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制备载多烯紫杉醇脂质超声微泡,并研究其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UTMD)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为临床应用载多烯紫杉醇超声造影剂治疗胰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多烯紫杉醇的脂质超声微泡,检测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等性质,MTT法检测IC50,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与单纯多烯紫杉醇药物组、多烯紫杉醇药物+超声组等进行比较。结果 载多烯紫杉醇超声微泡平均粒径1.6 μm,微泡的包封率为64.2%,平均载药量为16.1%;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组的细胞毒性作用强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P<0.01);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组G2/M期细胞增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UTMD能够增加G2/M 期细胞阻滞,增强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胰腺癌的新型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能同时携带2种抗肿瘤药物的脂质微泡,对其载药量以及体外控制释放能力进行研究.方法 以机械振荡法制备脂质微泡,嵌入法对紫杉醇进行装载以及生物素-亲和素体系连接阿霉素脂质体.粒径分析仪以及荧光显微镜对其表征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酶标仪分别测定紫杉醇和阿霉素载药量;在超声辐照条件下,促使微泡对紫杉醇以及阿霉素的释放,并测定各自药物释放量确定超声辐照微泡的药物释放效率.结果 粒径分析仪测得载药微泡其粒径约为(1.45±0.27) μm,荧光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微泡周围显红色荧光;以3 mg固定磷脂用量,紫杉醇最大包封率为(54.64±2.98)%,每108个微泡载阿霉素量为(4.52±0.53)μg;当超声波机械指数为1.0时(MI=1.0),90%的微泡破碎以及紫杉醇和阿霉素释放率分别为15%和80%.结论 载药微泡在超声辐照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能力,能够在超声图像辅助给药体系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双药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能同时携带2种抗肿瘤药物的脂质微泡,对其载药量以及体外控制释放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以机械振荡法制备脂质微泡,嵌入法对紫杉醇进行装载以及生物素-亲和素体系连接阿霉素脂质体。粒径分析仪以及荧光显微镜对其表征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酶标仪分别测定紫杉醇和阿霉素载药量;在超声辐照条件下,促使微泡对紫杉醇以及阿霉素的释放,并测定各自药物释放量确定超声辐照微泡的药物释放效率。结果粒径分析仪测得载药微泡其粒径约为(1.45±0.27)μm,荧光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微泡周围显红色荧光;以3 mg固定磷脂用量,紫杉醇最大包封率为(54.64±2.98)%,每108个微泡载阿霉素量为(4.52±0.53)μg;当超声波机械指数为1.0时(MI=1.0),90%的微泡破碎以及紫杉醇和阿霉素释放率分别为15%和80%。结论载药微泡在超声辐照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能力,能够在超声图像辅助给药体系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双药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研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ocetaxel-loaded lipid microbubbles,LD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s destruction,UTMD)对人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SMMC-7721细胞,确定适宜的多西紫杉醇浓度,细胞分为6组,比较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超微结构改变、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载药微泡+超声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电镜下观察载药微泡+超声组的凋亡细胞最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载药微泡+超声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00),LDLM+US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为(0.79±0.27)%(P=0.000),G2/M期细胞比例升高最明显,为(90.54±0.48)%(P=0.000)。结论:LDLM联合UTMD可抑制人SMMC-772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为后续进一步从蛋白、基因层面探索其作用的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R5介导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以及Bcl-2、NF-κB、Caspase-8、DR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并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Con),药物组(Drug),药物联合超声组(Drug+US),空白微泡组(MBs),空白微泡联合超声组(MBs+US),载药微泡组(DLLM),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DLLM+US),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组(DR5-DLLM),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DR5-DLLM+US)。Drug、Drug+US、DLLM、DLLM+US、DR5-DLLM、DR5-DLLM+US组中的多烯紫杉醇以IC50的药物浓度(5 nmol/L)给药,Con组加入0.5 mL生理盐水,超声以0.5 W/cm2的声强辐照45s,分组处理后,继续培养细胞24 h,分别用CCK-8、TUNEL、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并检测Bcl-2、NF-κB、Caspase-8、DR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其他组相比,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凋亡诱导作用和G2/M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更强(P<0.001),且该组的Bcl-2 和 NF-κB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而 DR5 和 Caspase-8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01)。结论 DR5介导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可通过下调Bcl-2和NF-κB表达、上调Caspase-8和DR5表达,从而增强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肝癌超声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辅助紫杉醇逆转前列腺癌耐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筛选超声辐照紫杉醇耐药前列腺癌细胞株PC-3R的非毒性照射时间;将PC-3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TX组)、低频超声组(LFUS组)、紫杉醇和低频超声组(PTX+LFUS组),以及紫杉醇和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组(PTX+ LFUS+ UCA组),分别进行干预.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和多耐药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GRP78和c-jun蛋白表达.GRP78 siRNA转染PC-3R细胞,微泡和低频超声联合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GRP78蛋白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低频超声照射频率1 MHz,强度1.2 W/cm2,非毒性照射时间为10 s.与单纯应用紫杉醇相比低频超声辅助紫杉醇处理前列腺耐药细胞可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0.01),联合微泡剂照射后,凋亡率进一步提高(P<0.01),并下调Bcl-2和多耐药基因的表达.PTX+ LFUS+UCA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的表达较PTX组和PTX+LFUS组升高,c-jun的表达下降(P<0.01).