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世强 《河北中医》2012,34(9):1376-1377
迎随补泻针法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供中医学专业用)和现出版的许多有关针灸学的医学书籍中,一般都记载为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随,是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迎,是泻法。《针灸聚英》卷四中补泻雪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阐明了迎随是“逆而夺之,追而济之”这补虚泻实原则的简要概括,而并非是根据针尖逆顺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补泻的方法,“顺逆”“来往”也不是指经脉或经气的方向,而是指经气流注的盛衰。本文正本清源,还“迎随”本来面目,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迎随补泻法是根据十二经脉之气的行走方向,采用随以补虚、迎以泻实的针刺补泻方法。诚如《灵枢·终始篇》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这种迎随补泻针法的运用必须知晓营卫气血的传注分布和盛衰,按照“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的经脉走向。  相似文献   

4.
段洪涛 《陕西中医》2011,32(6):713-714
目的:阐明了迎随是"逆而夺之,追而济之"补虚泻实原则的简要概括,而并非是根据针尖逆顺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补泻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考析归纳。结论:迎随补泻并非狭义的针芒所向,而是在辨明病证的八纲属性及经脉气血的营卫盛衰等来确定补泻之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迎随补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笑菲 《河南中医》2004,24(11):11-12
迎随补泻之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 :“逆而夺之 ,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 ,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 ,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此外 ,《灵枢·小针解》 :“迎而夺之者 ,泻也 ;追而济之者 ,补也。”更进一步指出了“迎泻”、“随补”之意。但由于《内经》成书年代久远 ,而且文字简练 ,至于具体操作时如何“迎” ,如何“泻”却无从得知。后世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 ,结合各自亲身实践体验 ,对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认识 ,但究其所言“迎随补泻”之意 ,似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 候时补泻 视“迎随补泻”为一种候经脉气血盛衰…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当令针灸界流行的迎随补泻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以《内经》《难经》为理论依据,以临床实践为检验标准,阐明了所谓迎随补泻并非是根据针尖逆顺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补泻的方法,而是泛指一般的补泻,包括各种补泻方法。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美銮 《四川中医》2011,(11):43-44
迎随补泻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亲身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同见解。本文主要是罗列出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迎随补泻的看法,并着重对"针尖迎随补泻法"做了分析,为刺法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天地人的统一理论并配合人的局部经脉、脏腑分析躁狂症的具体表现,根据《黄帝内经》“迎而泻之,随而补之”之针刺循经补泻基本原则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宁神守志”治疗躁狂症。躁狂症的病机为痰气郁结及痰火上扰神明。运用“循经”“候气”“逢时”之操作步骤,泻其阳之有余,补其阴之不足,调理经脉,濡润脏腑,激活人体气血循环系统,调和阴阳。通过迎随补泻法调理气血,则邪气得除,正气得复,躁狂渐消。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灵枢》《素问》。《灵枢》成书早于《素问》,是一部针灸典籍,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针刺理论体系;《素问》是在其基础上加以应用总结,补充完善相关内容。其内容至今仍在针灸临床中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意义。因其成书距今年代久远,古意深奥难懂,故其中部分重点针刺理论现已失传。笔者多年来对其原文反复研读,并认真体会“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的该段经文,并且与《灵枢·终始》中讲的“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调整阴阳经脉平衡是针刺之道。领悟“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目的是平衡失调的阴阳经脉,阐明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临床指导意义,总结出平衡阴阳经脉针法。平衡阴阳经脉针法的核心是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其作用:①采用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明确失衡的阴阳经脉。②采用该针法后判断阴阳经脉平衡与否。③判断起针的标准。运用《内经》中的针刺补泻手法(开阖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明确补泻的经脉、取穴的数量、针刺的频率、针刺的深浅、起针的标准。调整失衡的阴阳经脉,达到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阴阳经脉平衡。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平衡阴阳经脉针法的特点:取穴少,操作简单,见效快,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迎随补泻"是针灸学的重要内容,临床运用广泛,但目前无统一的操作依据和手法要求。依据《黄帝内经》关于迎随补泻的记载,结合历代医家对迎随补泻的认识,我们认为可从营卫循行的角度探究迎随补泻本义,分析迎随补泻的理论依据和针刺手法要求,认为迎随补泻是针刺补泻的统称,而非某一种具体的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分析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迎随补泻的具体内容,认为迎随补泻的关键是把握针刺补泻的时机。在迎随补泻中,首先要感知到穴位之中经气的存在,然后在气机的运动变化过程中,进一步体察经气的盛衰变化,把握住经气运动来去和聚散的时机,及时应用或补或泻的针刺手法。迎即夺其盛,引邪气外出,为泻;随即济其衰,使正气复聚,为补。迎随补泻的具体操作展现了针刺补泻的原始内涵。  相似文献   

