病程1~5年。主穴:神阙。采用拔罐方法。患者仰卧,医者用大号火罐以闪火法在该穴拔罐,留罐约10分钟后起罐。如该穴有黄水流出,以消毒棉球擦净,并以另一干棉球敷于穴上。配穴:大椎。采用刺血拔罐方法。患者俯卧,医者揉捏大椎穴皮肤至发红发热,常规皮肤消毒后,提捏起穴位处皮肤,以三棱针点刺4~5次,挤出血液数滴,在该处闪火法拔罐。重症留罐15分钟,出血约2ml;轻症留罐5~10分钟,出血约0.5ml。起罐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净出血,再行常规消毒。治疗4~5天1次,3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女性患者经期前1周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拔罐治疗腹部癌症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腹部癌症术后胃瘫患者,运用针刺整体疏通经络,穴取胃俞、上脘、中脘、下脘、天枢等,闪罐直接作用于局部促进胃肠蠕动,温和灸中脘、神阙、足三里。每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痊愈2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结论: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干预腹部癌症术后胃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刺血拔罐法治疗荨麻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丽岩 《中国针灸》2000,20(12):760
治疗方法 :穴取大椎、肺俞、大肠俞。操作 :令患者俯卧位 ,在其背部沿督脉及膀胱经用玻璃火罐走罐数趟 ,然后在大椎、肺俞 (双 )、大肠俞(双 )三穴处闪罐及揉罐数次后常规消毒 ,用三棱针点刺数下 ,再迅速拔以玻璃火罐 ,留罐 5分钟。起罐后擦净血迹。每日 1次 ,3次为一疗程。若患者为小儿则走罐、揉罐力量减弱 ,次数减少 ,视其出血量酌减留罐时间。疗效观察 :用本法治疗急、慢性荨麻疹 4 5例 ,男 1 6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68岁 ;发病时间最短2天 ,最长 4 0天 ,其中反复发作者 7例。经 3次治疗后 ,痊愈 (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 1年未…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拔罐治疗外感发热 64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4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为外感风热之卫气同病证 ,病程 <4 8小时 ,体温 >3 8℃。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3 6例 ;年龄 1 4~ 74岁。治疗方法1走罐 :患者俯卧位 ,暴露背部 ,沿脊柱两侧膀胱经风门穴至大肠俞一线走罐 :以医用凡士林或紫莲膏作为润滑剂 ,先用闪火法将罐吸附在风门穴处 ,随即在风门与大肠俞之间上下来回推动 ,拔至皮肤紫红为限。玻璃罐吸附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两次施术 ,先一侧后另一侧。2刺络拔罐 :走罐完毕后 ,在大椎…  相似文献   

5.
一、急慢性传染病1.痢疾第一法一、主穴:天樞、关元、足三里、中脘、下廉。二、次穴:合谷、二间、气海、阴交、水分、大横、神阙、大椎、曲池、委中、大肠俞、八髎。三、治疗技术:针合谷、足三里、天樞、关元,用中刺激,多采间歇捻针,或用泻法,留针15分钟至一小时,热度不高者可在留针期间或针后加灸大横、阴交、或神阙或大肠俞、八髎,灸是用轻刺激的艾捲悬灸法。如热度高者可针二间多压出血,或加针大椎、曲池、委中,用泻法或用中刺激,不要留针。一天可根据病需要针二至三次。  相似文献   

6.
王俊英  范延荣 《中国针灸》1999,19(10):588-588
科自1997年1月~1998年1月,采用拔火罐加超短波治疗外邪袭肺、肺气失宣所致咳嗽患者9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1例中,男50例,女4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40天。本组病例经胸部X线检查和听诊无阳性体征,无发热,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53例,急性支气管炎38例。2 治疗方法21 拔火罐 取穴:大椎、肺俞、天突、气户、膻中。操作:患者先取俯卧位,对大椎、肺俞穴以玻璃罐闪火法拔罐5~10分钟,起罐后让患者再仰卧位,对天突、气户、膻中穴进行拔罐,时间同上。每天治疗1次,3天为一疗程。中间间歇2天,…  相似文献   