应用siRNA干扰GRP78基因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抑制其下游JNK/c-jun通路下调多耐药基因及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提高化疗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紫杉醇微泡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DDP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DDP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超声组、紫杉醇微泡组和紫杉醇微泡+超声组。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作用24、48 h和72 h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并用Hochst 33258和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显示紫杉醇微泡+超声组24、48 h和72 h抑制率分别为(37.20±2.01)%、(51.60±2.10)%和(57.47±2.85)%,明显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Hochst 33258和TUNEL染色均显示紫杉醇微泡+超声组凋亡率最高,作用24 h后的凋亡率为(46.10±4.15)%,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紫杉醇微泡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A2780/DDP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紫杉醇微泡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DDP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DDP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超声组、紫杉醇微泡组和紫杉醇微泡+超声组。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作用24、48 h和72 h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并用Hochst 33258和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显示紫杉醇微泡+超声组24、48 h和72 h抑制率分别为(37.20±2.01)%、(51.60±2.10)%和 (57.47±2.85)%,明显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Hochst 33258和TUNEL染色均显示紫杉醇微泡+超声组凋亡率最高,作用24 h后的凋亡率为(46.10±4.15)%,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紫杉醇微泡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A2780/DDP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载基因纳米微泡并探讨其体内外超声成像和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机械震荡法制备磷脂为壳膜、六氟化硫(suphurhexafluoride,SF6)气体为核心的正电荷纳米微泡,再偶联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启动子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simplex herpes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质粒DNA制备载基因纳泡。对其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DNA结合力、基因转染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体内外超声成像特性进行考察;最后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FCM)分析检测载基因纳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击破(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对BEL?7402和SMC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电镜显示纳泡呈圆球形壳核结构;平均水合粒径约为667 nm,带正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质量比≥5时,纳泡可有效结合质粒DNA;体内外超声显示载基因纳泡具有良好的超声对比增强特性;RT?PCR检测显示纳泡联合UTMD能使HSV?TK在AFP阳性肝癌细胞内表达。CCK?8 和FCM分析显示载基因纳泡+UTMD组能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具有良好超声成像功能的载基因纳泡能够高效靶向杀伤AFP阳性的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特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测定粒径大小,透射电镜表征表面形态,HPLC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结果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30.00±1.08)nm,包封率为(93.57±0.50)%,载药量为(3.01±0.03)μg/mg。结论该方法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工艺简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7-AAG联合紫杉醇(PTX)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予以PTX和17-AAG单独或联合
使用作用于Eca-109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
相比,单独使用17-AAG、PTX均能够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0.5 μmol/L PTX联合0.625 μmol/L 17-AAG可抑制Eca-109的生
长,且联合效应明显强于各自单药组(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17-AAG将Eca-109 细胞阻滞于G2/M 期,PTX将
Eca-109 细胞阻滞于S 期。17-AAG与PTX 联合用药使Eca-109 细胞阻滞于G2/M 期和S。17-AAG组、PTX组及联合组作用
Eca-109细胞株24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4.52%、10.91%、29.88%,显著高于对照组(1.32%);联合用药后,可形成明显凋亡峰,明显高
于单药组。结论PTX和17-AAG均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可增强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elecoxib in inhibiting proliferation and inducing apoptosis on huma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was measured by using methabenzthiazuron (MTT) assay.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 (FCM), and the PGE2 levels in the supernatant of cultured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 were quantita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bsordent assay (ELISA).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celecoxib suppressed the production of PGE2 and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JF-305 cells, and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celecoxib could be abolished by addition of PGE2. FCM revealed that celecoxib could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by G1 S cell cycle arrest. It was concluded that cyclooxygenase-2 specific inhibitor celecoxib could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d apoptosis of huma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 via suppression of PGE2 production in vitro.  相似文献   

13.