12.
迎随补泻辨     
自《内经》而后,后世对迎随的概念阐述颇多,且观点有许多相左之处,笔者试就迎随补泻的内涵沿变及其含义作一辨析。从文献关于补泻迎随、子母迎随、针芒迎随生成及捻转迎随、针次迎随等方面概述迎随的主要不同观点,提出迎随统领补泻手法,为补泻手法的总则,它体现了“补虚泻实”的针刺治疗原则,属针刺方法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迎随补泻”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是岐伯回答黄帝提问的首要答题,这一点本身就说明了其具有的纲领性意义。原文指出:“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这里,“往者为逆”与“逆而夺之”相呼应,“往”,气去也,经气去而衰为逆,逆而泻之,怎么能不虚呢?“来者为顺”与“追而济之”相呼应,“来”气至也,经气来而盛为顺,顺而补之,怎么能不实呢?此文中“迎随”的本义就是机体经脉  相似文献   

14.
<正>迎随补泻之法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此外,《灵枢·小针解》亦有:"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更进一步指出了"迎泻"、"随补"之意。下面谈谈笔者对迎随补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易敏 《西部中医药》2011,24(11):46-47
通过对后世医家把"迎随"发挥成具体的"针向迎随""子母迎随""候时迎随"等补泻法的探讨,追溯<黄帝内经>"迎随"之本义,提出"迎随"就是补泻的代名词,以期为针刺手法理论的研究和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瑞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10):453-454
迎随补泻与子午流注关系探讨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瑞迎随补泻针法,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现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临床治疗。然而,究其真义,现在我们通常所使用的迎随补泻却与《灵枢经》中记载的迎随补泻已有所不同,名同而实异。探讨其形成和根由,无...  相似文献   

17.
浅议针刺补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理论原则,通过针刺腧穴,采取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疏泻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常用方法有: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阂补泻、平补平泻等。但笔者从长期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多医家没有过多应用上述不同的补泻手法,而是推崇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18.
凌楠 《中医药学刊》2001,19(6):585-585,590
对《灵枢》针刺补泻进行初步探讨。《灵枢》针刺补泻首先是针对虚实而言,《灵枢》制定针刺补泻原则,归纳有迎随、徐疾、捻捻、提插、开合等几种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针刺补泻原则和补泻手法为后世针灸学家所遵循。认为《灵枢》针刺补泻理论对当代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针灸,应了解和掌握《灵枢》针刺补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迎随补泻最早见于《内经》,其中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终始》、《小针解》和《素问·针解》、《离合真邪论》等篇论述较为集中。但对迎随补泻的认识,历来并不一致,本文仅对“针芒迎随补泻”和同道们商榷。《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往者为逆,来者为顺……逆而夺之,恶得无实。追而济之,恶得无虚。”明确指出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灵枢经》原文角度,阐明迎随补泻的原始内涵。方法:通过对《灵枢经》中关于迎随补泻及营卫循行诸篇章的分析归纳。结论:迎随补泻是指根据时间节律经气的盛衰而行针刺,而非根据针尖与经脉的逆顺朝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