7.
五更泄即黎明泄泻,属现代医学慢性肠炎范畴,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本人运用温针走罐治疗65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性34例,女性31例;27~37岁18例,37~47岁22例,47~57岁23例,57岁以上2例。治疗方法取穴 脾俞、章门、大肠俞、天枢、胃俞、中脘、肾俞、命门、足三里。操作 让患者取仰卧位,针刺天枢、中脘、章门、足三里,施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把艾条剪成1~2cm长艾炷套在针柄上点燃20分钟。然后于中脘、章门、天枢穴行走罐法,左右上下反复推动数次,待患者感到温和舒适,皮肤红润为止。再让患者取俯卧位温针胃俞、大肠…  相似文献   

8.
背部叩刺加拔罐治疗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建 《中国针灸》2002,22(12):36-44
治法 :取脊柱及其两侧皮肤常规消毒 ,用已消毒的梅花针自颈部以中度刺激叩打至骶部 ,再重点叩打大椎、肺俞、脾俞、胃俞穴部位 ,使其局部微出血 ,然后选用大小适度的火罐在出血部位用闪火法拔罐 ,约 10~ 15分钟后起罐。揩净皮肤血迹。隔日 1次 ,连续 3次为一疗程。结果 :用该法治疗皮肤瘙痒症 36例 ,年龄在 2 0~ 6 5岁之间 ;病程最短 15天 ,最长 1年。分别经 2~ 6次治疗痊愈 ,随访半年未复发。体会 :皮肤瘙痒症是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是指只有瘙痒感觉 ,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本病与气候寒冷、皮肤干燥、沐浴过度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近一年内用拔罐治疗风寒感冒 56例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6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3 1例 ,女性 2 5例 ;病程 1~ 2天 ;年龄 2~ 50岁 ,均因感受风寒之邪 ,有风寒感冒的主要特征。治疗方法拔罐部位主要在肩背部 ,为手足太阳经的皮部 ,以大椎、肺俞、肩井等穴为重点。先将罐口沾水 ,以闪火法拔罐 ,走罐 2~ 3 min,以使皮肤发红 ,并有少量针尖大出血点为度。如果患者对走罐难以耐受 ,则可以不走罐而将罐留在拔罐部位 5~ 8min,使皮肤发红即可。走罐或留罐后 ,再在大椎、肺俞、肩井、肩贞、天宗等穴拔 3~ 7…  相似文献   

10.
背俞穴叩刺拔罐加耳尖放血治疗痤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组102例,男62例,女40例;年龄13~36岁,平均24.4岁;病程5天~半年。患者俯卧暴露背部,局部消毒后,以梅花针叩刺双侧肺俞、胃俞、脾俞穴。叩刺力量由轻到重,至微有血液渗出为止,然后在各穴处拔火罐,留罐约10~15分钟,取罐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净出血。再取患者耳背上角小静脉一根,以2%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以三棱针点刺小静脉一下,然后挤出3~5滴血。上述治疗,拔罐每天1次,背俞穴叩刺及耳尖放血每2~3天1次。治疗1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标准:治愈:痤疮全部消失,面部皮肤光洁无疤痕;显效:痤疮基本消失,但面部有疤痕;好转:痤疮减…  相似文献   

11.
本组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病程1~3年10例,4~6年3例,8年以上2例.二、治法:取腹部与背部两组穴为主.腹部取天枢、关元、气海止泻;背部取长强、大肠俞.配穴:足三里、三阴交.操作:天枢、气海、关元,针刺1~2寸,得气后须放射至腹部和外生殖器;大肠俞直刺1~2寸;长强直刺0.5~1寸.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我15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并温灸3~5壮,隔日1次.三、疗效:经治15例中,痊愈14例,好转1例.治疗次数最多21次,最少3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患者采用毫火针点刺扁桃体脓点局部、天枢、水道、归来、曲池、尺泽、合谷、足三里,背部大椎、肺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发热患者毫针点刺耳尖、少商、商阳穴。每2天治疗1次,共治疗3~5次。治疗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0%。结论: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3.
闪罐合膈俞穴刺络放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闪罐合膈俞穴刺络放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肺俞、膈俞、肝俞、章门等穴,循序闪罐3~5分钟后,膈俞穴刺络放血,1次/d,3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27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l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6.30%。结论:闪罐合膈俞穴刺络放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Ye XF  Zhang HF  Pang ZW 《中国针灸》2011,31(4):357-359
目的:观察不同拔罐时间对治疗风寒型感冒初起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60例风寒型感冒初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30例,均采用闪火法于大椎、风门、肺俞、心俞、膈俞等穴拔罐,观察1组留罐25~30 min,观察2组留罐15 min,治疗2次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1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观察2组的66.7%(20/30)(P<0.01).结论:留罐25~30 min治疗风寒型感冒初起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留罐15 min.  相似文献   