索拉非尼联合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顺铂(DD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单独及联合给药后以MTT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及DDP单药对HepG2均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P<0.05).索拉非尼及DDP分别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1及G2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1及G2期.联合组凋亡率明显比单药组高(P<0.05).单用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ERK表达无明显影响,索拉非尼及联合用药减少pERK的表达.结论 索拉非尼和DDP对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双重阻滞及细胞增殖通路Raf/MEK/ERK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雷公藤红素分别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合用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测定并计算雷公藤红素分别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用后HepG2细胞的存活率,利用协同指数(CI)、金氏公式判定协同药效。同时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细胞周期阻滞情况。结果表明,单独应用雷公藤红素、甘草次酸、大黄酸、紫杉醇均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雷公藤红素分别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用,能显著增强雷公藤红素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联合用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协同作用;联合用药使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并使更多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雷公藤红素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用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效果,其与共同诱导凋亡及增加细胞G2/M期阻滞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蝙蝠葛活性成分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抑制增殖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蝙蝠葛活性成分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毒活性;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染色观察Hela细胞处理前后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分布相;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候选抑癌基因Syk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比色法观察结果表明,蝙蝠葛活性成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AO/EB染色观察见,蝙蝠葛活性成分处理的Hela细胞出现一系列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蝙蝠葛活性成分作用后加药组出现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则明显下降(P<0.01),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结果表明,蝙蝠葛活性成分作用后加药组Syk表达增加,Ki-67和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蝙蝠葛活性成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导致G0/G1期阻滞.G0/G1细胞周期阻滞可能是蝙蝠葛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极光激酶抑制剂Danusertib(Danu)对肝癌HepG2 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anu对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确定Dan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Danu对HepG2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自噬相关效应蛋白和通 路蛋白的表达。采用氯喹抑制自噬以明确其所起作用。结果Danu能有效抑制HepG2 细胞增殖,24 h 和48 h 的IC50分别为 39.4 μmol和14.4 μmol。Danu通过上调p53及p21的表达和下调Cyclin B1及CDC2的表达引起HepG2细胞出现G2/M周期阻 滞和异倍体,通过上调Bax、Puma、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和下调Bcl-xl 及 Bcl-2的表达引起HepG2细胞凋亡,通过激活上调AMPK信号通路和和抑制PI3K/PTEN/AKT/mTOR信号轴引起HepG2细胞 出现自噬。采用氯喹抑制自噬后,能够增强Danu对HepG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Danu能够有效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 殖,引起G2/M细胞周期阻滞,导致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效果。Danu能够引起细胞保护性自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nimotuzumab,h-R3)与化疗药物联合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药物单药、两药联合分别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IC50值;计算不同药物联合的q值,以确定药物联合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单药或者联合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比例的影响。结果联合h-R3能显著提高伊立替康对LoVo细胞的细胞抑制率,诱导更多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以及产生G0/G1期、G2/M期阻滞,与5-氟尿嘧啶联合具有类似的作用,但较伊立替康不明显,而与奥沙利铂联合无明显增效作用。结论h-R3通过协同或相加作用提高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的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有关,奥沙利铂联合对LoVo细胞无明显增效作用。为进一步的体内及体外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GCG及DDP影响H446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EGCG、DDP及二者联合作用于H446细胞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EGCG和DDP均可抑制H446细胞增殖,该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模式。不同浓度的EGCG(80、160μmol/L)与DDP(1.0μg/ml)联合应用时,可使H446细胞阻滞于G2/M期。EGCG可诱导H446细胞凋亡,并能增强DDP诱导H446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EGCG能够抑制H446细胞增殖,诱导H446细胞凋亡,增强DDP诱导H446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2/M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沉默tpd52基因表达后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着shRNA-tpd52(抑制tpd52的核苷酸序列)、shRNA-NC(阴性对照的核苷酸序列)的慢病毒体外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87.在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GFP细胞数量,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PD52 mRNA及蛋白表达量,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U87细胞转染率>90%,与shRNA-NC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shRNA-tpd52组细胞TPD5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而且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 沉默胶质瘤细胞中tpd52基因表达后,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