15.
采取背部前穴用温盒艾灸加拔罐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嗽50例。取两侧肺俞、风门穴,用温盒艾灸,每次灸至皮肤潮红,约15分钟左右,再用小号火罐闪火法拔上述穴位,以罐内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准,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本组50例,治疗1-2疗程痊愈。背俞穴艾灸加拔罐治疗小儿咳嗽50例@姜英$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合肥,230061  相似文献   

16.
药物制法艾炭附子灸条制作:取艾叶1000克(文火炒炭)附子50克,羌活、防风、防已各40克,乳香、没药各20克,甘松、苍术、白术各25克。以上10味共研细末,过筛,用阿拉伯胶调匀,做成径为15mm棒条状,晒干即可使用。使用方法首取通用穴:神阙15分钟,双上巨虚各6分钟。若湿热壅滞型加气海、左腹结穴各6分钟; 若寒热夹杂型加天枢、关元穴各6分钟; 若脾肾两虚型加中脘、太溪,三阴交各6分钟,灸治中采用雀啄补泻法。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7.
走罐治疗失眠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运用走罐法治疗失眠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18~59岁之间;病程最短2周,最长20年。患者均以失眠为主诉就诊。2 治疗方法(1)部位:背部,督脉大椎~腰俞;膀胱经第一侧线大杼~白环俞;第二侧线附分~秩边;华佗夹脊穴胸1~腰5。(2)方法:背部均匀涂以甘油作为润滑剂,用中号火罐,闪火法拔罐,并随之上下左右往返推动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红紫为度,以督脉、五脏六腑俞穴为重点。虚证明显者轻吸轻走,实证明显者重吸重走,每次操作10~15分钟,隔日1次,5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治疗3疗程后评定疗效。3 疗效…  相似文献   

18.
1 一般资料单纯痛经患者10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针刺加拔罐治疗组、中成药复方益母草膏对照组各52例。年龄:治疗组13~34岁,对照组15~37岁;病程: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2年以上。两组患者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2 治疗方法2.1 针刺加拔罐组主穴:三阴交、气海或关元、中极、次。配穴:1肝郁气滞取太冲、期门、中脘;2寒湿凝滞取血海、地机、归来或水道、阴陵泉;3气血虚弱、冲任不足取足三里、血海、百会、脾俞或膈俞;4脾肾两虚取脾俞、足三里、肾俞、太溪、命门;5血瘀取天枢、血海、行间、地机;6肝肾亏损取足三里、太溪或照海、肝俞、太…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综合治疗儿童哮喘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的儿科门诊与病房,共计122例,男性84例,女性40例,年龄6个月~15岁之间。病程2~28天。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61例,两组病例在病程、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相关标准。2治疗方法治疗组:(1)发作期:予射干注射液(陕西金方药业公司)每次5ml雾化吸入,1次/天。拔火罐,背部走罐与闪火法相结合,选穴夹脊、肺俞、肠俞。中药穴位贴敷,药物由麻黄、细辛、白芥子、杏仁、矮地茶等组成,选穴肺俞、膈俞、神阙。热哮者予止喘1号汤:杏仁、生大黄、石膏、…  相似文献   

20.
左甲  何佳 《光明中医》2010,25(7):1249-1249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四关穴结合神阙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四关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结合神阙闪罐,频率30次/min,局部皮肤潮红充血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29例患者痊愈19例占66%;有效9例占31%;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针刺四关穴结合神阙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